第三節 農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

在改革開放時期,農村經濟對中國經濟有兩次大的推動:一次是20世紀80年代初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以後;另一次是80年代後期鄉鎮企業對國民經濟的推動。前一次的推動作用主要來自農業。經濟學家通常把農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歸結為四個方麵:產品貢獻、市場貢獻、要素貢獻和外匯貢獻。這四個方麵的貢獻是農業部門對其他經濟部門的貢獻,農業本身對經濟的增長/發展也有重要的貢獻,可稱之為增長貢獻。在這裏,我們僅從農業的外匯貢獻來考察農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50年,中國對外貿易逆差為20年,順差有30年,50年總順差為1118.8億美元。而50年中,中國農產品貿易均為順差,順差總額達1243.8億美元。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對外貿易開始由逆差轉為順差,但農產品貿易順差仍在貿易順差中占有較大份額,如1992年中國的農產品貿易順差為26.2億美元,占中國貿易順差的60.4%。即使是2003年,農產品的外匯貢獻仍達9.2%。如果將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紡織產品、食品和輕工產品的貿易順差考慮在內,那麽農產品對國民經濟的外匯貢獻更大。

農業部門的出口除了創匯貢獻之外,出口農產品的經濟活動所帶動的經濟效應對國民經濟、社會就業等方麵也具有重要的貢獻。利用投入產出法,程國強(2004)認為,如果包括農產品出口本身在內,1美元的農產品出口能夠產生2.66美元的經濟活動;中國農產品具有相對較高的出口乘數,即每1美元農產品出口所額外產生的經濟活動(不包括農產品出口額在內)相對較高。2002年,農

產品出口乘數為1.66,也就是說,1美元農產品出口能夠額外產生1.66美元的經濟活動。

農產品出口也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2002年,農產品出口帶動了135.98億美元的食品及飼料加工製造業、16.67億美元的其他農產品製造業、4.53億美元的貨物運輸業、17.74億美元的商業飲食業和14.24億美元的非物質生產部門。農產品出口所帶動的經濟活動中,非農部門所占份額達58.82%(程國強,2004)。

農產品出口不僅帶動了農業、食品加工業、其他製造業、運輸、商業飲食業和其他服務業等相關部門經濟發展,同時,也為這些部門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2002年,農產品出口共創造了4704.5萬個就業崗位,占中國總就業人口73740萬人的6.38%。每1萬美元的農產品出口,能直接和間接創造近28個就業崗位(程國強,2004)。

農戶生產經營分散、土地規模小、機械化程度低

中國農業的最大特點是農戶生產經營分散、土地規模小、機械化程度低。自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以來,農村的耕地都分包到戶。農戶對所承包的耕地擁有使用權、轉包權和轉讓權,但是不能出售;耕地的所有權屬於村集體。在實踐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基本上是將農用耕地平均分配給農村住戶的。有限的耕地麵積和規模龐大的農村人口,導致每戶家庭獲得的耕地規模小且分散。中國目前大約有2億戶農戶,平均耕地麵積不足0.65公頃。而且,每一家農戶的耕地都是分散的。農民也因此不能獲得生產的規模經濟。

與公社製度相比,這種土地製度在改革初期對促進農業的生產和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這種土地製度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除了某些地方的鄉鎮和村級領導隨意收回耕地、不經村民同意將土地承包給外來投資者、失去耕地的農民得不到應有的補償等違規行為,以及承包期短等內在因素之外,耕地分配的分散化、農戶經營的個體化也不能適應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生產方式

在巨大的人口壓力下,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努力開發所有可用的土地資源,包括濕地、山地、鹽堿地、河灘與湖畔,用於農作物生產。同樣,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利用也使用盡一切可能的技術。這導致了許多因農業資源過度使用產生的問題,如地下水枯竭、土地惡化等。可用農業資源的稀缺促使中國農民開發出精耕細作和多輪耕作的生產方式以提高土地生產率。在機械等現代投入品不足的時期,農村勞動力幾乎全部用於田間耕作。改革開放以後,農民可以流動到非農領域。由於農業勞動機會成本的增加,現代投入品越來越多地取代勞動力。農業機械總動力和化肥使用量在過去的20年間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