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和利用孩子的幻想

幻想是指一個人向自己所希望的未來事物展開想象的過程,是創造想像的一種特殊形式。孩子的思維不受限製,所以常常會產生一些子虛烏有的幻想。比如:

3歲的小男孩程程每天晚上都跟媽媽說,他在幼兒園交上了個名叫"查理"的好朋友,還誇獎“查理"如何勇敢、如何聰明,對自己又是如何講義氣等,簡直把"查理"形容得活靈活現。

然而,程程的媽媽去幼兒園開家長會時一問教師,才知道幼兒園根本就沒有叫“查理”的孩子——顯然這個"查理"子虛烏有,完全是兒子杜撰的人物。

與程程一樣,4歲的小女孩珍妮也喜歡幻想——

珍妮把自己的一個布娃娃取名為"簡",並一口咬定“簡”就是自己的妹妹。此後,珍妮便在一個完全臆造的世界裏盡情遨遊,向往著姐妹倆一起上天入地,甚至想像著她們都嫁給了一個古代王子……

像“程程”或者“珍妮”這樣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這些孩子沉溺在自己的幻想當中,喃喃自語,與幻想中的人物、事物為伴。在孩子的幻想世界裏,蝴蝶會唱歌,花兒會跳舞,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大俠、是飛行員、是火車司機……更有甚者,還有一些孩子會像珍妮一樣,無法區分幻想與現實之間的界限,經常把幻想與現實相混合!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

事實上,家長們大可不必為孩子的"幻想"不安。美國教育權威認為,每個孩子都會幻想,也都愛幻想,幻想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自然表現。即便有些時候,他們的幻想甚至帶有荒唐的色彩,可它對孩子的人格成長與發展一樣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幻想對孩子的人格成長有如下好處:

1.幻想能幫助孩子培養想像力

幻想是想像的基礎,善於幻想的幼兒長大後往往會擁有較豐富的想像力。而眾所周知,想像力對培養一個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和藝術、科學才能是至關重要的。

2.幻想能豐富孩子的情感體驗

在幻想世界中,孩子可通過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來體驗喜怒哀樂以及遺憾、嫉妒、驚恐等種種在現實生活中難以體驗到的情感。由此對人的情感世界便可能擁有更為真切、感性的認識。

3.幻想能增強孩子的交際能力

幼兒在幻想世界裏,可以有機會充當形形色色的人物,同時也可與形形色色的角色相遇、相處,由此孩子便可能在真實世界以外的另一虛擬世界學到如何與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物交際或交流的本領。

4.幻想能提高孩子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別以為幼兒的幻想世界荒誕不經,其實這是幫助孩子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大課堂。要知道,正因為孩子的幻想世界可能無所不包,他們才可能遇到比現實生活更為豐富多彩的問題或難題,而通過對假設問題或難題的解決,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獲得提高。

5.幻想能幫助孩子保持心理平衡

2~4歲的幼兒,已開始了解世上有不少東西是自己永遠無法擁有的,有不少事情也是自己無能為力去做的——麵對這些無望、無助的消極感覺,幻想世界卻是絕好的幫助他躲避的港灣和發泄情緒的出氣口,由此心理便可獲取新的平衡。

6.幻想能增添親情和友情

在幼兒幻想世界中"粉墨登場"的大多是雙親、爺爺奶奶和最要好的小夥伴,當然更少不了孩子自己。而正是在一幕接一幕的"**演出"中,親情和友情在下意識中獲得了增添。

作為家長,我們要發展和利用孩子的幻想,理智地地鼓勵孩子張開幻想的翅膀,讓他們像小天使一樣自由地飛翔。

那麽,家長應如何發展和利用孩子的幻想呢?教育專家認為,要發展和利用孩子的幻想,家長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麵:

1.正確看待孩子的幻想

要發展和利用孩子的幻想,激發孩子的積極想象,家長首先應該正確看待孩子的幻想。不要把孩子的幻想視為“洪水猛獸”非得製止不可!相反,家長應理解孩子的幻想,並對他們的幻想予以支持!

2.陪孩子一起幻想

家長可以親自設計並與孩子一起參與各種富於幻想的遊戲,如過家家,扮演警察捉強盜等,這些都不失為鼓勵孩子張開幻想翅膀的好方式。

3.引導孩子進行積極的幻想

因孩子通常分不清幻想與現實,因此常常會因為幻想而對爸爸媽媽撒謊,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的幻想從內容到方式給予合理、科學的引導,其中包括:一旦發現孩子的幻想過於荒誕不經,可幫助分析其不合理性,從而誘導孩子步入一個更為健康的幻想世界;幫助孩子了解幻想世界畢竟與現實生活有著巨大區別;製止孩子借幻想而撒謊;教育孩子不能過度沉湎於幻想而難以自拔甚至想入非非等。

4.為孩子提供幻想的材料

為了能讓孩子的幻想有基礎、有前提,家長還應該為孩子提供可供他們幻想的優秀童話和故事書,在孩子讀完故事或者家長講完故事以後,家長最好鼓勵孩子增添人物和情節,並由此創造出一個更為引人入勝的幻想世界來。此外,家長還可通過提問加深孩子對故事的理解,久而久之,就能讓孩子養成邊娛樂邊思考的習慣,這對孩子想象力與思維能力的發展大有好處!

美麗的幻想開拓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自由暢遊在他們的幻想世界裏,對孩子長大後在學習勞動中創造性的發揮有重大意義!因此,我們要發展和利用孩子的幻想,而不是遏製孩子想象能力的發揮!

引導看圖說話,激發孩子的想象

引導孩子看圖說話,其目的就在於引導孩子以看到的圖畫為依據,在看圖的基礎上對圖畫中的情景進行有目的性地加工、改造,展開豐富的想象。看圖說話能發展孩子觀察力、口語表達能力、思維力與想象力。是孩子認識世界,獲得思維與語言發展的重要途徑。

那麽,家長應怎樣通過讓孩子看圖說話,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呢?專家建議,家長運用看圖說話培養孩子的想象思維需做到以下三點:

1.出示單幅圖,讓孩子圍繞圖片自由聯想?

單幅圖畫隻有一個畫麵,往往隻展現某個故事場景。雖然隻有一幅圖,一個場景,但同樣需要孩子進行觀察,展開想象,學會推想出故事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並由此把握故事顯示的思想意義。在此基礎上,家長可以要求孩子根據自己的想象,再編出畫麵以外的內容,並用連貫的語言把它表述出來。這樣創造性的表述,對孩子想象力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此外,孩子講述情節結束以後,家長還可以提出新問題,讓孩子繼續展開想象。如,

有一位媽媽引導孩子看《去上學》這幅圖說話。孩子在自由說話的時候,是圍繞圖片的內容展開的:"在馬路上,小白兔背著書包高高興興的去上學,太陽公公露出了笑臉……”

等孩子說完以後,家長提出問題:小白兔從哪裏來?發生了什麽事?他要去那裏?指引方向後,孩子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展開了想象:小白兔在路上碰到小雞,小雞的圍巾掉了,小白兔幫小雞找到了圍巾,然後高高興興地去上學,老師知道後,就獎勵了小白兔一朵小紅花……

我們的家長同樣可以借鑒這位家長的做法,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孩子進行看圖想象訓練!

2.提供多幅圖,讓幼兒圍繞圖片聯想

多幅圖畫有連續的圖畫組成,講述同一個故事,表達同一個主題。它一般少的幾幅圖,多的二三十幅圖。不管圖畫多少,圖與圖之間都會有聯係,把它們連綴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圖畫故事。這個故事裏有情節的開端,發展和結局,有多少不等的角色形象和孩子容易明白的思想。多幅圖的繪畫性,傳達性和趣味性都很突出,它比單幅圖畫故事更容易讓孩子把握故事情節,也更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

家長可以根據圖片的內容和要求提出問題,將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圖片上。讓孩子觀察圖片中的地點、角色、在做什麽,從頭到尾按順序的講述出來。之後,可以將圖片搗亂,讓孩子圍繞這些圖片,自己動手按想象的意願排列圖序,並說明排序的理由。

比如,家長在引導孩子看多幅圖《一隻小鳥》進行說話、想象訓練時。家長先按照順序出示圖片,而孩子是這樣理解圖片內容的:

一隻小鳥飛進了屋裏,亮亮伸手去抓小鳥,然後把小鳥關進籠子裏,小鳥傷心地哭了,後來亮亮又把小鳥放了。

之後,家長把圖片搗亂,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想象,把圖片按照與剛才的順序不同的順序排列,並把圖片的情節講出來。這時候,孩子又有了自己的新想象:

亮亮看見被關在籠子裏的小鳥正在哭,就把它放出來。小鳥高興地在屋裏飛來飛去,後來,它飛出了屋子,看見自己的好朋友,它們高興地在一起玩遊戲……家長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提問都會對孩子的想象力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家長在讓孩子排圖講述時也要注意問題的啟發,注意自己的提問藝術與技巧。並注意表情和語調,把問題提得有鼓動性、針對性、啟發性。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激發孩子的想象!

此外,家長還要注意,孩子對圖片所反映的事物的感知是以觀察圖片得來的。根據年齡小的孩子,觀察的無目的性、隨意性、概括性差及帶興趣性的特點。家長在選擇圖片的時候,要選擇顏色鮮豔、畫麵清晰、孩子能理解的圖片,且要根據不同的圖片內容,采取不同的展示方法,以激發幼兒觀察與想象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