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注意廣度訓練

有這麽一個趣味故事:

一天深夜,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正在辦公室寫論文,突然,他發現麵前站著一個小女孩。李四光停下筆來,和藹地問道:“小姑娘,這麽晚了你還不回家,你媽媽不想你嗎?”小姑娘聽他這麽一問,大聲叫起來:“爸爸,媽媽等你都等急了!”

李四光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小姑娘就是自己的女兒,忙說:“這就回家,這就回家”。

這個故事聽起來有點讓人啼笑皆非,一個父親,居然連自己的女兒都沒有認出來。可實際上,它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一個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是很難同時注意到其他事物的,也就是說,注意廣度和注意的集中有時是很難統一的。沒有經過訓練的正常人在注意事物時,很難做到一目十行的廣度。而且,一個人的注意廣度,還會因各種條件而變化。

首先,刺激物的特點會影響人的注意廣度,如用速示器呈現的外文字母,顏色相同時,注意廣度就大,顏色不同時,注意廣度就小;排成一行時注意廣度就大,雜亂無章分散排列時,注意廣度就小;字母的大小相同時,注意廣度就大,大小不同時,注意廣度就小等。總之,注意的對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規律,越能成為互相聯係的整體,注意廣度就越大。

其次,注意廣度隨著活動的任務和個人的知識經驗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隻要求知覺字母的數量就比要求指出哪個字母有錯誤時注意廣度大。精通外文的人就比剛學外文的人閱讀外文時的注意廣度大。

注意廣度在生活實踐中有很重要的意義,注意廣度的擴大,有助於一個人在同樣的時間內輸入更多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使人能夠更好地適應周圍的世界。

注意的廣度是可以訓練的。在印度,打獵的部落喜歡做這樣的遊戲:兩個或幾個人參加比賽,先把某種物體觀察一段時間,然後,每個人把他們所看到的東西告訴裁判,每個人都要盡量多地說出這些事物的細節。誰說出的事物及事物的細節最詳細就算勝利。這種方法是為了訓練獵手的注意廣度。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訓練孩子注意廣度的目的在於提高他們的整體知覺能力。要想提高孩子的整體知覺能力,家長可以用以下的方法。

1.劃數字訓練

給孩子列一張數字表(表中數字的多少和排列順序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確定),表中的數字都是無規則的,然後劃去任意兩個數之間的某個數,如劃去“1”和“7”之間的偶數(或奇數)。

1 5 3 4 9 6 3 8 2 5 4 7 9

3 0 3 7 1 5 4 2 6 9 8 7 4

4 2 7 3 0 1 5 6 4 9 2 3 8

等孩子完成以後,家長幫孩子計算劃對、劃錯和漏劃三種數據。全部劃對的數字的總和稱為粗分,劃錯的加上二分之一漏劃的稱為失誤。粗分減去失誤稱為淨分。用公式表示為:

淨分=劃對數一(劃錯數+1/2漏劃數)

失誤率=(劃錯數+1/2漏劃數)÷劃對數×100%

要求孩子每天拿出一定的時間進行自我訓練,堅持一段時間後可通過比較多次訓練間的淨分和失誤率,看出孩子的注意廣度的訓練成效。一般來說,經過多次重複練習,淨分會逐步提高,失誤率會逐步下降,表明孩子的注意力已經得到提高。

2.數物品

家長與孩子一起找一些小石子或者玻璃球放在盒子裏,由一個人迅速打開盒子讓另一個人看兩秒,然後迅速合上蓋子,讓看的人說出盒內小石子或者玻璃球的個數。兩人可交換著進行。可以不斷變換盒子內的小石子或者玻璃球的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