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的四種品質

注意力即專心於某事物的能力,是智力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四種品質,即注意的廣度、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轉移,這是衡量一個人注意力好壞的標誌。

一、注意的廣度

注意的廣度也就是注意的範圍,它是指人們對於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間內能夠清楚地把握的對象的數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質的空間特征。

心理學家很早就開始研究注意廣度的問題。1830年,心理學家漢密爾頓(Hamilton)最先做了這方麵的實驗,他在地上撒了一把石子兒,發現人們很難在一瞬間同時看到六顆以上的石子兒。如果把石子兒兩個、三個或五個組成一堆,人們能同時看到的堆數和單個的數目一樣多。通過速示器進行的研究表明,一般人在1/10秒內能注意到8~9個黑色的圓點,4~6個沒有聯係的外文字母,5~7個相互間沒有聯係的數字,3~4個相互間沒有聯係的幾何圖形。

當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注意廣度。一般來說,孩子的注意廣度要比成年人小。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及有意識的訓練,注意廣度會不斷得到擴大。擴大注意廣度,可以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二、注意的穩定性

注意的穩定性也稱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對象或活動上所保持時間的長短。這是注意的時間特征。但衡量注意穩定性,不能隻看時間的長短,還要看這段時間內的活動效率。

注意的穩定性有狹義與廣義之分。

狹義的穩定性是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維持的時間,如長時間看電視、讀一本書等。但人在注意同一事物時,很難長時間地對注意對象保持固定不變。例如,把一隻表放在耳邊,保持一定距離,使他能隱約聽到表的滴答聲,結果是時而聽到表的滴答聲,時而又聽不到。注意這種周期性變化的現象,叫做注意的起伏。

廣義的穩定性是指注意在某項活動上保持的時間。在廣義的穩定性中,注意的具體對象可以不斷變化,但注意指向的活動的總方向始終不變。例如.學生在聽課的時候,跟隨教師的教學活動,一會兒看黑板,一會兒記筆記,一會兒讀課文,雖然注意的對象不斷變換,但都服從於聽課這一總任務。在許多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強調廣義的注意的穩定性。

同注意的穩定性相反的表現是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又稱分心,是指在注意過程中,由於無關刺激的幹擾或者單調刺激的持續作用引起的偏離注意對象的狀態。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對象和活動。注意的分配在人的實踐活動中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如教師需要一邊講課,一邊注意學生的課堂反應;司機需要一邊駕車,一邊觀察路況。事實證明,注意的分配是可行的,人們在生活中可以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有史料記載,一位法國學者當眾表演,能夠邊朗誦詩歌,邊做數學運算。

四、注意的轉移

注意的轉移是指根據活動任務的要求,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例如,在學校課程安排上,如果先上語文課,再上數學課,學生就應根據教學需要,把注意主動及時地從一門課轉移到另一門課。

注意的轉移不同於注意的分散。前者是根據任務需要,有目的地、主動地轉換注意對象,為的是提高活動效率,保證活動的順利完成,如看完一堂錄像教學課,要求學生轉而互相討論。後者是由於外部刺激或主體內部因素的幹擾作用引起的,是消極被動的。注意的分散違背了活動任務的要求,偏離了正確的注意對象,降低了活動效率。如果兩個學生在看教學錄像的過程中交頭接耳,互相說笑,而沒有關注錄像的內容,顯然是注意分散的表現。良好的注意轉移表現在兩種活動之間的轉換時間短,活動過程的效率高。

在注意的四種品質中,注意力的穩定性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可以說,穩定而集中的注意力直接決定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未來的發展。因此,良好的注意品質既要求孩子能夠持久地穩定注意,又要求孩子能夠主動、迅速地轉移注意。

當然,每個孩子的注意品質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注意廣度比較好,有些孩子注意穩定性比較好,有些孩子則是注意分配和注意轉移比較好,這些差異都是因人而異的。作為家長,我們不可過於強求孩子每一種注意品質都很傑出。隻要在生活中通過有意識地引導和訓練,就能很好地培養孩子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