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依賴的拐棍,孩子才能變勇敢

在殘酷的現實麵前,每個孩子都要學會勇敢地駕馭自己的命運,不要依賴他人。因為能夠充分發展自己潛能的,永遠都不是外援,而是自助;永遠都不是依賴,而是自立。隻有自立的孩子,才能戰勝怯懦,獲得屬於自己的生命體驗。而家長的“幫扶”隻會讓孩子失去生存的能力,錯過勇敢麵對生活的契機。

在蛾子的世界裏,有一種蛾子名叫“帝王蛾”。帝王蛾的幼蟲時期是在洞口極其狹小的繭中度過的。當他的生命要發生質的飛躍時,這天定的狹小通道對它來講無疑成了鬼門關。它嬌嫩的身軀必須拚盡全力才可以破繭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蟲在往外衝殺的時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飛翔”這個詞的悲壯祭品。有人懷了悲憫惻隱之心,企圖將那幼蟲的生命通道修得寬闊一些。他拿來剪刀,把繭子的洞口剪大。這樣一來,繭中的幼蟲不必費多大的力氣,輕易就從那個牢籠裏鑽了出來。

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見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們無論如何也飛不起來,隻能拖著喪失了飛翔功能的累贅雙翅在地上笨拙地前行!原來,那“鬼門關”般的狹小繭洞正是幫助帝王蛾幼蟲兩翼成長的關鍵所在,穿越的時刻,通過用力擠壓,血液才能順利送到蛾翼的組織中去;唯有兩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飛翔。人為地將繭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機會,生出來的帝王蛾便永遠與飛翔無緣。

現在的孩子需要磨煉,他們懼怕那黑黑的隧道,總是渴望有一雙援手一路護送;現在的家長也總是怕孩子吃苦受累。殊不知,這樣培育出來的孩子永遠也學不會勇敢與堅強。事實上,要想培養出勇敢、堅強的孩子,家長首先要讓孩子扔掉依賴的拐棍。下麵的這個例子說的正是這樣的道理:

有一天,王先生帶兒子去醫院拔牙,這是個很害怕拔牙的孩子。

王先生安慰孩子:“別怕,爸爸會守在你的身邊。”誰知進了診療室,兒子卻抓住王先生的手不肯放,哭著鬧著不讓醫生拔牙,醫生拿著工具站在那裏歎氣。王先生使勁安慰兒子說“別怕,不疼”,但兒子依舊抓著他哭。

就在這時,有一個老醫生走過來對王先生說:“請你出去,離開一會。”

王先生問:“為什麽?”

老醫生笑著說:“你出去一會兒就知道了!”

王先生說:“那好吧!”

但兒子卻嚷著說:“爸爸,你別走,我好害怕……”

王先生忐忑不安地在外等待著,過了一會兒,兒子平靜地走了出來。王先生急切地問:“兒子,疼嗎?你哭了嗎?”

兒子說:“有點兒疼,可我一聲也沒哭!”

王先生又問:“如果我在,你還哭嗎?”

兒子笑著說:“我想,我會哭的!”

王先生問了那個老醫生,老醫生回答說:“你知道當時我為什麽要你出去嗎?你守在孩子的身邊,孩子感受到依賴,就會撒嬌、任性。我讓你離開你的孩子,是要促使孩子自己去直麵痛苦和磨難。孩子沒有了依靠,自然會丟掉幻想,用自己的意誌和毅力去戰勝怯懦和疼痛。”

王先生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如此啊,我終於找到培養兒子勇氣的方法了!”

老醫生的話含有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不但孩子總是依賴父母,在生活中,那些怯懦者也習慣於去依賴別人,喜歡在別人的保護傘下生活。從而錯失鍛煉機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勇氣,越來越沒有鬥誌,成功也變得遙不可及。

依賴是怯懦者最常見的行為,這樣的人,無論何時何地,總是習慣把別人或者外界的幫助、支援考慮進去。這種依賴思想的惡果是:讓怯懦者更加逃避現實,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自己對於未來沒有把握,更不敢嚐試挑戰。

依賴是懶惰思想在作祟,過分的依賴思想就是怯懦的具體表現。另外,依賴別人,就會受製於人,而受製於人是非常危險的。依賴思想要不得,遇到事情,不要老想著尋找別人的救助,要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樣你才能勇敢。

依賴隻能讓怯懦者更加怯懦,所以,一定要去掉依賴。依靠別人不如依靠自己。依靠自己就是勇於承擔責任、承擔風險。自己決定想幹的事情,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自我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多方位調劑自己,有效發揮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