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戰勝恐懼心理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通過對近萬人的調查發現,大約有40%的認為自己羞怯、靦腆。另一項由心理學家伯納多·卡達西組織進行的對1600人的測試表明:羞怯者竟占了48%的比例。根據津巴多的研究,其中約有15%的人屬於“情景性膽怯”,即在諸如當眾發言的緊張環境中,心裏犯怵。

一位平時成績很好的女學生,老師、同學都認為她一定能考上重點大學,可是高考錄取結果揭曉後,她卻榜上無名。她沒考上的原因不在於沒有正常發揮,而在於她考最後一科時,才寫了幾道題,鋼筆就沒墨水了。假如這時她能大膽地舉起手來,向監考老師借點墨水或借支筆,那麽重點大學非她莫屬,然而她隻是呆呆坐在那裏,一直到考試結束。

每個人都有他(她)所懼怕的事情或情景,而且不少事物或情景是很多人普遍懼怕的,如怕雷電、怕火災、怕地震、怕生病、怕高考、怕失戀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孩子的恐懼心理異於正常人,如一般人不怕的事物或情景,他(她)怕;一般人稍微害怕的,他(她)特別怕。故事中的那個女生就是因著這種異於常人的恐懼而斷送了自己的前程的典型例子。這種無緣無故的,與事物或情景極不相稱、極不合理的異常心理狀態,就是恐懼心理。這種不健康的恐懼心理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因此,家長應正確引導,幫孩子走出膽怯的陰影。隻有這樣,才能使孩子避免錯失發展機會。

當你的孩子經常在很多事情上表現出畏懼、退縮,不願主動去嚐試,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時,家長不必因此不知所措,更不需要給孩子貼上“膽怯”的標簽。這時唯一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逐漸擺脫膽怯、恐懼的困境。具體可參考如下建議:

1.正確看待孩子害怕的東西

生活中,有許多孩子膽子很小,有不健康的恐懼心理。比如,父母不在身邊時就會感到害怕,怕黑、怕“鬼怪”等。

做父母的要正確對待孩子所害怕的事物。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教給孩子關於某些事物的知識。有的孩子害怕貓、狗等小動物,父母就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有關這些動物的小故事,並告訴他們這些動物一般不會傷害人,但要學會與它相處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幫孩子增強安全感。使孩子慢慢戰勝恐懼感。

2.教育孩子戰勝恐懼

印度有一則故事:

一位懦夫極想使自己變得勇敢,就報名參加了“殺獸”學校。這所學校專門培養人的能力和膽量,使人敢於拿起劍去殺死吞食少女的怪獸。校長是印度有名的魔術師莫林。

莫林對懦夫說:“你不必擔心,我給你一支魔劍,此劍魔力無邊,可以對付任何一種凶惡的怪獸。”

事實上,校長給懦夫的隻是一把普通的劍。在培訓中,懦夫以“魔劍”壯膽,殺死了不少模擬的怪獸。

結業考試時,懦夫將麵臨吞食少女的真怪獸。不料當他衝到山洞口,看到怪獸伸出頭露出猙獰麵目時,懦夫卻發現自己拿錯了劍——“魔劍”丟在了教室裏。

這時,後退已不可能,懦夫硬著頭皮用自己受過訓練的動作揮動那把普通的劍,結果居然殺死了怪獸。莫林校長會心地笑了,他說:“我想你現在已經知道了,沒有一支劍是魔劍,唯一的魔術在於相信你自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戰勝恐懼,唯一可做的就是戰勝自己,因此,家長要抓住一切可以鍛煉孩子膽量的機會,循序漸進,以達到鍛煉孩子膽量的目的。

3.讓孩子努力增加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

一位心理學家說:“愚昧是產生恐懼的源泉,知識是醫治恐懼的良藥。”的確,人們對異常現象的懼怕,大都是由於對恐懼對象缺乏了解和認識,愚昧無知引起的。因此,孩子隻要通過學習,了解其知識和規律,揭去其神秘的麵紗,就會很快消除對某些事物或情景的無端恐懼。

4.引導孩子學會轉移注意力

這就要求家長鼓勵孩子把注意力從恐懼的對象上轉移到其他方麵,以減輕或消除內心的恐懼。例如,對付在眾人麵前不敢講話的恐懼心理,除了多實踐多鍛煉外,每次講話時把自己的注意力從聽眾的目光轉移到講話的內容上,再配合積極的心理暗示,孩子的心情會因此變得比較鎮靜,說話也比較輕鬆自如。

5.幫助孩子戰勝恐懼感

羞怯給人的印象是冷淡、閃爍其詞等,但孩子自己往往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實質上孩子的這種身體語言傳遞的信息是“我膽怯、我害怕、我不安”。可是,與之交往的人並沒有注意這點,他們會把這種身體語言誤解為冷淡、自負,從而避之千裏。這使膽怯者更加遲疑不安。因此,家長應引導孩子學會掌握自己的肢體語言,通過肢體語言緩解內心的恐懼感。

總而言之,家長可以從多方麵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使孩子逐步戰勝自身的恐懼感。此外,在讓孩子具備勇敢性格的過程中,家長要樹立榜樣作用,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他的真實想法,鍛煉孩子的獨立性。不需要太久,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勇敢了。

值得注意的是,當孩子對某些事情表現出膽怯的時候,家長應該做到:

(1)不要強迫孩子否認令他們感到害怕的事物及掩飾他們的恐懼感。心理學家認為隻有當孩子感到你承認他們害怕的東西是客觀存在的時候,他才會相信你對解除他的害怕所做的解釋。做父母的要正確對待孩子所害怕的事物。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教給孩子關於某些事物的知識。如有的孩子害怕貓、狗等小動物,父母就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有關這些動物的小故事,並告訴他們這些動物一般不會傷害人,但要學會與它相處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幫孩子增強安全感。

(2)不要在孩子害怕的時候訓斥孩子。有些家長,在孩子遇到事情退縮不前的時候,往往會訓斥孩子,說孩子是“膽小鬼”,甚至給予處罰,這些都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極大傷害。這不僅改變不了孩子的膽小狀況,反而可能使孩子的懼怕心理加重。

(3)不要因為擔心孩子做不好,所以事事代勞。凡事代勞,如何讓孩子敢去嚐試,敢去做事情呢?隻有給孩子事情做,嚐試成功抑或失敗的機會,孩子才能慢慢變得膽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