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讓孩子做他自己應該做的事

一個獨立的孩子才能變得強大,才能在今後的人生中有所作為。“I can doit”是美國孩子常說的一句話。對美國人來說,替孩子做他們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對他們能力的剝奪,對他們積極性的最大打擊。

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凡兒童自己能夠做到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做;凡兒童能夠自己想到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去想。”一句話,父母應該繪孩子創造自立的機會。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包辦的現象比比皆是:

趙加美是一名大學二年級的女生。從小到大,她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自已的衣服從來不洗。每周回家一趟,她都把自己的髒衣服帶回家給她的媽媽洗。每過一個月,趙加美的媽媽就會從家裏過來給“美美”換被套,然後把髒被套帶回家洗。照媽媽的話說,她家的“美美”從小就聰明,就是體質太弱了,幹不了活。

當然,生活中類似的現象還有很多,家長們不妨捫心自問,是否以嗬護、疼愛的名義剝奪了孩子自己做事的權利?是否因為擔心孩子做不好事情,索性自己包辦、代替到底?如果回答是“Yes”,那麽,請不要將這種行為繼續下去。因為,包辦、代替隻會讓你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喜歡依賴大人,越來越懶惰,缺乏生活基本的能力。

因此,隻有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才能讓孩子徹底擺脫依賴的心理,樹立起自信心。一個有信心的孩子,永遠不會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手足無措,陷入孤獨無望的境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下麵是專家的一點建議:

1.尊重並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一歲的孩子就有了獨立意識的萌芽,他們什麽都要來一個“我自己”——自己拿小勺吃飯,自己跌跌撞撞地搬小凳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不僅要獨立穿脫衣服、洗臉洗手,而且還要自己洗手絹,洗襪子,自己修理或者製作一些玩具,甚至還想自己上街買東西,自己洗碗……對於孩子正在增長的獨立意識,家長一定要予以重視,並支持、鼓勵他們:“你隻要好好學,一定能做好!”千萬不能潑冷水“你還小,幹不了!”

2.讓孩子自己穿衣服

很多觀察資料顯示,要讓孩子自己在三四歲之前完全學會穿衣服和脫衣服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子,學會自我管理,這種意識必須從小就開始培養。

研究證明,兩歲左右的孩子就已經有了自己穿衣服和脫衣服的獨立意識。這時,他們穿衣服、脫衣服雖然花費的時間比較長,也可能做得不合家長的意。但是,作為家長,我們非但不要覺得不耐煩,怕麻煩,還應該不厭其煩地鼓勵孩子慢慢地實踐。當然,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在旁邊及時教孩子正確的穿衣服和脫衣服方法。

如果家長為了省事,不讓孩子動手,孩子一旦形成了依賴的習慣,他就不會自己動手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了。

除了鼓勵孩子自己穿衣服、脫衣服之外,父母還應該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形成冷了會添衣服,熱了會脫衣服的獨立判斷能力。同時,還應該教會孩子自己疊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絹、小襪子等。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一個好孩子。

3.讓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物品

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父母可以提供以下條件:

首先,父母應該為孩子準備一個地方,讓孩子專門用來放置自己的玩具和物品,讓孩子知道這些玩具和物品各有各的“家”,每次用完之後,都應該將這些東西送回它們自己的“家”去。

其次,要讓孩子明白,收拾自己的玩具和物品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父母偶爾幫幫忙,隻是幫忙,應該獲得孩子的感謝。

最後,父母要盡可能地用遊戲等方式去吸引孩子參與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文具用品等,並且堅持不懈地不斷強化,最後使孩子形成習慣。

4.為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提供條件和機會

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必須解放孩子的手腳,放手讓他們去做那些應該做而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孩子做得不好,處理得不圓滿也沒關係。有些家長總怕孩子做不好,習慣於包辦代替,習慣於指手畫腳,總是擔憂地注視和提醒孩子,甚至幹脆替孩子掃除障礙,鋪平道路。這種態度和做法,有意無意地束縛了孩子的手腳,阻礙了他們獨立性的發展。

5.教給孩子獨立做事的知識和技能

孩子不僅要有獨立意識,而且還要有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即不僅願意自己做事,而且還會自己做事。例如,怎樣穿脫衣服、洗臉洗手,怎樣擇菜、洗菜,怎樣掃地、擦桌子,這些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而且獨立性還表現在孩子學習、交往等各個方麵。家長要教孩子自己完成遊戲和學習任務,自己去和同伴交往,當孩子和同伴發生糾紛時,教他們用各種有效的方式去自行解決矛盾。

6.讓孩子自己決策

自己決策是獨立性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自己決策的能力。孩子的事應該由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決斷。玩具放在什麽地方?遊戲角怎樣布置?和誰玩?玩什麽?這些孩子的事,家長不要作決定,要讓孩子自己去動腦筋,想辦法,作出決策。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引導孩子決斷,但不要幹涉,更不要包辦、代替孩子決策。

7.教孩子學會安排時間

對於孩子來說,最難的就是培養他們的時間觀念!因此,若能讓孩子自己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學會自己安排時間,合理作息,就能很好地增強他們的獨立能力。

有一位聰明的家長,他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有時玩,有時去看自己喜歡的書,有時畫畫,當然,很多時候是忙來忙去,卻沒有實質進展。但是,慢慢地,這個孩子懂得了珍惜時間,學會了做計劃,這比家長要求他一定要在某個時間段要做什麽事情有效多了。

8.讓孩子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

對一個孩子來說,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對於自我意識還沒有形成的小孩子來說確實有些難,但是這種意識要在點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種,讓它及早萌芽,這可以讓孩子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

首先,家長每次抱孩子出外,可以讓孩子想想要帶什麽東西,通過幾次提醒,孩子便會主動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等。

其次,孩子學會表達和思考以後,可以讓孩子試著安排一下一天的行程,準備做些什麽等。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分析這樣做的好處和不足之處以及可能性等。

再次,出去之後,孩子如果發現自己要帶的玩具或物品忘記帶了而生氣或發脾氣,家長不要自攬責任,包辦代替,而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想做的事自己應該安排好,並且養成負責到底的習慣。

最後,家長要經常給孩子提個醒,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負責。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逐漸地形成這種“負責”的習慣了。

9.給孩子安排任務

讓孩子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可以避免養成孩子身體和心理上的惰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經常讓孩子幫忙。比如對孩子說,“幫媽媽拿東西”“幫媽媽把床單拉平”“幫媽媽把果皮扔了”“和媽媽一起打掃衛生”等。在孩子每次幫大人做完事情以後,家長應對孩子的表現給予肯定、表揚。讓孩子享受到“勞動”帶來的喜悅與快感。

孩子的能力靠家長培養,孩子自信的性格更是家長塑造出來的。因此,要想孩子徹底改變依賴、懶惰的毛病,應放手讓孩子做他自己應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