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從空間開始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孩子越來越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可以自己處理一些事情,可以有自己的隱私……而家長們似乎也意識到了給孩子獨立空間的重要性。為了能給孩子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家長們不惜花重金布置,力求使孩子的房間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屋裏書桌和床鋪的擺放科學、合理……

遺憾的是,孩子並未因為有了這一“空間”而在真正意義上得到“獨立”,相反,他們依然在抱怨父母對他們盯得太緊,依然在抱怨父母過於專製,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人權”。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小怡正在自己的房間裏寫作業,媽媽門也不敲就進來了。進來後,媽媽關心地問道:“小怡呀,作業做得怎麽樣了?有沒有什麽問題問媽媽呀?你可不要貪玩哦,作業要認真做!”

小怡不耐煩地抬起頭來:“媽,你煩不煩呢?不就是擔心我不寫作業看課外書嗎?你這麽不放心我,那就坐在我屋裏來呀!”

小怡的媽媽因為被女兒識破了心思,臉上有些掛不住了,訕訕地說:“你這孩子,怎麽這麽不懂事呀,媽媽這不是關心你嗎?”

“可是,你這是打擾我寫作業的思路!”小怡一點也不領情!

類似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鮮見。顯然,家長們是給了孩子“獨立的房間”卻沒有真正給孩子“獨立的空間”。房間與空間是不能相提並論的!真正獨立的空間應該包括心理空間的獨立——獨立的、不被幹預的心理領域。孩子隻有擁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空間,才能擺脫心理上的懶惰與依賴,變得獨立、自主、勤奮起來。

那麽,應如何給孩子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空間呢?以下的這些做法可供家長們參考:

1.設一個玩具角

在家中給孩子設了—個玩具角,給他一塊獨立的小天地,那裏擺放著孩子的玩具箱,周圍還有一塊可供他(她)玩的地方。有了這個玩具角,孩子便可以自主選擇玩具來玩,那些孩子喜歡的物晶他也能自己收到玩具箱中。對於這些玩具,無論是新的舊的,隻要是他們自己找的,自己翻出來的,都會感到新奇,玩得高興。

有了玩具角,不但可以給孩子獨立的空間,還可以培養他的許多良好習慣,比如物歸原位的習慣、整理東西的習慣等。

3.設一個書架

在孩子玩具角的旁邊,家長還可為孩子設一個書架,給孩子一塊獨立的小天地,在書架上擺放上孩子喜愛的各種兒童讀物。有了這個書架,孩子就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書來看。

在孩子玩累了的時候,書對他們來說更有吸引力,他們可能會順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來看,這樣的布置,為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習慣做了良好的鋪墊。

4.好吃的自己收著

孩子愛吃的東西,家長替他們收著,反而會增加孩子對“吃”的欲望,導致他們想方設法要吃到那些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孩子自主的權利,家長幹脆把保管權交給孩子自己,甚至可以給孩子騰出一個位置,讓他們無論是吃的喝到都自己收到那裏,並約法三章。

這種做法,讓孩子有一種“自我”的意識,當他們吃“自己”的東西時,自然而然就會想到,“我是不是應該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跟我一起分享呢?”

5.讓孩子獨立交際

孩子是自己的,也是社會的,將來他要麵對社會。所以,家長必須要為他創造機會,讓他去與人接觸,與人交流,培養孩子獨立交際的能力。

比如,帶孩子一起去超市購物,讓孩子拿著小票和錢獨自去交費;或者是讓孩子自己到小商店裏買東西等;此外,還可讓孩子學著接電話,與電話裏的人進行得體的交流。這樣的做法,不但能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孩子的發展是有利的。

6.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這一點是最難做到的。很多家長以“保護孩子”“我這樣做都是因為愛你”為名,漠視孩子的隱私,隨便翻看孩子的日記、短信、郵件,偷聽孩子的電話。這樣的監視行為讓孩子煩不勝煩。

在孩子看來,這是對他們的不信任、不尊重,因此,對父母的印象也大打折扣!嚴重的話,還可能因此爆發親子間的矛盾,對孩子的成長以及親子間的溝通、交流是不利的!因此,給孩子獨立的空間,最重要的是維護孩子的隱私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