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視孩子好奇的學習天性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對於孩子來說,周圍的事物無一不充滿了神秘感。因為對神秘世界的好奇,他們不管看到什麽事物都要問一問、摸一摸,試圖弄個明白。孩子的這種天性恰是創新的源頭和探索的動機,在這種動機的支配下,他們充滿了求知的熱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很多著名科學家從小具有超出常人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牛頓發現萬有引力離不開對蘋果自由落地的好奇;紐科曼麵對水開了蒸汽會頂起鍋蓋而感到疑惑,結果發明了蒸汽機;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有濃厚的興趣,最終成了著名的昆蟲學家;地質學家李四光因為對來曆不明的石頭充滿了遐想,因此發現了第四紀冰川的遺跡,糾正了國外學者斷定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的錯誤理論……

凡此種種,都說明好奇是一個人探索未知領域的開端。好奇能激發人們去積極思考,並引導人們去對那些不了解而又渴求知道的事物和現象產生疑問,提出“是什麽,為什麽”等問題,進而去、創新、發明。

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好奇使他們的心靈深處充滿了探索,求知的欲望,這寶貴的好奇心既是他們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們學習求知的原動力。一個缺乏好奇心,對什麽事物都覺得平淡無奇、麻木不仁的孩子,是不可能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更不可能做出偉大事業的。

1.好奇心強的孩子一般具有的行為表現

(1)好奇心強的孩子通常都比較愛問問題。一些在大人看起來非常幼稚可笑的問題,孩子總是問個不停,如寶寶是從哪裏生出來的?小弟弟為什麽有“小鳥”?天上真的有神仙嗎……

著名的科學家愛迪生出生在美國北部一個叫米蘭的小鎮上,他一生擁有1200多項發明,是世界上最為知名的科學家之一。他之所以能取得這麽大的成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由於他母親的正確認識和引導。愛迪生母親教育最成功之處就是善於發現、挖掘和保護孩子的天賦,以及對孩子的事業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愛迪生從小就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般人眼裏他是個怪孩子,在老師的眼裏他是個糊塗蟲,隻有母親認識到這是孩子的天性,是最寶貴的品質,這也就是愛迪生所呈現出來的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愛迪生母親緊緊抓住這些“不一樣”,因勢利導地開展教育。

愛迪生母親是怎樣引導愛迪生的呢?針對孩子好問好思考的特點,她總是循循善誘地開導,注意開發他的潛能。愛迪生7歲時,母親發現他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於是就借來一些淺顯的自然類書籍供他閱讀。當孩子由於愛問問題被恩格爾老師看成糊塗蟲而被攆出學校的時候,母親並沒有責怪他,她深知兒子的性格,兒子不是什麽糊塗蟲,隻不過是好奇心強罷了。

愛迪生母親甚至在家獨自挑起教育孩子的重擔,親自給他講課,給他講曆史的興衰,讓他讀《魯濱孫漂流記》、《悲慘世界》等古典名著。在自然科學書籍中,介紹意大利偉大科學家伽利略生平事跡的書深深地吸引著愛迪生,伽利略通過實驗來探求真理的科學態度使他深為欽佩。從此,“實驗”一詞一直沒有離開過愛迪生的腦海,他的一生都在為實驗而忙碌。 正是在母親的關心和支持下,愛迪生憑著對科學技術的熱愛和癡迷,堅持不懈地探索和實驗,一生獲得1200多項專利,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好奇心強的孩子注意力不太集中,他們容易受到外界的**。

小豆豆今年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從小豆豆念幼兒園開始,媽媽就沒少受老師的批評。老師經常找媽媽告狀:“豆豆今天把蚯蚓放進了女同學的書包裏了。”“豆豆上課沒有專心聽講,而是轉到了後麵觀察班上同學的表情。”“豆豆蹲在廁所裏不出來,因為想看看其他同學進廁所見到他時的表情。”“豆豆寫作業太慢了,原因是他要看同學怎麽寫”……

類似的事例數不勝數,小豆豆的媽媽覺得自己已經是筋疲力盡了。

(3)好奇心強的孩子還經常充當小破壞分子的角色。他會用力砸開收音機或玩具機器人,想看看那些會唱歌、說話的小人;他會把媽媽的化妝品弄得亂七八糟,為的是給自己抹香香……因此,在大多數人的眼裏,過於好奇的孩子有時候還是“小破壞分子”。

小辛最近覺得忍無可忍了,她的寶貝兒子鬧鬧真是名副其實,一天內能把抽屜翻騰八次底朝天,光盤扔得滿地都是,5分鍾換一張光盤,剛買幾天的光盤就讀不出來了,鬧鬧還一直追著問:“光盤為什麽壞了?你說呀!你說呀!”小辛如果有什麽東西找不著了,肯定是在垃圾桶裏,那時隻能慶幸還沒有倒掉。往日的窗明幾淨變成了如今的垃圾場。最令人上火的時候是吃飯,據保守估計,鬧鬧平均每頓飯最少十次擅自離開座位,磨蹭半天還是剩了半碗冷飯不肯再吃,最後還帶翻了碗筷。鬧鬧還有一個愛好——收藏垃圾。每次出門,他總是帶回大量的石頭、樹葉、爛木頭、碎紙片……並且當寶貝似的收在**、沙發上、抽屜裏,甚至窩藏在被子裏。從此,那些無休無止源源不斷來自肮髒角落的垃圾成了小辛的心腹大患。讓鬧鬧睡覺也是難題,小辛好言相勸,放了兩遍催眠曲、聽了三遍唐詩、講了四個故事後,小辛早已疲憊不堪,鬧鬧卻在嘻嘻哈哈地翻騰,還精神抖擻地從小辛頭上跨過……

好奇心強的孩子精力充沛、調皮好動,經常闖出一些禍端來,讓家長們總是防不勝防。

家長若不了解孩子的特點,把這看成淘氣、搗亂,對孩子采取批評、不理睬的態度,就會損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長,挫傷他們求知的積極性。對孩子的提問要回答,如果不會則可告訴他如何查詢或者弄明白後再告訴他。父母要尊重、保護和正確引導孩子的好奇心。

因為好奇,孩子才想去學習知識、探索未知的領域,因此,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就是激勵孩子去學習新知識,就是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

英國當代最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柏特蘭·羅素是從他祖父的書房裏開始他的學術生涯的。

羅素4歲失去雙親後,跟隨祖父母生活。其祖父曾數次出任英國首相,家有萬卷藏書。在祖父家,小羅素最愛去的地方便是祖父的圖書室。尤其是他6歲那年祖父去世後,這兒就成了小羅素的書房。他在這裏瀏覽各類圖書,無論是曆史、文學、哲學還是數學,對各種知識他都如饑似渴地吸取。他常瞞著家人偷偷地學習到深夜,一聽到有大人來,就吹熄蠟燭悄悄鑽進被窩裝睡。他的哲學興趣正是從童年時代養成的對知識的好奇和渴求開始的。

日本有一位在50年間有2360項科研成果問題,平均每年發明63項的“發明大王”中鬆義郎。他孩提時出於好奇,曾趁家人不備,把家裏買來的一輛嶄新的汽車全部肢解成各種零件。但他的父母教子有方,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認為他好奇、探索有理,積極鼓勵引導他,這更增強了他的好奇心。

由以上兩例可以看出,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理,並加以正確引導,就能培養孩子的強烈求知欲,從而使孩子能夠有所作為。

2.父母該如何嗬護孩子的好奇心

(1)抽時間多給孩子介紹周圍的世界。父母不管多忙,都應該盡量多抽時間給孩子介紹周圍的世界。與大人不同的是,孩子對周圍了解得越多,對世界的好奇感就越強烈。因為孩子的求知欲很強,在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後,能注意到、接觸到的新事物更多,反而會大大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喜歡做沒做過的事,嚐試玩沒玩過的遊戲,並能從中表現出他們的創造力。因此,父母在各種可能的場合,盡量多給孩子介紹周圍的世界。父母在對孩子介紹一些新事物時,要相對簡潔,注意力要跟隨孩子的視線做一些調整,這是由於年幼的孩子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於同一事物的原因。

(2)充分利用家庭環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在家庭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例如,當水燒開的時候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麽水壺裏會發出“嘟嘟”聲;可以讓孩子摸摸不同質地衣服的手感,讓他們比較出不同;可以在電視機圖像不清楚時,讓孩子看一看插頭是否插好……家庭裏有許多事是孩子感興趣的,關鍵是抓住機會,讓孩子從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找到興趣點。

(3)多給孩子講故事。講故事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孩子一般都愛聽故事,不管是老師或父母講故事,還是廣播電台或電視台播放故事,他們總是會專心致誌地聽,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最能吸引他們。父母多給孩子講故事,不僅能夠激發他們的好奇心,開闊他們的想象空間,還可以利用故事對他們的吸引來幫助他們學習知識。

(4)利用大自然誘發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可以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到大自然中觀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大自然千變萬化,是孩子看不完、看不夠的寶庫。春天可帶孩子去觀察小樹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長情況,夏天帶孩子去爬山、遊泳,秋天帶他們去觀察樹葉的變化,冬天又可引導他們去觀察人們衣著的變化,看雪花紛飛的景象。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猜雲彩的形狀會如何變化,聽鳥啼婉轉時猜唱歌的小鳥長什麽樣,分析為什麽螞蟻在搬家,思索為什麽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等。

孩子通過參加各種大自然活動,既開闊了眼界,豐富了感性認識,又提高了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5)用書本知識誘發孩子的好奇心。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書上的知識來誘發他們的好奇心,提高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其實,孩子愛搞“破壞”屬天性使然,是其創造萌芽的一種體現。他們對各類陌生事物充滿新鮮、好奇並身體力行,欲用自己雙手探求這未知世界。合理利用孩子這種天性,多方引導、鼓勵,孩子的創造萌芽就會得到進一步深化。

(6)不直接回答孩子的問題。當孩子帶著問題去問父母的時候,父母不應該總是簡單地將結論告訴孩子。直接告訴孩子問題的答案,遠不如讓孩子自己思考“為什麽”來得重要。例如,當孩子問“鳥兒晚上睡在哪裏”時,你不必直接回答,你可以與孩子一起探討鳥兒在晚上的可能去處;當孩子問“黃色和藍色顏料混合後會變成什麽顏色”,你不要簡單地告知“會變成綠色”,你可以說:“是啊,那究竟會變成什麽顏色呢?你可以去試一下。”以此來引導孩子去試驗、去思考,讓孩子自己去得出結論。同時你還可以通過一些開放式的問題,激發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與探索的欲望。

(6)鼓勵孩子多動手。在動手的過程中,孩子會不斷有新的發現,他們的好奇心也得到保持和發展。而且,孩子在動手做事情的過程中,手的動作會在大腦支配下進行,這也是孩子觀察、注意等能力的綜合運用過程。同時,手的動作又刺激大腦的活動支配能力,促進觀察、注意等能力的發展。動手做事不僅可以激發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也是開發孩子智力的基礎。

(8)給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間與時間。能否給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間和時間,是嗬護孩子好奇心的關鍵。父母如果經常給孩子下達一些強製性的智力作業任務,那麽孩子會感到總是在一種有壓力的環境之中,他們便會將思考問題看做是一種額外的負擔,久而久之,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的興趣就會消失殆盡。因此,對於強製性的智力作業,要少些再少些,多給孩子一些自由思考的空間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