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一戰:錢主沉浮

前幾年有本暢銷書說,是歐洲金融大鱷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麽說,也沒錯。

偉大的導師列寧就教導我們:“追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責任沒有任何意義,戴著王冠的強盜是一丘之貉……金融資本加強了世界經濟發展速度上的差異……既然實力對比發生了變化,實力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英德兩國的金融實力之戰,耗盡了歐洲的經濟資源,卻成就了唯一的勝利者——美國。

(鑒於偉大導師列寧已經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成因,此處省略數千字,直接切入主題)

還沒有調兵遣將,參戰國就在金融上出招,試圖摧毀對方經濟。

1914年7月底,英格蘭銀行先下手為強,將貼現率從3%提高到10%,吸引資金回流英倫諸島。柏林當時還沒有統一的貼現中心,資金立刻出現了恐慌,德國帝國銀行出現擠兌,一個月存款減少了20%。

德國銀行的處理方式簡單而粗暴:馬克與黃金脫鉤,停止兌付黃金;3個月國債納入貨幣體係。這基本相當於增發貨幣,是一個極不明智的選擇。金本位時代宣布與黃金脫鉤,就等於斷送了自己的貸款途徑。

德國可沒有考慮這麽多,老子就是要打。

薩拉熱窩事件,機會終於來了!8月2日德國出兵盧森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戰爭是要錢的!

理論上,一個國家支付戰爭費用的方式是征稅;實際上,最好的戰爭籌資方式是貸款(外債)。

第一,征稅或內債會降低國民支持度,而且速度太慢;

第二,勝利後,債務完全可以轉嫁給戰敗國。

比如,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海戰我們就賠了倭寇很多很多錢,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日本欠人家的債務,等於人家用我們的錢在打我們。

先打了再說,管他身後大浪滔天。德國的選擇,是對內借款。

1914年8月4日,威爾遜總統要求美國在戰爭中嚴守中立地位,"美國必須保持中立,名副其實;必須抑製我們的私人感情,以及一切可能被視為偏袒交戰一方的交往;必須公正不阿,言行一致”。

況且,德國人有自己的打算,他們覺得自己一定會贏得勝利,隻要每年稅收足以償付內債利息,將來戰勝,賠款就是淨利潤。

根據以上判斷,德國製訂了自己的作戰方案“施裏芬計劃”。這個作戰方案與二戰中的“閃電戰”如出一轍:利用高速機械化部隊在6個星期內擊潰法國,然後移軍東進進攻沙俄。從資本運作的角度講,這麽做也不是不可以。問題是,協約國不這麽認為。

英法美本是同種同源,算是老鄉。有時候,老鄉騙老鄉還是比較方便的。

老鄉認為,從美國財政部取得支持暫時不太可能了,變通的方法是向財團借貸,比如摩根財團。

第一個衝向摩根財團的,是法國。

1914年8月,法國向摩根財團求助,要求貸款1億美元,而且交給摩根財團價值600萬美元的黃金。

白銀戰士布萊恩第一個跳了出來,反對!

8月10日,布萊恩忽悠國會立法禁止私有機構向交戰國貸款,“籌集對外貸款的美國銀行家會十分願意通過報紙運用他們的影響力來支持獲得貸款的國家的利益,而這些影響將會使我們維持中立變得更加艱難”。

堅持就是勝利,法國又轉向花旗銀行,而且玩起了花樣。

法國駐美大使會晤了白銀戰士布萊恩,除了表達對白銀戰士的敬意,法國大使還說明:法國貸款隻是普通意義的銀行信貸(credit),不是國家借債(loan)。

很多人說,是法國人在玩文字遊戲,依靠credit和loan的字麵差異獲得了貸款,並忽悠布萊恩放棄了自己的立場。

這麽說的人,大概還沒睡醒。

文字遊戲天天有人玩,想讓一個政客放棄大是大非的政治立場,絕無可能。最終逼迫布萊恩放棄的,還是利益。

1914年,美國出口還要靠農產品支撐,7月德國還從新大陸進口了260萬蒲式耳小麥,8月份卻一個麥粒也沒進口。威爾遜總統也被棉農逼得無路可走,不得不號召全國人民每人買一包棉花,據說威爾遜總統就帶頭弄了一包。

1914年,英軍控製著北大西洋,我不買,您也別想賣給同盟國。白銀戰士向來代表農場主利益,協約國購買農產品是要挾布萊恩最好的借口。

不賣給同盟國,那您就賣給我吧,法國承諾白銀戰士,這筆借款的用途將全部用於購買美國商品,比如糧食(農產品)。

白銀戰士畫外音:理想!又是我出賣你啊!

開頭就好。

10月23日,花旗銀行副總裁公開表態:“國際關係中,今後三四個月是美國金融業的關鍵時刻,如果我們允許協約國到其他國家購買,我們將在我們最需要和最佳的時機忽視了我們的貿易。”

言下之意,這生意我們不做,有人會做,最後吃虧的還是美利堅合眾國。

接下來威爾遜總統表態:“政府債券與商品購銷借貸之間有明確的區別,前者是在公開市場上出售給投資者,後者是一國政府與美國商人之間的貿易債務……與交戰國貿易是正確的。”

繼獲得花旗銀行1000萬美元信貸後,法國政府在1915年3月獲得了摩根財團5000萬信貸額度;

1915年7月,摩根財團同時為俄國提供了4.75億美元貸款,用於采購美國軍需物資;

1915年10月,摩根財團又為英法兩國提供了5億美元貸款,但規定這些資金隻能用於采購美國物資;

1917年,美國授信給協約國的信貸總額已達23億美元,《泰晤士報》估計,協約國幾乎一半的戰爭費用來自借貸,最大的債主是紐約金融市場。

與之相比,德國僅僅獲得了2700萬美元。

英國在不斷向美國貸款的同時,在德國海外貿易航線上設置了很多水雷,就連從美國運往歐洲中立國的非禁品,特別是運往意大利和荷蘭的糧食亦遭截獲。

英國的解釋是,這些物品有可能運往德國。

美國與德奧的直接貿易從1914年的1.7億美元下降到1916年的115萬美元,看著大批美國物資,德國隻能望洋興歎。

更為缺德的是,美國不但向協約國貸款,而且禁止德國搞潛艇戰,1915年美國國務院照會德國大使:“德國政府若非立即宣布放棄其現時對客輪及商船所采取之襲擊手段,則美國政府除斷絕與德國政府之外交關係外,別無他途。”

此時的德國,兵力已經捉襟見肘,當然不願意與美國決裂。德國的示好,並未換來美國的回心轉意。

摩根財團更加肆無忌憚,1916年開始在美國本土承銷協約國國債。一年時間,摩根財團為英國在本土發行4筆價值總計9.5億美元債券。

然而,1916年後協約國支付能力越來越弱,整個歐洲黃金已經不足35億美元。如果協約國找不到一種方法支付美國人欠款,那麽隻能停止購買。

如果是這樣,那美國隻能是貿易縮減,生產則按級數大幅萎縮,接下來就是市場低迷、公司倒閉、金融衰敗、資本過剩、失業率高升……

為了借款,美國政府的態度有了實質性的轉變。

代表和平勢力的白銀戰士布萊恩被排除出威爾遜政府,國務卿蘭辛公開提出:“借款‘不符合真正的中立精神',目前已不再適應形勢的需要了,政府現在要做的就是怎樣想出一種兩妥的做法,事實上鼓勵對交戰國的商業信貸。”

從1914年夏天到美國參戰的1917年4月以前,美國銀團共向交戰雙方貸款21.6億美元,其中21.24億美元是流向協約國的,英國獲得12.5億美元,法國獲6.4億美元,俄國是1.07億美元,日本是1.02億美元,意大利也得到2500萬美元。同時,美國金融界還從交戰國回購了超過30億美元的證券……

不管是為了錢、為了經濟,還是為了國人生命,美國都不可能站錯隊。

況且,德國對美政策也實在有點過火,明的不行就玩陰的,忽悠墨西哥對抗美國。1917年3月1日,德國拍發給墨西哥的一封密電被公開:若美墨之間爆發戰爭,德國將協助墨西哥取得美國南部領土。

當日,美國對德宣戰,歐洲局部戰爭升級為第一次世界大戰。

沒有想到,威爾遜帶來的不僅僅是士兵、戰艦,還有對協約國無條件的100億美元貸款。

戰爭中,無論勝利者還是失敗者,在決戰前夕其實都是強弩之末了,資金、戰士都耗費得差不多了。

誰能拿出最後一個美元,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憑借世界第一的生產能力,美國迅速武裝了一支美國海空軍,戰爭結束時美國共有383艘艦艇在海軍服役,到1918年底年共生產3227架飛機。

1919年6月28日,協約國和同盟國在巴黎凡爾賽宮簽署和約,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