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戰爭、財富與德意誌

當法蘭克卡洛林王朝跟北歐海盜死磕的時候,東部5個大封建領主趁機解雇了國王,11~18世紀,現在的德國、意大利、奧地利等歐洲腹地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直到18世紀末期,神聖羅馬帝國境內還隻有100多個小邦,壓根兒就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這些小邦中有一個普魯士公國,拿破侖讓普魯士丟失了一半以上的領地和人口。在超強外部壓力下,普魯士出現了憂患意識,人們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拯救民族命運?

再次聲明,我們是金融學教師,不是金融市場操盤手。所以,我們想強調普魯士公國給出的答案:教育。

1820年普魯士通過《教育法草案》,從此,上學跟當兵一樣,是必須履行的義務。1870年普魯士的小學教育普及率達到97%,這絕對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數字。

必須以精神的力量彌補軀體的損失,正是因為窮才要辦教育,我沒聽說哪個國家因為辦教育亡國了。

——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

1834年,以普魯士為核心的北部小邦取消了彼此關稅(以奧地利為首的南部小邦拒絕加入)。1835年德意誌北部第一條鐵路開通,1839年關稅同盟境內鐵路總長度已經超過法國,統一的德意誌即將出現在歐洲大陸。

如果說鐵路是德意誌的血脈,血管裏流淌的則是德國銀行的資金。

關稅同盟成立之前聯邦境內大概有70多種貨幣,貿易發展急切需要統一貨幣。修築鐵路增強了這種需要,1837年7月關稅聯盟達成協議,以現有普魯士塔勒為基礎建立“科隆馬克製”,1馬克等於14普魯士塔勒。

1868年,普魯士關稅同盟在第四屆聯合會上廢除了科隆馬克,決定逐步取代銀幣製度,1871年開始實行馬克製度,銀行以金錠作為發行準備。1871年1月18日,包括普魯士在內的22個邦和3個自由城市宣布成立德意誌帝國,由普魯士國王出任帝國國王。

1873年,在普魯士國王操縱下,德國聯邦議會通過法案,組建帝國銀行,統一馬克幣值,由32家銀行在各邦發行馬克紙幣。

此時,英國正在享受全世界的殖民地帶來的豐厚利潤,原有的工業體係足以支撐國內政治、經濟和軍事需要,自然也就放棄了試錯過程,終於形成了路徑依賴,走入荷蘭、西班牙等第一代世界強國的宿命。

最離譜的是,英國是化學學科發源地,卻把化學工業拱手讓給了德國。英國皇家研究員柏琴1856年發明合成染料,英國企業家對此卻沒有什麽興趣,因為他們可以從殖民地弄來天然染料。

柏琴的老師霍夫曼把這個發明帶到德國,形成了德國染料化工行業,到1900年全世界80%的染料都產自德國。

如果說美國經濟成功源於新大陸居民追求財富的夢想,德意誌經濟成功則更多歸功於普魯士的地緣競爭,這是歐洲大陸試錯過程中另一個成功的典範。

麵對強大的法國、虎視眈眈的奧地利,即使普魯士國王再專製,也得考慮自己的經濟實力是否可以抗衡兩個身邊宿敵。隻有經濟實力超越對方,起碼不能弱於對方,才能生存下去。

普魯士人確實不能製約專製,但是周邊的敵人可以,無數小邦又給德國留出了巨大的試錯空間。所以,在普魯士我們看到了新聞自由、教育發展、修建鐵路,乃至實行社會醫療保險、養老保險……

這些未必是專製者的初衷,但他們沒有選擇。國家命運向來是條單行線:強盛或亡國,隻能二選一。

可怕的是,自古以來,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以羅馬帝國正統自居,普魯士人則始終自認為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容克貴族無時無刻不夢想著恢複古羅馬的光榮。

偉大的勝利往往蘊藏著巨大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