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祺即位

康熙皇帝在位期間,許多政事都很順利,隻是太子的事把他弄得焦頭爛額。他愧恨交加,所以第一次廢胤禍時得了場大病。再黜太子時,他雖說是在談笑間處理了事,實際怎能不在意,不傷心,不得病呢?康熙五十四年(1715)十月,康熙說他因病右手不能寫字;康熙五十六年(1717),他說自廢胤仍起, “過傷心神,(身體)漸不及往時”。以前經常率領皇子射箭習武,這年秋天身體不好,隻能參觀射擊了。到了冬天,心神恍惚,頭暈,大病起來,開始行動讓人扶持,後來腿腫得下不了地。康熙麵對現實,不忌諱死亡,在遺言中說: “三代之事,不可全信,然自秦以來,一千九百六十餘年,稱帝而有年號的二百十一人中,我有幸在位時間最長,已經滿足了。”《尚書·洪範》載“五福”,其五曰“考終命”,這是很難得的,特別是帝王,事務殷繁,不能息肩,故而享年不永。不諱辭世,是他身體不支的反映。康熙五十七年(1718)二月,康熙說他稍微早起,就“手顫頭搖,觀瞻不雅;或遇心跳之時,容顏頓改”。過了這年春天,他的身體有所好轉,此後又照常出宮打獵,但總的情形是年老,衰弱多病。

康熙的死,據《清聖祖實錄》載,他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二十一日往南苑打獵,十一月初七日身體欠安,回到暢春園,初九日因身體有病,命胤祺代行南郊冬至祭天大禮,初十至十二日,胤祺每日派遣護衛,太監至暢春園問安,都傳諭“朕體稍愈”。十三日病情沉重,急召胤祺於齋所,戌刻(19~21時)死於寢宮。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結束了他輝煌的一生,享年六十九歲,以平定三藩,統一台灣,掃清漠北,穩定西藏,實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修治黃河等業績載入史冊。這位一代明主可以蓋棺論定了。但是他的死因,他的傳位遺詔卻是眾說紛紜,久而不定的公案。

康熙致死的原因,在他死後,民間廣為流傳“聖祖皇帝在暢春園病重,皇上(指新皇帝胤祺)進一碗人參湯,不知如何,聖祖皇帝就駕崩了,皇上就登了位”。這無疑是說康熙被胤祺放毒藥於人參湯中害死的。康熙因太子問題,防人暗算,他講“五福”中“考終命”為難,更說明他警惕性高,謀害他談何容易!病人喝參湯,確是那時人們的習慣,但具體到康熙又不一定適用。康熙五十一年(1712),他在蘇州織造李煦奏報江寧織造曹寅病重代請賜藥的折子上批道: “南方庸醫,每每用補劑,而傷人者不計其數,須要小心。曹寅原肯吃人參,今得此病,亦是人參中來的。”康熙五十七年(1718)又說: “南人最好服藥服參,北人於參不合,朕從前不輕用藥,恐與病不投,無益有損。”這樣一個認為用參有害而北方人尤不適宜的人,會肯飲參湯嗎?事實上,康熙是久病纏身,患了重感冒,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加之高齡體虛,還有可能引起並發症,因而導致死亡。這種壽終正寢的說法,還是可以相信的。

至此,虛懸十載的皇位繼承人的答案,隨著康熙的辭世,而告知於天下,這就是雍親王皇四子胤祺的嗣統。胤祺自己說當日繼位的情形是:

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朕奉皇考之命,代祀南郊。時皇考聖躬不豫,靜攝於暢春園。朕請侍奉左右,皇考以南郊大典,應於齋所虔誠齋戒,朕遵旨於齋所至齋。至十三日,皇考召朕於齋所。朕未至暢春園之先,皇考命誠親王允祉,淳親王允祐,阿其那(指允裸),塞思黑(指允糖),允袍、公允械,怡親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禦榻前,諭曰: “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即皇帝位。”是的,惟恒親王允祺以冬至命往孝東陵行禮,未在京師。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貝勒允禍、貝子允諱俱在寢宮外祗候。及朕馳至問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淚勸慰。其夜戌時,龍馭上賓。朕哀慟號呼,實不欲生,隆科多乃述皇考遺詔。朕聞之驚慟,昏仆於地。誠親王等向朕叩首,勸朕節哀。朕始強起辦理大事。

當天夜裏,用鑾輿載運康熙遺體,像是皇帝日常出行一樣,扶回大內乾清宮,胤祺在隆科多保護下先回大內迎接。次日傳出大行皇帝命胤祺嗣位的遺言,胤祺任命總理事務大臣,封胤裸、胤祥為親王,召胤褪回京,關閉京城九門。十六日頒布遺詔,詞意與康熙五十六年(1717)冬天預作的遺言基本相同,唯增加繼承人和喪事遵照禮製辦理兩節。十九日,胤祺以登基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壇,京城開禁。二十日,胤祺於太和殿登基,受百官朝賀,因喪中免宣慶賀表,頒布即位詔書,宣稱“皇考升遐之日,詔朕纘承大統”。宣布繼承其父法規,不作政治變更;呼籲宗室內部團結,謂“朕之昆弟子侄甚多,惟思一體相關,敦睦罔替,共享升平之福,永圖磐石之安”。詔書還公布了恩賜款項三十條,改年號為雍正,照例自明年開始實行。二十八日,諸王文武大臣擬上大行皇帝諡號,曰“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廟號“聖祖”。胤祺表示滿意,說諸臣如此舉動,使“朕之哀思,庶可稍釋”,刺破中指,用血圈出“聖祖”二字。十二月初三日,將康熙遺體移送景山壽皇殿停放。初九日,康熙辭世已過二十七天,胤祺釋服,從倚廬乾清宮東廡移居養心殿。雍正元年(1723)二月,正式確定康熙諡號、廟號。四月初二日,胤祺親送康熙遺體至遵化山陵,安放享堂,一切按禮儀進行,胤祺很高興,寫朱諭告訴年羹堯“山陵入廟大典,諸凡如意,順遂得十成盡力進(盡)禮”。十一日,諸臣以康熙梓宮奉安山陵大典已成,請求皇帝禦門聽政,胤祺遂於乾清門處理政務。九月,胤祺再往遵化,將康熙遺體安放地宮,墓名“景陵”,完成了康熙的葬禮,胤祺既盡了嗣子的義務,便開始實施了嗣皇帝的權力。

胤祺能在皇子紛爭中贏得勝利,有其緣由。他的精明、務實而又嚴格的政治觀點和作風,取得了一部分人的支持,康熙也未嚐不因此而欣賞他、選中他,此其一。其二,他善於耍兩麵派手法,從而欺騙了對手和他的父皇,使政敵不以他為意,不集中力量對付他,他從而輕巧地取得了成功。第三,他的政治集團,在關鍵時候發揮了關鍵作用。步軍統領隆科多,統轄八旗步軍五營,約有二萬名官兵,掌管京城內九門管鑰,有他幫助,順利地控製了京城的治安和局勢,使反對派不能發動事變。胤褪駐兵之所,基本上就是川陝總督年羹堯的轄地,年羹堯的治所西安,是內地通往西北前線的必經之處,容易控製胤褪與內地的聯係。因此,胤微若在青海、甘肅舉兵反對胤祺,也難以進入關中,更不要說稱兵犯闕了,年羹堯起到了震懾胤褪,穩定西北局勢的作用。胤祺的奴才戴鐸獲知主子龍飛九五時正在四川布政使任上,立即向巡撫蔡斑表示,若胤微鬧事,四川應該出兵丁錢糧支持主子政權。蔡斑則向新皇帝上書,勸其節哀,又提出優待八旗、從西邊撤軍等建議,以便穩定人心軍心。可見胤祺黨人從各方麵維護他們的新政權。有了朝內外的一批骨幹和擁護者,胤祺順順當當地坐穩了金鑾寶座。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二十日,確切地說是十三日,胤祺結束他四十五年的皇子生活,由名義上的“富貴閑人”,實際上的“黨爭忙人”,變為“真龍天子”,日理萬機,實行他的新政策,影響了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變化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