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宗室

隋煬帝有文武才能,卻不修其德,仁義不施而終導致亡國。在齊家方麵,在對待兒女骨肉至親及處理家庭親屬關係方麵,隋煬帝同樣搞得是一團糟。雖然對皇後蕭氏的尊寵始終如一,無可指責,但對兒孫子侄卻未能盡善,以致父子相猜,骨肉相殘,儲宮陵夷,最後都不得好死。

隋煬帝的皇位競爭者兄長楊勇和小弟楊諒均敗死,四弟楊秀被囚禁,但隋煬帝仍不放心,對宗室諸王也加強了戒備,因為這些人是最可能覬覦皇位的人。隋煬帝即位後對同姓諸侯王“恩禮漸薄,猜防日甚”,其中曾為隋煬帝為蕭後姻緣牽線為使致禮的堂兄楊綸“尤被猜忌”。楊綸父滕穆王楊瓚是隋文帝同母弟,因反對隋文帝篡周, “遇鴆以死”。楊綸雖嗣父爵,在隋文帝時就“每不自安”,隋煬帝即位後更“憂懼不知所為”,心裏害怕極了。於是召神問鬼,占卜凶吉,術士王琛安慰楊綸“相祿不凡”,因為“滕即騰也,此字足為善應”。又有和尚惠恩也為楊綸占候。然而沒有不透風的牆,楊綸的舉動有人匯報給隋煬帝,隋煬帝的神經本來就繃得很緊,聞訊大怒,即令黃門侍郎王弘嚴查此事。

隋煬帝的另一位堂弟旦王楊集的處境與楊綸一樣不妙,他是隋文帝異母弟衛昭王楊爽之子,並嗣爵。楊集對隋煬帝的猜防也憂懼不知所措,呼術士俞普明祈福,結果被人告發。

隋煬帝要掃滅任何覬覦皇位者的異想,但當坐罪者已不能形成對自己皇位的威脅時,又不妨給點慈悲。對於骨血堂兄弟楊綸、楊集,隋煬帝表示不忍加誅,於是下詔: “雖複王法無私,恩從義斷,但法隱公族,禮有親親,致之極辟,情所未忍。”雖然宰相大臣議按舊章前律,依照法律,叛逆罪應處死,但隋煬帝權在法上, “法隱公族,禮有親親”,最後還是隋煬帝說了算。大業元

年(605)七月丙午(二十三),滕王楊綸、衛王楊集奪爵徙邊,雖免一死,卻被趕出了京師。楊綸被流放到了海南島,其諸弟也都散徙邊郡,其中楊溫在零陵(今湖南境)作《零陵賦》,抒發自己的憂鬱,其辭哀思,傳到隋煬帝手裏,他讀了大為憤怒,將楊溫轉徙南海邊荒。他們兄弟幾人在亂世中苟全性命,楊綸隋亡後歸唐,封懷化縣公。

隋煬帝的另一堂弟高陽公楊智明乃隋文帝弟楊整之子,因交遊太廣被猜忌,竟致奪爵。智明兄智積在險惡的環境中,每自貶損,不問政治,凡事委政僚佐,清靜自居。智積生有五個兒子,隻教讀《論語》《孝經》而已,不讓他們交遊賓客,生怕兒子有才能而致禍。大業十二年(616)從駕江都,生病不呼醫,死時竟對所親曰“吾今日始知得保首領及於地矣”,為自己得安然去世感到慶幸。

隋煬帝對兄弟無情,對子侄輩更是殘忍。

其兄楊勇生的十個兒子,長子楊儼六歲時被隋文帝封為長寧王,楊勇被廢時楊儼的爵位也被廢去。但隋文帝對自己的長孫心存憐憫,留在身邊常從宿衛。隋煬帝即位後楊儼仍跟著隋煬帝的衛隊護衛,有一次被隋煬帝看見,在路上賜予一杯毒酒,鴆殺於路。九個弟弟也都分別流徙於嶺外,到流放地後又被所在長官通通殺死。漢王楊諒的兒子楊顥則禁錮終生,唯秦王楊俊生前未參與帝位爭奪,兩個兒子均被隋煬帝封以爵位,其長子楊浩襲父爵為秦王,庶子楊湛封濟侯。但是,這些與隋煬帝有血親的宗王的存在,仍然對隋煬帝的皇統存在潛在的威脅,即使他們自己並無奪位野心,也會有別的野心家利用他們的皇家血統謀叛,秦王楊浩就曾被人利用。後江都宮變,隋文帝、隋煬帝的兒孫輩遂幾乎被全部殺光。

隋煬帝對同姓宗王不近人情,但對外姓親屬卻十分優禮,因為相對而言他們對皇位的威脅較少。隋煬帝特別追念舅族獨孤氏,得罪早逝的獨孤拖在其即位之初即被“禮葬”,贈正議大夫,葬後他仍對舅家衰落憐惜萬分,下詔稱: “舅氏之尊,戚屬斯重,而降年弗永,凋落相繼。緬惟先往,宜崇徽秩。複贈銀青光祿大夫。”獨孤隨之弟獨孤整大業初去世,也追贈金紫光祿大夫,平鄉候。

隋煬帝對後族蕭氏更是優禮有加,被廢閑居的後梁主蕭琮以蕭後之兄的緣故, “甚見親重”,隋煬帝嗣位之初即官拜內史令,改封梁國公。蕭琮的家族, “綢麻以上,並隨才擢用,於是諸蕭昆弟布列朝廷”。蕭琮之弟蕭璟拜朝請大夫,尚衣奉禦,後曆任衛尉卿、秘書監。蕭瑀更以外戚有才行,曾奉侍隋煬帝於東宮,累遷官至內史詩郎。但蕭琮因以後梁帝王降階為臣,崇信佛教,性淡雅,不願理政,退朝唯縱酒而已。隋煬帝曾命楊約宣旨誡勵,但蕭琮依然我故。蕭琮以帝王之裔羈旅於北方,見朝廷豪貴,無所降下,獨與名將賀若弼深相友善,後賀若弼被誅殺,時有童謠雲: “蕭蕭亦複起。”意思是說後梁蕭氏將恢複帝業,雖然係子虛烏有的謠言,但觸及最高皇權,犯了大忌,隋煬帝於是大加猜疑,廢蕭琮於家。蕭琮不久死去,贈左光祿大夫。

凡是觸及到皇位皇權,就是最敏感的問題,骨肉至親也要提防。在這個問題上,隋煬帝甚至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也嚴加防範,其做法尤甚於其父。

隋煬帝生有三個兒子,若幹個女兒。其中蕭皇後生晉王楊昭(又稱元德太子)、齊王楊睞;蕭嬪生趙王楊杲。蕭嬪有可能是蕭後的血親家人,趙王楊杲生於大業二年(606),年齡尚幼,深得獨孤皇後喜愛。長子楊昭生而被隋文帝養於宮中,深得隋文帝和獨孤皇後喜歡。據說,在宮中每見祖父、祖母扶抱親熱時,楊昭都自覺避開,自小就這麽懂事,隋文帝因而歎曰: “天生長者,誰複教乎。”十二歲時,被祖父封為河南王。楊廣被立為皇太子時,楊昭徙為晉王,並拜內史令,兼左衛大將軍,後三年,轉雍州牧。隋煬帝即位之時,留楊昭守京師長安,自己住東都洛陽。大

業元年(605),遣使立楊昭為皇太子。楊昭為人仁厚,性格謙讓,從不露憤怒之色,且生活儉樸,有祖父母之遺風,本是一位理想的皇位繼承人,但楊昭生得肥胖,雖有武力,能引強弩,但身體並不好。大業二年(606),楊昭由長安朝於洛陽,數月的往來拜會使胖太子應酬不暇,竟致勞疾。將還京師,楊昭請求留下休息幾天,隋煬帝不許,病體遷延,致臥床不起。隋煬帝沒有及時派禦醫診問,卻派巫師來探視,得出的結論竟是“房陵王為祟”,即已死去的楊勇鬼魂在鬧,最後不治,於大業二年(606)七月二十三日病死於行宮。寶貝兒子的死,隋煬帝深為痛惜。

太子楊昭是個仁德之人,死得太早十分可憐,他為隋煬帝留下了三個孫子:大劉良娣生燕王楊談,小劉良娣生越王楊侗,韋妃生陳王楊侑,後徙為代王,時皆幼小。

隋煬帝次子楊昧字世出,小字阿孩,自小就長得眉目清秀,姿容端麗,也深得祖父隋文帝喜歡,開皇年間立為豫章王,邑千戶。楊昧年少時受到良好的教育,頗涉經史,尤工騎射,初任內史令,掛宰相銜見習朝政,仁壽年間拜揚州總管沿淮以南諸軍事,接替已進京為皇太子的父親楊廣坐鎮江都。隋煬帝即位後封楊昧為齊王,深得隋煬帝器重,遷豫州牧。

不久,元德太子去世,楊昧以正宮所育次子理當接嗣,而為朝野注望,大家都認為他將是未來的皇太子,隋煬帝也令吏部尚書牛弘為齊王府妙選府屬。這年,隋煬帝備禮拜柳謇之為齊王府長史,拜師的那一天,敕柳謇之: “今以卿作輔於齊,善思匡救之理,副朕所望。若齊王德業修備,富貴自當鍾卿一門,若有不善,罪亦相及。”看來隋煬帝對楊昧是寄予了厚望,公卿貴族也爭相將自己的子弟送入齊王府,以求富貴。隋煬帝並將楊昭太子東宮僚屬兩萬餘人全部配屬於楊睞名下。於是,自樂平公主及諸貴戚競相至齊王府致禮,百官稱謁,填咽道路。大業三年(607)轉雍州牧,不久遷河南尹,開府儀同三司,寵遇越益隆重。

但楊昧的個性涵養較之其兄差之甚遠,是一個驕恣**的皇子。

楊睞昵近小人,所行多不法,他將柳謇之放在一邊,派遣其親近小人喬令則、陳智偉、劉虔安、裴該、庫狄仲錡等人,四處尋求聲色犬馬。齊王府群小的胡作非為,使楊昧的聲名日壞。

楊睞也不像當年父皇楊廣那樣能矯情飾貌。有一女子姓柳,貌美嬌豔,樂平公主尋得,曾向隋煬帝言及,隋煬帝因公務繁忙當時未作回答,許久之後公主以為隋煬帝對柳氏女不感興趣,轉而進獻給楊昧,楊昧很高興地收納了。不久隋煬帝想起公主獻美女之事,就問樂平公主柳氏女何在?公主隻得據實答“在齊王府”,隋煬帝掃興很是光火。有一次,隋煬帝於汾陽宮進行大獵,詔楊味率千騎入圍場,楊昧受寵若驚,恣意獵射,大獲麋鹿以獻,而隋煬帝卻沒有獵獲到任何野獸,於是遷怒於跟從自己的侍衛官,侍從們都訴說野獸全被齊王左右所遏阻,根本就不能到隋煬帝射程範圍來。驕橫無比的隋煬帝於是怒不可遏,刻意求楊睞過失,想整治一下驕縱的兒子。

皇帝求人過失當然是不費吹灰之力,不久就找到了楊聴不少過錯,如伊闕縣令皇甫詡違禁擅離職守到齊王宅,京兆人達奚通出入齊王府,與貴遊宴聚。王侯交通外臣是違製,於是禦史韋德裕根據隋煬帝之旨奏劾楊睞,隋煬帝即令甲士千餘人對楊康的府第進行了一次大搜索,結果在窮治猛追之下,查出了齊王不少醜行惡事。

原來,隋煬帝為楊昧娶得關中世族韋衝的女兒為妃,但楊聴卻與王妃的嫂嫂元氏私通,生下一個女兒,外人一概不知。楊昧又經常私自引喬令則到齊王府第內吃喝酣宴,喬令則快活時竟得意忘形,脫楊昧的帽子以為歡樂。又召術士向後庭女子相麵占卜,術士指著元氏說: “這位生子者當為皇後,大王貴不可言。”當時朝廷未立皇太子儲宮,楊昧自以為太子應輪到自己,但又顧忌兄長元德太子的三個兒子,內心常不自安,於是暗中安排術士做“厭勝”之事,希望咒死三個侄兒。這些事全部被揭發,隋煬帝聽後大怒,下令斬喬令則等數人,賜妃嫂元氏死,齊王府僚屬全部流放邊遠,長史柳謇之及將軍董純等人亦皆以不能匡正坐除名,唯賀德仁以忠謹免罪,出為河東郡司法。

當時趙王楊杲尚幼,隋煬帝對左右侍臣說: “朕唯有楊睞一子,要不然,就當於市朝斬首,以明國家法度。”自此以後,隋煬帝對楊睞從沒有好臉,楊昧雖仍掛京兆尹銜,但不再參與時政。隋煬帝還派一位武賁郎將經常坐鎮齊王府監視,凡小有過失,立即匯報。隋煬帝又憂慮楊睞會有異動,配給齊王左右的府屬全是老弱,以防不測。楊昧因失寵於父母,也內心不安,常有畏懼之感。父子關係猶如寇仇,直到隋煬帝死葬雷塘,預立儲宮冊封皇太子之事再也沒有人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