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鎮軍閥

清代學者趙翼在研究中發現南朝宋、齊、梁、陳四朝開國君主的出生地,均集中在今內蒙武川縣南地方“數百裏內”,而特別是北周、隋、唐三代的開國先祖“皆出於武川”。小小的武川鎮,竟然孕育出了三姓帝王,建立了三個王朝,不能不使世人感到驚異。

這個人才輩出的武川鎮到底有什麽特別之處呢?武川鎮是北魏政權建立之初,為抵禦北部邊陲遊牧民族的侵擾,捍衛當時的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而建立的六個軍事據點之一,其地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武川縣西南烏蘭不浪土城梁大青山中分之北缺口處。另外五個軍事據點沃野、懷朔、撫冥、柔玄、懷荒也都分別排列在從今內蒙古河套平原的五原縣到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塞外風沙塞土之中。北魏正光五年(524),六鎮起義爆發,作為中級軍官的楊禎站在北魏朝廷一邊,沒有參加起義,舉家避亂於中山(今河北定縣),並糾集武裝“誌士”討伐已進入河北的由鮮於修禮統率的六鎮義軍,結果被起義軍打死。這是史書所載楊忠的先祖最具體的一個“事跡”。

楊氏的發跡,完全是依仗於楊廣祖父楊忠的軍功。另外,外祖父獨孤信也具有重要影響。

楊忠小名叫奴奴,生於北魏正始二年(505),關於他小時候的情況,史書沒有記載,知他長大後生得魁梧雄壯, "美髭髯,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環偉,武藝絕倫,識量沉深,有將帥之略”。

楊忠很可能參加了邢杲領導的流民起義,充當“舌遝榆賊”,失敗後逃到南朝。但由於封建時代視農民起義為大逆不道,其子孫認為不光彩,所以,把這段“不光彩”的曆史加以隱瞞,捏造梁軍陷郡俘獲楊忠的情節。

528年,南朝的梁武帝趁北魏六鎮起義後的內部戰亂,命大將陳慶之率眾七千護送降梁的北魏北海王元顥去洛陽爭奪帝位,好充當自己的傀儡,染指北方。二十三歲的楊忠也被征入了這支軍隊,隨軍回到北方,被提拔為直閣將軍。後北魏丞相爾朱榮遣爾朱兆、賀拔勝率軍反攻洛陽,殺北海王元顥,梁軍全部陷落。具有八尺身長、將帥之表的楊忠被爾朱榮的從弟爾朱度律看中,召為帳下統軍,於是,楊忠加入了契胡爾朱氏軍事集團。

在爾朱氏逐漸龐大起來的軍隊中,有許多收編過來的六鎮兵將和六鎮義軍,其中有一支驍勇善戰的武川鎮軍團,由鎮將賀拔勝、賀拔允、賀拔嶽兄弟統率。

北魏永安三年(530)二月,北魏大丞相爾朱榮派遣其侄、武衛將軍爾朱天光為主帥,賀拔嶽、侯莫陳悅二人為副帥,率領一支由武川鎮兵為主的軍隊,征討關隴。後來創建西魏政權的宇文泰這時即為賀拔嶽的部將。這支人數並不太多的軍隊由於得到關隴地區地方豪族的支持,迅速平定了萬俟醜奴率領的起義軍,控製了關隴地區,後來建立西魏,成為北周、隋、唐王朝統治政權的核心。為此,有學者幹脆將這支建功立業,創周、隋、唐三代基礎的集團,稱為“武川鎮軍閥”。但從史書記載來看,楊忠並沒有參加爾朱天光的軍隊,他與宇文泰起先也沒有什麽關係。永安三年(530)九月,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在洛陽誅殺大丞相爾朱榮,爾朱兆從並州起兵攻入洛陽,殺死孝莊帝,楊忠也參與了爾朱兆的軾君行動,可見當時他人並不在關中,從後來他跟隨賀拔勝進攻梁朝來看,楊忠與獨孤信一直隨從賀拔勝。楊忠與獨孤信的關係最為密切,可謂是患難之交。

在爾朱兆自並州起兵之時,關中的爾朱天光也率軍東返為爾朱榮報仇,由於爾朱氏內部不團結,他們最後被高歡率領的六鎮鮮卑消滅。這時,北魏孝武帝元修因受新任大丞相高歡的欺壓,任命賀拔嶽為關西大行台,希望他率關隴軍隊東下牽製高歡。同時,又任命賀拔勝為侍中、荊州刺史、南道大行台尚書左仆射,向南部發展勢力。獨孤信、楊忠在賀拔勝的統率下攻拔梁朝下溢戍,平定南陽,戰功卓著,因而也就沒有參與關隴地區的諸次軍事行動。

534年農曆一月,侯莫陳悅因高歡的陰謀指使,在一次宴會上襲殺了主帥賀拔嶽,一時武川軍團群龍無首,有人欲召遠在荊州的賀拔勝來統率全軍。在眾人猶豫不決之際,出身武川的軍將趙貴推薦宇文泰出任軍團統帥。宇文泰時年二十八,父祖都是武川鎮軍官,他本人跟隨賀拔嶽已近十年,因有武略,深受賀拔嶽信任,曾任賀拔嶽的關西大行台左丞,是賀拔嶽的得力助手。賀拔嶽部隊既是以六鎮中的武川鎮軍官為骨幹而組成,當然需要推舉一個有才能的武川鎮軍官來繼承賀拔嶽的事業。宇文泰治軍“賞罰嚴明,士卒用命”,在當時的確是最佳人選。他被擁立後即舉兵討伐侯莫陳悅,陳悅因手下大將李弼、豆盧寧等人倒戈,結果兵潰被殺。宇文泰於是成為關隴地區的霸主。

當時,遠在荊州的賀拔勝曾派獨孤信入關招撫賀拔嶽部屬,但宇文泰已被推舉,獨孤信與宇文泰又都是武川鎮人,年少時就“相友善”,於是“相見甚歡”。宇文泰即令獨孤信入洛陽向孝武皇帝請示,事完後獨孤信又回到荊州(治今河南魯山縣)向賀拔勝匯報。

北魏永熙三年(534)七月,孝武帝元修為高歡所逼,由武川鎮將念賢及李虎護衛,棄洛陽入關,宇文泰迎帝都長安,建立西魏。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毒殺元修,擁立孝文帝之孫元寶炬為傀儡皇帝,自任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掌握政權。

楊廣的祖父楊忠、外祖父獨孤信都沒有隨北魏孝武帝入關,而是追隨賀拔勝在荊州,孝武帝入關之際,他們遭到高歡部將侯景的攻擊,兵敗南逃至梁朝,在江東三年,受到梁武帝的禮遇。西魏大統三年(537),才與賀拔勝一道回到關中。從以上曆史記載中可見,楊廣的祖父楊忠、外祖父獨孤信沒有參加關隴西魏政權的初創,沒有參加入關的賀拔嶽、宇文泰等人統率的武川部隊。但他們在同出武川鎮的賀拔嶽之兄賀拔勝統率下執行另外的任務,最後總匯於關隴。獨孤信、楊忠隨後參加了西魏與東魏之間的曆次大戰,為統兵將軍,戰功卓著,以軍功而進入西魏北周政權的上層,成為由武川部隊擴大的關隴集團核心成員,開國元勳。而獨孤信則是最初直接提拔楊忠的人,是楊忠的恩人,楊忠起初也一直追隨著獨孤信,後來同為西魏朝臣戰將,又結為兒女親家,情同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