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製度

宇文泰的軍事製度,形式上采取鮮卑舊立八部之製,立八柱國,即立八位柱國大將軍。八柱國中宇文泰是實際上的最高統帥,統領全軍。西魏宗室廣陵王元欣則僅掛虛名,而不統兵。其餘六個柱國各領一軍,統稱為“六軍”。每個柱國大將軍下轄兩個大將軍,共十二大將軍,楊忠名列十二大將軍之二,與豆盧寧同受領於柱國李弼之下,軍府住洛水上下遊一帶。十二大將軍以下的編製是:每個大將軍下轄兩個開府,共二十四開府,是為二十四軍,每個開府之下又有兩個儀同,共四十八儀同。兵員總計約五萬人。

宇文泰又下令恢複被北魏孝文帝改換的鮮卑舊姓。如於氏複為勿扭於氏,漢姓均由朝廷賜予鮮卑姓氏,如李弼賜姓徒河氏,李虎賜姓大野氏,楊廣的祖父楊忠則賜姓普六茹氏,又譯作普六如、普陋茹氏。普六茹屬鮮卑的“內人諸姓”,孝文帝漢化改革時,取其單音改為“茹”氏,這時複其舊音賜予楊忠。凡賜姓的將領,即作為這一姓的“宗長”,也就是一個部落的酋長,以表示他們都是鮮卑舊部落氏族的子孫。而他們所統領的士兵,則皆以他們主將的鮮卑賜姓為己姓。周滅齊時,府兵發展到近二十萬人。後隋文帝接過這支軍隊滅陳時,府兵達五十萬人,成為隋唐王朝的主要軍事力量。隋唐王朝的強盛,與府兵製分不開。以後,府兵主要分布在關中、河東、河南地區,其中關中即占府兵軍府的以上。以捍衛首都,收其內重外輕之效。

以府兵製度,特別是以府兵統帥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為核心,集合以武川鎮軍官為核心的六鎮鮮卑、關隴豪族以及隨孝武帝入關的山東門閥、武人寒庶等,在西魏政權的旗幟下組成了關隴軍事集團。這是一個胡漢混雜,士庶莫辨,但卻以鮮卑賜姓為表麵形式的鮮卑化軍事集團。為了使集團內部更加團結,宇文泰甚至將代北鮮卑人在北魏孝文帝時改易的河南郡望更改為京兆郡望,對西遷關隴的漢族將帥中的山東寒庶也一視同仁,使集合在西魏政權之下的各類人結成為一個政治性、地域性利益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