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營建阿房宮。

秦始皇在北南兩疆開拓成功後,誌得意滿,以為天下都是他的。於是,開始大興土木工程。既然在功業上超於前人,那麽,使用的宮殿規模也要超於前人,夠其氣魄才行。大概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來鹹陽求仕,願為他奔走的人太多了,因而他的朝堂可謂濟濟多士,至少他的官宦隊伍裏比前代就得多設方士神仙的職位,使他感到鹹陽人多,先王給他留下的宮庭太小了。

所以,他要建一個新的、與其皇帝身份相稱的宮庭及舉行朝會、慶典、決事之所。他說, “聽說周文王都豐、周武王都鎬,豐鎬之間是帝王所都之地”。按周文王所都的豐邑在今陝西長安西北的灃水西岸,周武王所都的鎬京在豐東,在秦時都屬於秦始皇的上林苑範圍之內。

於是,秦始皇便決定在上林苑中先建造阿房宮前殿,作為朝會之所,從而開始了大規模營造阿房宮的工程。

秦國的都城原在雍,遷至鹹陽以後曆代秦王便在這裏開始了規模龐大而持續不休的營建宮殿的過程。中國傳統的建築是土木建築,由於木構架技術還未成熟到支持建造大型建築的程度,所以,戰國時期,中國大地上正盛行著高台建築。所謂高台建築,是指將宮殿等大型建築物建造在高大的夯土台上,並在土台的周圍建造若幹小跨度的低層建築,因此而形成了氣勢雄偉而又層次豐富的建築景觀。

秦都鹹陽的宮殿也都是建築在巨大的夯土台上。在布局上,鹹陽宮殿群采取了傳統的左右對稱的形式。這樣的布局雖然比較呆板,在整體感上缺乏變化,但比較容易突出主要的建築物,使整個宮殿群呈現出莊嚴、肅穆的風格,從而有力地烘托了至高無上的封建皇權。

如果說鹹陽是當時華夏西部地區一輪皎膠的明月,那麽,齊都臨淄就是東方的一顆璀燦的明珠。當年縱橫家蘇秦曾盛讚臨淄的繁華,說“臨淄甚富而實,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位於臨淄小城區的齊王宮殿群,就是建築在這種經濟富裕繁盛的基礎之上的。小城中最為著名的夯土台是所謂的“桓公台”,呈橢圓形,高十四米,南北長達八十六米。當時就是以桓公台為主體,興建了一大片令齊王室自豪的樓台觀闕。

地處中國東北方的燕都,位於易水流域。燕都城內最高大的夯士台為武陽台,東西長一百四十米,南北寬約一百一十米。燕人在武陽台和其他一些比較大的台基上建起了規模龐大的宮殿群,以大型建築居中,周圍環建了若幹較小的建築,形成主次分明,好似眾星捧月似的格局。

考古發掘表明,燕都宮殿的建築構件較之其他諸侯國的建築構件更為精致,更講究藝術性。例如,其饕餮紋的瓦當製作得比較形象,以饕餮的威猛象征著燕王的權威。

此外,在楚國都城郢,趙國的都城邯鄲,魏國的都城大梁等地,也都矗立著許多高大宏偉的宮殿建築。整體上說,這些宮殿基本上都采取了高台建築的形式,然而又都融進了各自地區的文化特點,使當時的華夏大地建築文化百花齊放,異彩紛呈,輝煌燦爛。

秦始皇在消滅六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麵對著一片錦霞般壯麗的宮殿猶嫌不足,計劃著要再建更為壯麗的樓台觀闕。於是,每當他的軍隊消滅了一國,秦始皇便下令在鹹陽的北阪仿建一座該國的宮殿。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鹹陽北阪上,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

所得諸侯美人鍾鼓,以充入之。就這樣,數年之間,秦都鹹陽又聳起一片富麗堂皇的樓台觀闕,它既是對戰勝六國實現統一的一個紀念,更是始皇帝驕奢**逸生活的真實反映。

興建了這麽多豪華巨大的宮殿,秦始皇猶覺不足,又下令擴建秦國時期建造的鹹陽宮。在大台的中央有板築厚牆所圍護的主體宮室,東西長約十三米,南北寬約十二米,牆上共開有四門。中央有六十厘米直徑的都柱遺跡;地表顏色為朱紅色,即當時所謂的“丹地”,證明這裏是皇帝專用的廳堂。

廳堂之東為臥室,內部安裝有壁爐,廳堂之西有墁道通往廳堂的樓層。大台西側還有供妃嬪們使用的臥室、浴室和貯藏室。朝北有十分寬敞的廳堂,朝南也有寬敞的大露台,從這裏不僅可以俯瞰鹹陽城的全景,就連渭河和南山的風光亦可盡收眼底。

鹹陽宮中裝飾和陳列的金玉珍寶舉目皆是。《西京雜記》卷三稱其中最令人稱奇者為“青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為蟠螭之形,以口銜燈,點燃後,鱗甲皆動,閃爍不已,若夜空之群星,光照滿室。可謂奢侈之極。

除此之外,秦始皇還大興離宮別館。關於梁山宮,《漢書·地理誌》中明確記載道:

“右扶風好時縣,梁山宮,秦始皇起。”《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西安府·山川考》引《通誌》說梁山官為秦始皇所建,華麗非凡, “城皆文錦,一名織錦城”。甘泉宮為秦始皇的一座著名的行宮,為秦始皇經常往來之地。

《括地誌》稱甘泉宮距長安三百裏,和遺址至西安的實際距離相差無幾。經過發掘,梁山宮和甘泉宮同鹹陽的秦皇宮殿一樣,也是高台建築群,展現了秦朝統一以後的經濟和政治的曆史。

但是,秦始皇的離宮別館決不僅限於鹹陽附近地區,盡管“東西八百裏,離宮別館相望屬也”已經夠駭人聽聞的了。

秦始皇十分喜好巡遊天下,離宮別館也隨著其車駕滾滾的車輪修到了海濱、遼東等地。

史籍上記載,山東成山上有秦皇宮的遺址,是秦始皇東巡時所建。近些年在河北省北戴河和遼寧省綏中縣也都發現了秦始皇行宮的遺址。

應當承認,有些行宮別館修築在通往北部邊塞的交通要道上,具有比較明顯的軍事和政治意義,不過,總的來說,秦始皇濫用民力,揮霍無度,大興土木,造成了對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也使人民背上了無力載負的徭役和賦稅負擔。

秦始皇的擴建鹹陽宮、修建北阪區的妃嬪宮殿群,無疑都是浩大的工程,其所耗民力與財力可想而知。

但是,秦始皇並不以此為滿足。特別是秦始皇的晚年,尋仙求藥、自我神化以及濫用民力的思想在他頭腦裏惡性膨脹,於是他下令進一步擴建鹹陽宮殿,修建規模恢宏的阿房宮。興建阿房宮的指導思想,同擴建鹹陽宮一樣,為的是體現帝國都城的雄偉氣魄及皇帝至高無上的威嚴。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是中國建築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年頭。這一年,始皇帝下令在九原(在今內蒙古包頭市西)至鹹陽以北的雲陽之間修築一條直道。這個命令很快被執行了。

於是,數十萬瘦骨嶙峋滿麵菜色的民夫被雪亮的刀矛逼迫著,開始在長達一千四百裏的築路線上築路。他們將高山挖低、鏟平,再將窪地填平、墊高,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築就了這條九原直道。

無論築路的過程如何讓人心內傷痛,無論當時的人民為此而遭受了多麽大的損失,九原直道的修築,畢竟在軍事和政治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對鞏固秦朝北部的邊防,保護內地的農業文明,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對這項工程不可妄下結論。

然而,九原直道的修築還剛剛開始,精力充沛的秦始皇又下達了一道令人目瞪口呆的命令: “興建阿房宮。”

以家天下為本質的中國封建社會,使所有的帝王無不將整個國家看作為自己的私產,他們之所以有時候也會臥薪嚐膽,勵精圖治,輕徭薄賦,虛心納諫,都是為了將天下的一切通通握於手掌之中,都是為了能夠盡情恣意地役使民力,都是為了使自己的意誌能夠順順當當地貫徹於四方,都是為了讓自己以及本家族世世代代地享受榮華富貴。

在這方麵,曾經因為統一了六國,結束了幾百年分裂割據的曆史而名彪青史的秦始皇,與中國曆史上最無能、最昏庸的帝王,並沒有什麽兩樣。他們都是貪得無厭;為了占有世上所有的金錢、田土、美女,他們會利用一切手段,軟的、硬的,巧取毫奪,而毫不考慮世人特別是平民百姓的心理情感和物質承受能力。不是他們生來就具備了這種貪婪**逸的罪惡本性,而是社會賦予了他們藐視一切、占有一切、役使一切的帝王之性。

因此,過去的那個所謂勵精圖治的始皇帝與此刻貪婪**逸的秦始皇並不矛盾,正如秦始皇的統一天下與建立他“至於萬世”的家天下的封建統治並不矛盾一樣。

阿房宮就這樣開始興建了。阿房宮也叫阿城,本為秦國的惠文王所建,宮未建成即一命嗚乎。後來, “始皇廣其宮,規恢三百餘裏”。秦始皇在上林苑中建造朝宮, “先作前殿阿房”。

這是說朝宮的前殿叫作阿房宮;可能因為阿房宮的名氣太大了,人們逐漸將整個朝宮也稱作阿房宮。所謂阿,就是近的意思;所謂房,就是“旁”,阿房即近旁之意。因為阿房宮建立在首都鹹陽附近,所以暫時取了這個名字。

作為中國古代的著名建造,阿房宮令人吃驚的首先是它的龐大的規模。阿房宮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宮中可容萬人。殿宇之高,足以使五丈高的旗子豎於宮中,周馳閣道,直達南山。

秦始皇還下令在南山上的峰頂建築了門闕(一說以南山之巔為門闕)。這是一種通常建在宮殿之前的建築物,於高台之上建立樓觀,一般左右各一座。另外還建設了複道,由此出發,渡過渭水,直抵鹹陽,如同天極、閣道這些星宿穿過銀河到達營室(星名)一樣。然而,關於阿房宮的記載,史籍所述未免過於簡單了。

所以,若想比較詳細地了解阿房宮的具體情況,不妨欣賞一下唐朝著名詩人杜牧所寫的膾炙人口的名篇《阿房宮賦》: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困困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午殿冷袖,風雨淒淒。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六國被消滅了,天下得到了統一;蜀地之山的樹木被砍伐淨盡,光禿禿一片,而阿房宮卻建成了。阿房宮覆蓋了三百餘裏的地麵,高峻的殿宇遮蔽了天日。宮殿群從驪山向北建築,再向西折,直抵鹹陽。渭水和樊川浩**的水流流入了宮牆。宮殿群中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曲折的走廊如縈回的縵帶,滴水瓦似牙齒一般整齊地排列在屋簷,聳起的簷角恰似禽鳥之下啄。樓台觀闕各依地勢而建,廊腰曲折如鉤心,簷牙相對似鬥角。密集的殿宇如蜂巢和旋渦,回旋曲折,不知道有幾千萬個院落。晴空無雲,飛龍緣何而降?原來是長橋橫臥於水麵之上;不到雨過天晴的時候,彩虹緣何而見?原來是架在空中連接樓閣的複道,斑斕如虹。置身其間,那高高低低的長橋複道使人無從分辨南北西東。台上傳出的歌聲響成了一片,使人充滿了暖意,如同柔和的春光;殿內的舞袖揮動成風,使人感到了寒意,好像風雨來臨之時那般寒冷。所以,即使在一天之內,一宮之間,也是冷暖不一,氣候多樣。

阿房宮的外觀如此富麗堂皇,宛如天上人間,而其內部的裝飾又是怎樣一番豪奢的景象呢?特別是居住在這一龐大宮殿群之內的人們,是怎樣打發時光的呢?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見之,亦不甚惜。

六國統一之後,六國君主的親屬和妃嬪媵嬙們都成了階下之囚,被迫離開了故國,被押送到秦國。她們做了秦皇的宮人,早晨以聲歌,晚上奏以弦歌。當她們打開鏡子梳妝的時候,就像閃爍起熒熒萬點的星光;當她們早上梳理發髻的時候,那烏亮潤澤的密發宛如綠雲在舞動;渭河的流水漲起了一層油膩,是因為她們將含有脂粉的洗臉水倒進了河裏;宮內煙霧繚繞,是因為她們燃起了芬芳的椒蘭。忽然,雷霆炸響,原來是始皇帝的車駕在隆隆地馳過;車聲越來越遠,不知道它要駛向何方。宮女們把自己的肌膚容貌打扮得嫵媚非常,長久地玉立著,向遠處觀望,企盼皇帝前來寵愛自己。有些宮女就這樣日複一日地盼望著,直到始皇帝死去,也未能得見君王。

那些六國宮廷中無數的珍寶,都是六國的統治者一代複一代地從老百姓手中掠奪而來;一旦家滅國亡,再也無法占有這些珍寶,被勝利者都運進了阿房宮中。於是,秦宮中的珍奇寶器堆積如山,秦朝的統治者們也不甚愛惜,寶鼎被當作了鐺,黃金被當作了土塊,珍珠被當作了石子,隨意丟棄。

秦始皇為了滿足其無厭的**奢之欲所修建起來的空前宏大而豪華的阿房宮,集中體現了他“日益驕固”的“獨夫之心”。秦始皇眼空四海,他當然不願意承認,無論多麽高大堅固的廣廈巨宮,總有搖搖欲墜、堪堪將傾的時候。

秦始皇陵是秦國同鹹陽宮、阿房宮相媲美的又一浩大工程,前者在地上,後者在地下,供秦始皇一人生前和死後所享用。關於秦始皇陵的情況,《史記·秦始皇本紀》有簡略的記載:

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二世曰: “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複出者。樹草木以象山。

繼司馬遷《史記》之後,有關秦始皇陵的記載亦很多。令人可喜的是,近年來秦始皇陵考古又有重大的發現。現結合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就秦始皇陵的營建終始、地理方位、建築布局、設計意圖、陵園規模、陵寢所藏、陵墓園寢、入葬入殉、陵上所樹、陵寢費用、曆代盜墓以及兵馬俑的出土等十二個方麵介紹如下。

“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這是秦國的慣例。秦始皇即位之初,便開始了陵墓的修建。直到秦始皇病死於巡遊途中,陵墓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入葬後,陵上的一些工程還在進行。

直到秦二世二年(前208)周章率領的數十萬農民軍入關抵達戲水時,少府章邯率領驪山刑徒與義軍交戰,可見始皇陵的陵上工程還沒有完全竣工,始皇陵的修建前後費時三十多年。

秦始皇陵原名“驪山”,《括地誌》載“秦始皇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十裏”,位於今陝西臨潼縣東十裏的驪山北麓。出臨潼沿路東行,遠處即可以望見始皇陵丘塚的雄偉外觀。

秦始皇帝陵選址於驪山,是因為驪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

陵園的地麵上有內外兩重城垣,呈南北的長方形,平麵布局像“回”字形。內外城牆四麵有門,門上有闕形建築,內城城垣四角有角樓。

內城分南北二區,大體相等。北區又被牆隔成東、西兩部分。南區主要被陵墓上的封土所覆蓋。封土的北側有一大型寢殿建築墓址,西側有銅車馬坑及兩個大型府藏坑,南側有兩個府藏坑,西北角有一“甲”字形大墓。可見內城南區的空間,除封土東側外已大體布滿。內城北區的東部探出二十多座墓葬,可能為陪葬墓區,北區的西部為陵園便殿建築遺址,布滿了北區的西部空間。

內城與外城的城垣之間,於西區發現有馬廄坑、珍禽異獸坑、陪葬坑以及占西區空間三分之二的寺園吏舍建築基址。

內城南區陵墓封土下發現地宮的周圍環繞地下宮牆一周,宮牆四麵門和內外城垣的四門相對成一條直線。

陵園外的東西南北四區,南區靠近驪山,發現有防洪堤遺址,北區發現了一片宮殿建築基址,東區發現有一組兵馬俑坑、馬廄坑、陪葬墓群,西區的密集遺址有修陵人員墓地、窯址、石料加工場等。

從陵園的分布來分析,始皇陵的方向是坐西朝東,它以陵園右部的陵墓為中心,主要陪葬坑及大型寢殿建築亦在右部;陵園左部是附屬部分,陪葬墓及便殿建築亦在左部。這種布局與秦代尚右、以右為尊的禮製相合。

陵園在結構上結合地理環境上的特點,將陵墓封土置於陵園右側即內城的南區,形成以此為中心的構圖:在南部以陵墓中心,向東西延伸,同內外城的東西二門形成一條直線中軸。兵馬俑坑在東門外大道的北側,小型馬廄坑在人道的南側,二者相互對稱。

陵園設計的主要意圖,是在地下模擬地上的都城鹹陽及鹹陽宮,建築陵園。意在秦始皇死後於地下仍然享受在人間所享有的一切:陵上的封土和地宮象征鹹陽宮,地麵上的兩重夯土城垣象征著鹹陽的內城與外城,外城東側的兵馬俑坑象征著京城的宿衛軍。馬廄坑象征著京城的宮廷廄苑,

封土西側的鐧車馬坑,象征著宮廷的乘輿即皇帝的車駕,西內城垣之間珍禽異獸坑象征著始皇生前的囿苑,封土北側的寢殿象征皇帝生前“起居”用的正寢,陵園內的便殿象征著秦始皇生前“休息閑晏”用的便殿。

總之,秦始皇是要把他在人間所享用的一切都移至地下,供他死後享用,這便是陵園設計的主要意圖。

陵園的規模,《漢書·劉向傳》等文獻均有記載,說法並不一致,以《漢書》七十六卷說“高五十餘丈,周回五裏有餘”的說法較為可信。現存秦始皇陵的封土高度,各家的說法不一,原因在於每個人選擇的測點不同。如將測點選在封土西北角內城垣的基部,現存封土高為七十六米,同文獻記載中的五十丈相差三十九米。陵墓封土距今兩千餘年,由於風雨侵蝕和人為切削,現存高度自然要遠低於當年。現存封土頂部的平台東西長二十四米,南北寬約十米;封土基部南北長三百五十米,東西寬三百四十五米,也遠低於文獻記載中的“周回五裏有餘”,其原因當然也是風雨侵蝕和人為切削。

始皇陵園的範圍,按外城夯土圍牆以內計算,為約二平方公裏。近年來在夯土圍牆外的四麵發現了不少與始皇陵有關的遺址、遺物,因而有人提出陵園的夯土圍牆以外還有個自然的屏障,東西、南北各約七公裏,陵園的總麵積應為約五十六平方公裏。

從秦始皇陵園的建製、布局和規模來看,它和秦國及戰國時期各大型陵園相比,有繼續,也有獨創,而且對漢代以後封建帝王的影響也很大。從河北平山縣中山王陵出土的兆域圖和河南輝縣固圍村的魏王陵園來看,陵園都是呈橫長方形,有內外兩重回字形牆垣,同始皇陵建製相同。再同陝西鳳翔秦公陵園、臨潼秦公陵園相比,也有繼承與發展。

秦孝公時陵墓上已經有封土,而始皇陵的封土則高如丘山;秦東陵已把封土上的建築移於陵園內,秦始皇則把前代已有的起寢於墓側的製度完善化,有由寢殿、便殿組成的大型建築,規模宏闊;秦公陵園內有車馬類大型陪葬坑,秦始皇陵則除了車馬坑外,又加有兵馬俑坑、馬廄坑、珍禽異獸坑等各種各樣的陪葬坑;秦孝公時陵上設有守塚戶,秦始皇陵園附近設置陵邑,於陵園內設有官吏,如此等等。

中國封建時代帝王陵園的建築格局,至秦始皇陵已經初步奠定,後世隻是在個別地方有所變革和發展而已。

陵園中的所謂“地宮”“穿三泉”“錮水泉絕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深極不可入”。然後, “以銅為榔”。這座龐大的地下宮殿,據考古調查材料表明,秦陵地宮上穴呈近似方形,東西寬四百八十五米,南北長五百一十五米,總麵積約二十四萬九千七百平方米,相當於鳳翔秦景公墓上穴麵積的四十七倍之多,是古今中外任何陵墓無法與之相比的。

至於地宮的深度,有關“穿三泉”等記載,三泉可能是指第三層地下水,據推測深度至少在五十米以上(秦景公墓深度為二十三米)。“錮水泉絕之”“以銅為榔”等記載,是說用冶銅錮其內,再塞以文石、塗漆、塗丹來堵塞地下水。至於地宮頂部尤其是主宮的頂部可能是拱頂式,模擬天穹。

因為當時的蓋天說便是主張“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據文獻所載,秦地宮的上頂, “畫天文星宿之象”,象征著地上夜間的滿天星鬥;地宮的頂下, “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嶽九州”,象征著世上的“百川江河大海”以及“五嶽”與“九州”,而且又令水銀“機相灌輸”,即所謂“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於地宮中又置鯨魚膏以為燈燭,可供長久不滅之用,即所謂“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燃黥魚膏為燈”。

“宮觀百宮奇器珍怪,徙藏滿之”,可知地宮中所藏珍寶無數,奢華無比。據文獻所載:

“始皇塚中,以夜光明珠為日月,殿懸日月珠,晝夜光明。”

“石槨為遊館,人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之藏,機械之變,棺榔之麗,官館之盛,不可勝原。”

“始皇死葬乎驪山,吏徒數十萬人,曠日十年,下徹三泉,合采金石,冶銅錮其內,漆塗其外,被以珠玉,飾以翡翠,中成觀遊,上成山林,為葬蘊之侈至於此。”

“始皇葬驪山,下錮三泉,周回七非步,以明月珠為月,魚膏為脂燭,金銀為鳧雁,金蠶三十箱,四門施徽,奢侈太過。”

秦始皇陵地宮中所珍藏的無數珍寶及其奢華設施,是否真的如同文獻所記?由於地宮至今仍沉睡於地下,尚未打開,有關地宮內埋藏物的具體情況以及地宮的立體結構,現在依然是不解之謎。

如果說地宮中的所藏珍寶至今尚無實物出土的話,那麽,兵馬俑及銅車馬的出土,則為了解始皇陵園地下所藏珍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

三個兵馬俑坑分別發現於1974年3月和1976年夏季,地點在陵墓東一點五公裏處的陵園外城東門外的大道北側。一號俑坑的平麵呈東西向長方形,長二百三十米,寬六十二米,麵積為一萬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兩次發掘已出土陶俑、陶馬約兩千件,木質戰車二十乘,各種青銅兵器四萬餘件。

估計此俑坑埋藏的陶俑、陶馬約六千件,戰車四十餘乘,二號俑坑位於一號俑坑的東端北側,平麵呈曲尺形,東西長一百二十四米,南北寬九十八米,麵積約六千平方米。據試掘估計,二號俑坑有戰車八十九乘,陶馬三百五十六匹,陶質鞍馬一百一十六匹,各類武士俑九百餘件。

三號俑坑位於一號俑坑的西端北側,平麵呈“凹”字形,東西長十七點六米,南北寬二十一點四米,麵積約五百二十四平方米。坑內計有戰車一乘,陶馬四匹,各類武士俑六十八件。三個兵馬俑坑共約有陶俑、陶馬七千餘件,戰車一百餘件。在一號俑坑的中部北側的二號與三號俑坑之間,有一個未建成的廢棄的空坑,呈現南北向橫長方形,東西長四十八米,南北寬九十六米,麵積約四千六百零八平方米,坑內沒有放置陶俑、陶馬,也沒發現木構建築遺跡,估計可能是秦末農民起義大軍入關後被迫而停建的。

一號俑坑是以戰車、步兵相間排列的長方形軍陣,軍陣四周配置有前鋒、後衛及兩側的翼衛,象征著古代三軍中的右軍。二號俑坑是以戰車、騎兵、弩兵以及車徒結合等四個小方陣組成的曲尺形軍陣,象征著三軍中的左軍。未建成的廢棄寬坑可能是三軍中的中軍。三號俑坑是指揮部。四個俑坑所構成的完整的軍陣編列體係,位於皇陵外城東門外大道北側,象征著秦始皇生前守衛京城的宿衛軍。

三號兵馬俑出土的七千餘件陶俑、陶馬及一百作件戰車的事實表明,這是“一組大型的雕塑群”,這組“雕塑群應置於整個秦附範圍之內”運河加以考察。這些同真人真馬相等的陶俑(陶俑的身高大多在一點七零米以上,原來都塗有一層鮮豔的顏色),個個栩栩如生。

銅車馬坑是1978年於始皇陵封土西側二十米處發現,1980年年底試掘,出土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這個陪葬坑的平麵呈“巾”字形,長寬各五十五米,麵積為三千零二十五平方米,這兩乘銅車馬的製作工藝水平很高,車馬結構複雜。例如,二號銅車馬(安車)由二千四百六十二個零部件組裝而成,零部件均係鑄造成型。組裝方法采用了鑄接、焊接、插接、套接、子母扣連接、活鉸加接、鑲嵌等多種工藝,顯示了很高的工藝水平,是古代青銅製品中的一顆瑰寶。

兵馬俑坑與銅車馬坑都是始皇陵的陪葬坑。陪葬坑中的出土文物更是可想而知了。

從秦始皇陵的建築規模來看,這一浩大工程的工程量是大得驚人的,陵墓(二十四米深估計,其實不止二十四米,可能有五十米深)的地宮、封土的用工量(工日)約一億五千一百萬。內外城的牆基、夯土牆的用工量約一千三百四十八萬個工日。防洪堤的挖運土方、夯築用工量約三百三十六萬個工日。兵馬俑坑的土方用工量三十五萬五千五百八十二個工日。

建築基址土方工程大約一百四十二萬八千七百五十個工日。總計土方工程量為一億七千零一千三百萬餘個工日,燒造磚瓦需三千六百萬個工日,兵馬俑用的席子耗一萬八千一百六十三個工日,燒製陶俑、陶馬用八十八萬七千一百二十五個工日。以上總計為二億零七千零三百五十四萬餘個工日。至於木材、石材的運輸與用工、房屋建造、陪葬品製作等等這些還未計算在內的用工量,肯定將大大超過上麵統計過的數字。

秦王朝約二千萬人口,青壯年勞力約四百萬,而僅土方工程量的用工,凡需要每個青壯年勞力平均負擔四十餘天的徭役。整個陵園工程的用工量要超過全國青壯年勞力平均四十餘天的二至三倍。

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采伐並運輸陵園所需木材,也是件不易的事。特別是石料的采運,更是不易。因為驪山石的石質不合乎建陵的需要,建陵需用的大量石料必須從外地運往驪山。

刑徒是修造驪山陵墓苦役的主要承擔者。陵西北角打石場所用的工人有戴著鐵刑具的刑徒。陵西南角發現兩處的刑徒墓地,其中保存較完整的南北長一百八十米、東西寬四十五米內控出刑徒墓穴一百一十四座呈三行南北排列。墓穴大小不等,少者埋二三具屍骨,多者埋十四具屍骨。除兩個小孩和幾個婦女外,其餘都是男性壯年。屍骨大多無葬具及隨葬品,除兩具仰身直肢葬外,餘者皆是蜷曲的屈肢葬。

在覆蓋屍骨的瓦片上發現墓誌文十八件,其中一件刻有兩個人的墓誌文,共計十九人。墓誌文為了解死者的身份和籍貫提供了寶貴的史料。瓦文中記載了死者的籍貫和姓名,有的還記載了爵名和刑名。十九人中,無爵者八人,有爵位者十一人。其中“不更”(秦第四級爵位)六人, “上

造”(第二級)一人, “公士”(第一級)三人。有爵位者應是曾從過軍的甲士或被免任的下級小吏,無爵位者原來的身份應該是平民。

被注明刑名的十人,均為“居貲”。居貲是以勞役的形式來抵償因有罪被罰錢財的一種刑名,每勞動一天抵償八錢。居貲服勞役者的身份為平民、免任小吏以及代主人服居貲勞役的私家奴隸等。誠然,修陵墓刑徒的刑名不可能隻是“居貲”一種。例如,黥布“秦時為布衣,及壯,坐法黥。布已論輸驪山”,便是被判處附加黥刑的刑徒,而不是“居貲”。

十九人中除一人籍貫因字跡殘損不清外,其餘十八人分別來自原趙、韓、齊等山東六國的東武、贛榆、博昌、平陽、平陰、蘭陵、鄒、訾等地,確實是從全國各地征調來的。

居貲服勞役不戴刑具並不是說其他刑徒也不戴刑具。而刑徒墓地的大多數的屍骨狼藉,有些係殺後埋葬,反映了刑徒在生前所受到的非人待遇。刑徒是陵園的主要修墓勞力。

中央官府的手工業工人在修墓勞力中亦占有較大的比例。皇陵出土的許多磚瓦上發現有陶文,這些陶文是在主管燒造磚瓦的工師人名之前冠以官署名,有的是官署名和工師人名僅署其一,例如左司空係、左司高瓦、大水沈、大匠、寺水、都昌、都倉,等等。左司空、右司空都是少府的屬官,其他如寺水、大水等都為主管燒造磚瓦的官署機構,都倉、都昌的倉、昌皆是工師人名。

此外,中央官府所署之下的製造兵器、車馬器、金銀細作的手工業工人,在皇陵的勞動大軍中亦占有相當的比例。從磚瓦陶文中可知,有些手工業工人是從各郡縣中征調來的,他們可能是直接被征發來的工匠,帶有服徭役的性質。從各郡征調來的手工業工人,以從原秦國所屬縣征調者居多。

正足這些刑徒、手工業工人的血汗,包括陵園的設計者、組織者、能工巧匠的智慧與勞動,建造了這座雄偉無比、今後人驚歎的秦始皇帝陵。秦始皇親政前,相國呂不韋是修建陵園的主持人,李斯任帝國丞相後,主持了陵園大部分主體工程的修建。

陵墓的防盜問題,這在設計與修建時就設置於防範設施,即《史記》上所記載的“令匠作機弩,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也有人認為,墓中“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水銀易於揮發,其蒸汽有強烈劇毒,盜墓人入後會被水銀蒸汽毒死。所以,水銀既可模擬百川江河大海,又可以起防盜作用。

秦始皇下葬後,為防止工匠將地宮中的防盜設施、所藏珍寶、地宮結構及墓道等有關情況泄密於外,秦二世下令將這些工匠全部封閉在墓道中窒死,這就是《秦始皇本紀》中所記載的“葬既已下,工匠為機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複出者”。與此同時,秦二世還下令“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

據探測可知,秦始皇陵的地宮至今可能仍無人打開。或許因深居地下,或許因鑄銅牢固,或許因大量水銀蒸氣使盜墓者畏而卻步。總之,地宮之謎在今後終究是要解開的。

秦始皇帝陵園為古人留下的一筆寶貴財富,它為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與象征。麵對秦始皇陵,這座象征著秦都鹹陽的陵園,象征鹹陽內外城的陵園內外城垣,象征著鹹陽宮的地宮陵寢,象征著首都禁衛軍的兵馬俑軍陣陣形,象征著天子苑囿的珍禽異獸葬坑等,人們可以思考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