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驕奢暴虐

萬裏長城

長城的修築,早在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前就已進行了。趙國後期,七雄之中,趙、燕、秦三國的北邊都麵臨著匈奴南下侵擾的問題,長城便首先在這三國中修築起來。

在趙國以北的廣大地區,胡人活動十分頻繁,對趙國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趙國的實力大大增強,大敗胡人,向北開地千裏,遂下令修築長城以禦胡人。

趙長城自代(今河北省蔚縣東北)地起,沿陰山蜿蜒而至高闕。高闕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杭錦後旗東北,那裏地勢險要,陰山至此突然中斷,形成一個狀似門闕的缺口, “長城之際,連山刺天”。

因此,趙國在此設置了要塞,此後成為曆代重兵戍守之地。趙長城起自內蒙古集寧東南,經黃旗海北岸向西,經呼和浩特北、武川等地,北傍陰山,西抵烏蘭步和沙漠邊緣,形成了一道十分有效的戰略屏障。

燕國自秦開擊敗東胡以後,也在其北邊修築了長城。史籍記載,燕長城一直向東延伸到遼東碣石。

秦國修築長城是在秦昭王之母宣太後打敗義渠之後,當時,秦昭王下令於隴西、北地、上郡修築長城。秦長城起自甘肅岷縣,經渭源,寧夏固原,陝西靖邊、榆林、神木和毛烏素沙漠東南,進入內蒙古準格爾旗,再經伊金霍洛旗抵黃河南岸的十二連城。

應當承認,作為諸侯國,秦、趙、燕三國所築長城之規模,已經十分可觀了。可是,同秦始皇相比,則未免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蒙恬指揮的秦軍經過浴血奮戰,擊潰了頭曼單於的匈奴武裝力量,迫使其向北方遠遁,不敢南下侵擾邊關,使陰山、河南一帶盡入秦朝版圖。精明的秦始皇十分清楚,自己的虎狼之師並沒有取得徹底的勝利,匈奴武裝力量的元氣並沒有大傷,如果不提高警惕,剽悍的匈奴鐵騎隨時都可能卷土重來,在邊關重燃戰火,動搖整個天下。而當時秦朝的國力尚不具備消滅或遠逐匈奴的實力,所以,秦始皇決定在北部邊防修築一道前所未有的防禦工事——長城,以抵禦匈奴,保衛內地的安全。

秦朝新長城是在修葺和連接原秦趙燕三國長城的基礎之上加以增築、延伸而修築起來的。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蒙恬在擊潰匈奴之後,即開始在北邊沿黃河修築長城。這可能是秦朝最早的築城活動。此後,大規模的築城活動即全麵展開。經過幾十萬民夫的日夜勞作,用了幾年的時間,長城終於建成。新長城西起臨洮(治所在今甘肅岷縣),宛如一條巨龍,向西蜿蜒伸展,橫貫當時的北部邊疆,最後到達遼東的碣石(此碣石為山名,在今朝鮮境內,不是秦始皇巡遊所至的碣石),總長達六千公裏。

長城蜿蜒萬裏,工程浩大,所需建築材料的數量極為龐大,對其強度的要求也比較高,即使在社會生產力很高,科學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要解決這個問題也決非是一件絕而易舉的事情。

那麽,在當時,這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呢?秦朝長城的建設采取了就地取材的原則。當在山間修築之時,均開采山中石料以築牆身,既堅固,又方便。在經過黃土地區時,牆身則用夯土築成,中間鋪有若幹層茅草或蘆葦,此法能夠使牆身保持一定的強度,建築的速度也比較快捷。

長城不僅作為人類曆史上偉大的建築工程而聞名古今,更重要的,長城首先是一套超大規模的軍事防禦體係,因為它的設計,它的構造,都是為著軍事防禦的目的服務的,達到了古代世界軍事工程建築水平的巔峰。一般來說,地勢平緩之處的牆身比較高,在十米上下,山嶺上的牆身因為可以借助險峻的山勢,高度比較低,通常在五米上下。牆身的寬度一般為六米左右,城上可容十餘人並行,或五匹馬並騎。

燃放烽火的地方叫作烽火台;因為火光在白晝傳遞的範圍不廣,所以古代在白晝時用煙霧傳遞消息。古人多采用狼糞燃煙,認為其煙上升比較直,不易被風吹散,故烽火台又叫作狼煙台。

秦長城的修築也繼承了這種古老的傳遞消息的方式,通常在城牆之外,每隔若幹距離,便設置一座烽火台。一旦軍情緊急,白晝燃煙,夜間舉火,依次傳遞,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消息傳遍防線。

秦朝以後的曆代王朝,為了自身的安全,也都十分重視烽火台的建設和烽火製度的完善,不但利用視覺,還利用聽覺傳遞消息,比如在施放烽火的同時燃放號炮,等等。這樣,可以迅速地傳遞內容比較複雜的消息,有利於掌握敵情,打退來犯之敵。

長城是用於作戰的巨大工事。必須有多種多樣的防禦手段,構成一個有效的軍事防禦體係。秦長城每隔一段距離,便設置了所謂牆台,也叫城台,為一個突出到牆身之外的突出部,其外沿修築有用於作戰的垛口,一旦當敵人攻到牆身之下,利用高大的牆身所形成的死角掩護自己的時候,守軍即可利用牆台射殺敵人。

牆台之外還有戰台,它是供守軍住宿和警戒的軍事設施。戰台一般都修築在高處,便於瞭望。戰台的頂部是一個平坦的空間,亦可以做烽火台之用。

長城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除了逶迤萬裏的牆身以外,就是巍峨的關城了。關城一般都設置在江河渡口之濱,險峰峻嶺之側,或交通要道之旁,憑江山之險,構成邊防線上最重要的軍事要塞,對來犯之敵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戰態勢。自秦始皇的時代起,發生在北邊的重大戰役,基本上都是在關城之下或附近進行的。

綿延萬裏的長城也在曆史中綿延,經過曆代封建王朝的修繕、改造和增修,長城至今仍然巍然屹立在神州飽經戰火洗禮的大地上。

長城無比雄辯地證明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有著傑出的聰明智慧,體現了中國古代高超的建築藝術,也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不畏強最的民族精神。

然而在“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時代,長城在抵禦匈奴進犯,保衛內地安全方麵,的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賈誼《過秦論》中所說:“(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樊籬,卻匈奴七百餘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長城,作為曆史的見證,還將向人們傾訴什麽呢?

長城修築完畢,一條巨龍飛騰在中國北方的崇山峻嶺之間。長城在當時以及幾乎全部中國封建社會史上,都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是無數築城百姓的生命築成了萬裏長城!

說到這裏,每一個人都會想起孟薑女,想起山海關孟薑女廟的那副有名的楹聯“秦皇安在哉,萬裏長城築怨;薑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想起那個令人辛酸的孟薑女哭倒長城的傳說:

相傳秦始皇築長城之時,向民間僉派了大量的徭役,一個叫杞良的燕人也被強行拉去修築長城。杞良受不了繁重的勞役,冒死逃跑。他跑進孟氏後園,爬到樹上躲了起來。恰巧這家的小姐孟仲姿在後園的池子裏洗澡,仰麵看到了杞良。

孟仲姿問他是什麽人,為什麽跑到這裏。杞良老老實實地把自己的來曆告訴了她。孟仲姿聽後,對杞良說: “請你娶我為妻。”杞良推辭說:"小姐生於富貴人家,長在深宅大院,容貌豔麗,怎能給服徭役的窮小子做媳婦呢?"

孟仲姿說: “女人的身體隻能給自己的丈夫看;請你不要推辭了。”經其父允許,杞良和孟仲姿結為夫婦。後來,杞良又回到了工地。工地的頭目怒其逃走,將杞良活活打死,並將其屍體築在牆身之中。

孟仲姿得知了這個不幸的消息,哀哭著跑到工地,麵對著長城放聲痛哭,隻見那巨大的牆身突然崩塌,露出了牆基下一片累累白骨。孟仲姿根本無法分清丈夫的骸骨,遂刺破指尖,以血滴於其上,哭著說道: “若是杞良的骨骸,血即滲入。"遂找到杞良的骸骨,攜之歸葬。

孟薑女哭長城的傳說固然反映的是曆代人民對秦以來所有封建王朝的憤恨情緒,然而,傳說的構造者們不約而同地將故事發生的曆史環境確定在秦朝,千百年來沒有任何變化,這本身就說明了秦始皇在修築長城過程中的暴行,在曆史上具有最典型的意義,給社會、給勞苦大眾在心理上造成的傷害最大。

秦始皇修築長城的功績固然巨大,然而,不能因他有功便對其過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功就是功,過就是過;功要講足,過要講透。何況,保衛了邊關的安寧是修築長城的“客觀效果”, “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就不是“客觀效果”了嗎?

據文獻記載,僅僅修築長城這一項工程,秦始皇就至少役使了三十萬人! 《史記·蒙恬列傳》中說“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應該指出,在秦始皇修築長城的同時,還有上百萬的民夫被強行拉去為秦始皇建造巨大的陵墓、輝煌的宮殿、漫長的馳道,以及去戍守邊塞,大批強壯的勞動力被迫離開家園,離開了土地,使大片的耕地無人耕種而荒蕪,導致民不聊生,餓殍遍地,白骨累累,血染塵埃。這是典型的專製行為和暴政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