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亂世

秦始皇出生於其曾祖父秦昭襄王在位期間。這時的秦國已經正式邁開從稱“王”到稱“帝”的步伐,也就是說,秦始皇出生於秦國即將成就帝業的時期。欲圖稱帝,就要發動戰爭,出兵征服其他國家;當然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引來他國的討伐。在秦始皇出生之際, “戰國”之間的戰爭已經發展到空前慘烈的程度,殺人盈城、殺人盈野的戰役一個接著一個。

公元前262年,秦國名將白起率軍攻占了韓國的野王邑(今河南省沁陽縣),徹底切斷了韓國腹地同其上黨郡(郡治在今山西省長治市以北)的聯係。上黨的形勢萬分危急,郡守馮亭見勢不妙,舉郡降趙,企圖以此換取韓趙一體,共抗秦軍。這樣一來,就把趙國拉進戰爭,與秦國爭奪軍事要地上黨。

趙國派名將廉頗到長平指揮戰事,他的戰略戰術極為高明,以堅固的防守有效地阻止了秦軍的進攻。秦國在戰場上受阻,卻在戰場下搞鬼,當時秦相範雎施反間計使趙國換帥,由趙括替換廉頗。趙括隻善於紙上談兵,結果“長平之戰”趙軍大敗,趙括戰死,趙軍先後損失四十五萬人,被迫割地求和。雖然兩國訂立了和約,但趙國上下卻加劇了對秦國的仇恨,因為“長平之戰”後,秦軍坑殺了趙軍四十萬降卒。

“長平之戰”,秦趙交兵,實是由韓國而起,而且是趙國先背盟,所以趙國沒有殺當時秦國派到趙國做質子的異人。

質子也就是人質,秦昭襄王時期,秦國的強大已經讓另外的六國感到恐慌,為了共同對抗強秦,六國往往聯合起來,在當時叫作“合縱”。秦國為了打破六國的合縱,則采取“連橫”策略,即與某一國建立盟約,停止戰爭,而攻取別國。為了讓連橫的盟國放心,秦王會將自己的兒子或孫子派到那個國家做人質。秦國開始派到趙國做人質的是秦昭襄王的次子安國君,

可安國君在趙國時間不長,因為秦國需要立儲君(未來君王的繼承人),他就返回秦國,由安國君的兒子異人替換其父去趙國做了質子,時間是公元前265年。

作為人質,在本國雖然貴為王子、王孫,可到了別國,命運卻不可預測,假如本國一旦違約背盟,人質將會慘遭厄運。異人做人質的日子並不好過,秦趙“長平之戰”後不久,兩國又起戰事。

公元前266年,秦軍以王陵為將繼續進攻趙國,結果被圍兵敗,二萬餘人降趙。

公元前258年,秦派王齕統軍圍攻邯鄲,趙國形勢危急,趙王一麵派人赴楚國乞求援兵,一麵打算殺掉秦國的質子異人。這次異人之所以能夠死裏逃生,多虧了一個人,他就是呂不韋。而異人和呂不韋正是秦始皇的兩個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