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魏

魏國是第三個被秦始皇徹底滅亡的大國。魏國是三晉之一。戰國初期,魏國國勢強盛,一度居於首強的地位。但是由於內政、外交、軍事的失策,很快便一蹶不振。臨近滅亡前的魏國與韓國相類似。

魏國的祖先畢公高,與周同姓,周初封於畢。晉獻公時期,畢萬因戰功晉升為大夫,封邑在魏。畢萬後裔魏桓子參與三家分晉而立國。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他勵精圖治,率先變法。在他當政的五十年間,先後任用李悝、翟璜、吳起、樂羊、西門豹、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一批政治家、軍事家。魏武侯、魏惠王進一步實行了一些改革措施。

魏文侯嚴明法製,推行憲令, “有功者必賞,有罪者必誅,強匡天下,威行四海”。魏國迅速發展成為七雄中的首強。

魏文侯、魏武侯時期,借助強大的實力和三晉聯盟的協作,魏國四麵出擊。先奪取秦國的河西地區,滅亡中山國。然後又組織三晉聯軍攻破齊國長城,並屢次打敗楚軍。

公元前391年,魏國占據大梁等地,並繼續向黃河以南發展。魏惠王時期,魏軍又先後對韓、趙用兵,攻占大片土地。經過幾十年的經營,魏國領土迅速擴大,控製著大片具有戰略意義的土地。公元前344年,魏國發起並主持了“逢澤(今河南開封附近)之會”。在這次盟會上魏國稱王。

然而“逢澤之會”在魏國發展史上是一個轉折點。它既是魏國霸權的**,又是魏國衰落的起點。

首先,魏國的政治改革不徹底,有反複,這是魏國在愈演愈烈的大國競爭中衰落的主要原因。

其次,三晉聯盟並不穩固,三晉之間由一致對外到彼此爭鬥、廝殺,這是導致魏國衰落的重要原因。魏國的強盛必然引起韓、趙的猜忌。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逝世,諸公子爭奪君位。韓、趙趁機攻魏,魏國幾乎滅亡。魏惠王即位後,魏與韓、趙連年征戰,雖勝多負少,還攻城略地,而憂患亦由此而生。

再次,魏國處於“四戰之地”,號稱天下中樞,可以四麵出擊,也必然四麵受敵。一旦周邊強敵崛起,魏國首當其衝。齊威王革新政治,國勢複興,與魏爭霸中原。秦孝公也開始任用商鞅變法,並揮師東進。齊、秦相繼強盛,抑製了魏國的發展勢頭。

魏國的衰落還與統治集團在軍事、政治、外交方麵舉措失當有直接的關係。魏惠王及其主要輔臣龐涓等人自恃強大,窮兵黷武,四麵樹敵,使魏國陷於孤立。魏惠王缺乏戰略頭腦,多次受挫,卻不能吸取教訓。這是導致魏國在爭霸戰爭中失利的主觀因素。在著名的齊、魏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魏軍均告失利。

隨著東齊、西秦的崛起,魏國再也沒有重振雄風。魏國在齊、秦兩強的夾擊下屢遭慘敗,還不斷招致楚、趙等國征伐。逐漸強盛的秦國不斷攻擊魏國,魏國處於被日益蠶食的境地。

秦國相繼占有了河西、上郡及河東、河南部分土地,黃河天險完全被秦國控製。到秦昭襄王時期,魏國向秦國稱臣。

魏國之敗首先應歸咎於內政不修,其中人才的流失最為嚴重。秦孝公的首輔商鞅、秦昭襄王的丞相範雎都是由於不得誌於魏國,而流亡到秦國。

秦始皇時期的尉繚也是魏國人。就連王室宗親信陵君無忌也無法為宗國大展其才。能臣良弼不得其用,有的反而成為敵國的將相公卿,怎能不敗?

秦始皇四年(前243),信陵君、魏安螯王先後死去。翌年,秦軍兵分兩路攻擊魏國,取二十城。轉年,秦軍擊退五國聯軍,又攻取魏國的朝歌(今河南淇縣)及其附庸衛國。

從此秦國與齊國接壤,對韓、魏形成三麵包圍之勢。此後秦軍繼續蠶食魏國。秦始皇九年(前238),秦始皇令秦將楊端和伐魏,攻占一批城池,進逼魏都大梁。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秦將王賁擊楚,楚兵敗。王賁率得勝之師回兵擊魏。秦軍掘開黃河大堤,引水灌魏都大梁。曆時三個月,城牆崩塌,魏王假被迫投降,秦始皇“遂滅魏以為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