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吞滅六國

滅韓

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始皇吞滅的東方大國,它也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終於被強鄰吞噬的典型。

韓國是三晉之一。韓、趙、魏出自晉國三卿,立國於晉國故地,故稱三晉。晉國長期躋身於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之列,政治上也多有革新。

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繼承了晉國的政治遺產,政治革新的力度較大,所以在政治上、軍事上處於優勢地位。

三晉立國之初,各自勵精圖治,積極向外擴張,又常常結為聯盟,共同對付周邊國家。一時間三晉國勢強盛,兵連天下。

三晉又是法家學說的發祥地。著名法家思想家李悝、吳起、申不害、商鞅、韓非都是三晉之人。

秦國向東方擴張,三晉首當其衝。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長期奉行遠交近攻、蠶食三晉的政策,逐步攻占三晉大片領土。戰國中後期,三晉與秦國之間的戰爭,負多勝少。領土的喪失,軍力的消耗,使三晉國力不斷削弱,先後喪失了與秦國抗衡的能力。在三晉中,韓國的國勢最弱,地理位置最不利,所以成為最先被秦國滅亡的大國。

在戰國七雄中,韓國的疆域最小,政治改革成效較差,又處於各個強國之間,所以從來不曾強大到足以獨自抗衡其他大國的地步。隨著大國之間兼並戰爭的激化,韓國不斷受到周邊國家侵擾、蠶食而國力日弱。韓國正處在秦國向東發展的要津。出於對秦國的畏懼和防範,韓國多次參加合縱攻秦,卻收效甚微。公元前254年,韓桓惠王朝秦,稱臣納貢。秦始皇即位以來韓國已經危如累卵。

為了令秦國無暇東顧,使韓國得以待變圖存,避免亡國之禍,韓國君臣想出了一個“疲秦之計”。韓王派遣間諜鄭國來到秦國。鄭國是一位著名的水工,他經過實地考察,建議開鑿引涇灌渠,以解除關中地區經常發生的旱災。

這個建議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屬於重大基礎性建設,所以被采納。工程進行過程中,鄭國的身份和使命被發覺。秦始皇聞之大怒,欲殺鄭國。鄭國坦然相告: “始,臣為間,然渠成,變秦之利也。”秦始皇以為然,令他完成此渠,並命名曰“鄭國渠”。

韓國的這個謀略是否取得了成效很值得懷疑。秦國的確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吞滅韓國。在這個意義上,韓國的謀略有一定的成效,它延緩了韓國滅亡的時間。可是,這個謀略對秦國有益而無損。

在興建鄭國渠的期間,秦國吞滅韓國的時機還不夠成熟,而鄭國渠的建成卻使秦國更加強盛,進一步增強了戰略優勢。鄭國渠修成了,韓國也就臨近大限了。正所謂“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

戰國末年,秦國相繼興建了先秦最著名的兩個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即秦昭襄王時期蜀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和秦始皇時期的鄭國渠。它們使成都平原和關中平原這兩個“天府”“路海”變成沃野千裏,極大地提高了秦國的農業生產能力。

秦始皇親政以來,韓國的境況更加不妙。韓王聽說秦國重臣李斯等人極力主張首先滅韓,因而惶惶不可終日。他趕緊招來不受重用的韓非,請教挽救危亡的方略。韓非奉命出使秦國,勸說秦始皇先將矛頭對準趙國。韓非的一番說辭被秦始皇采納,又為韓國爭取到了數年的壽命。

決心發動統一戰爭之後,秦國內部在總體戰略安排和第一個主要攻擊目標的選擇上有不同意見,有兩種針鋒相對的主張擺在秦始皇麵前。

第一種意見,主張首先集中兵力吞並韓國。這種主張是李斯提出的,並得到許多朝臣的讚成。

第二種意見,主張首先擊潰或滅亡趙國,這種主張以韓非的看法為代表,在秦國內部肯定也有不少讚同者。韓非曾有一個精辟的分析,他認為韓國向秦國稱臣納貢三十餘年,經常出兵協助秦國攻擊各國,其政治地位“與郡縣無異”,而秦、趙兩國積怨甚深。趙國聯絡諸侯,秣馬厲兵,與秦抗衡,這是秦國之大患。

作為出謀劃策者,李斯與韓非的政治立場和心態有明顯的不同。李斯是秦始皇的親信、秦國的大臣,他盡心竭力地為秦國謀取霸業,而韓非則不然。韓非出謀劃策的目的是“存韓”“弱秦”。

韓國是韓非的祖國,他受韓王委派,特意到秦國進行遊說,以求存續祖國。為了達到目的,他必須提出一套主張,講出一番道理,使秦始皇樂於采納。

但是,精明的秦始皇經過仔細斟酌,基本采納了以韓非為代表的第二種意見。其戰略意圖是:先從北翼重點打擊趙國,徹底壓製趙國,使之自顧不暇,無力援助韓、魏,以便於秦國啟動逐一擊滅六國的戰爭行動。

秦始皇親政後的最初幾年,秦國的戰略重點是全麵完成發動統一戰爭的戰略準備。這個時期,秦軍的戰略目的可以概括為“破趙”二字,重點打擊對象是趙、魏、韓。

自秦始皇十一年(前236)起,秦軍連續大舉攻趙,雖遇到趙國名將李牧的有效抵抗,卻大大消耗、削弱了趙國的實力。待趙軍喪失了牽製秦軍、屏蔽關東、救援韓魏的能力後,秦軍立即轉移戰略目標,發動掃滅六國的戰爭。

事實證明,秦始皇的戰略決策是正確的。六國猶如一條蛇,趙國猶如其首。戰國後期幾次合縱攻秦,趙國都是主要發動者、參與者。

秦始皇六年(前241),趙、楚、魏、燕連兵攻秦,就是以趙國為首組織起來的。其餘曆次合縱攻秦,趙國也都是骨幹力量。削弱趙國使之無首,結好齊、楚則斷其身腰,秦國就可以一段一段地分食蛇身,鯨吞宇內。

弱趙之後,秦始皇不失時機地轉移戰略目標。趙國一經削弱,韓國束手就擒。趙國一旦滅亡,諸侯土崩瓦解。戰爭的結局正如韓非所料。

韓非的獻策延長了韓國的壽命,也注定了韓國的徹底覆滅。韓非死後,韓王派使節納地效璽於秦,請為秦臣。在秦始皇為正式啟動統一戰爭做最後的戰略準備的期間,韓國又維持了一段稱臣於秦又獨立為王的時日,實際上是苟延殘喘。

自秦始皇十六年(前231)開始,秦始皇將戰爭目標鎖定於滅韓。這一年的九月,秦軍大兵壓境,韓國為了延續一線生機,被迫剜肉醫瘡,再次割地求和,獻出了南陽全境。

占領南陽後,秦始皇沒有給韓國留下喘息的機會,轉年就命令內史騰滅亡韓國。這時的韓國已經弱不禁風。韓軍一戰而潰,韓王安被俘,秦始皇把新占領的韓地置為潁川郡,韓國徹底滅亡。此事發生在秦始皇十七年(前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