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願以償

永徽六年(655)十月,皇後廢立之爭到了尾聲,誰廢誰立,大局已定。因此,唐高宗決定用詔書的形式,將結果公布於眾。

十月十三日,是王皇後和蕭淑妃最痛苦的日子。這一天,唐高宗下了道詔書:

王皇後、蕭淑妃謀行鴆毒,廢為庶人,母及兄弟,並除名,流嶺南。

其實,王皇後和蕭淑妃並無毒害高宗之舉。所謂“謀行鴆毒”,完全是欲加之罪。王皇後和蕭淑妃接到詔書,相對而泣,隨即被置於別院。其親屬原來跟著沾了光,如今也跟著倒了黴。

王皇後被廢後,文武百官,尤其是皇後廢立的支持者,紛紛上表,請立武昭儀為皇後。於是,十月十九日,唐高宗又下了一道詔書,雲:

武氏門著勳庸,地華纓敝。往以才行,選入後庭。譽重椒闈,德光蘭掖。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侍從,弗離朝夕。宮壺之內,恒自飭躬;嬪嬙之間,未嚐迕目。聖情鑒悉,每垂賞歎。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可立為皇後。

武則天出自新貴家庭,與太子治私下結合已如前述。唐高宗在這裏有意抬高武氏門第,並把他們的結合堂而皇之地說成太宗恩賜,顯然是為了說明立武則天為皇後的合理性。武則天接到詔書,忘記了爭寵以來的疲憊。她所感受到的,是由衷的欣慰。

《立武昭儀為皇後詔》頒發之後,太極宮和武氏宅院張燈結彩。唐高宗按照傳統習慣,開始舉行隆重的“納後”儀式。

首先是“命使”、“納采”、“問名”、“納吉”、“納徵”,以司空李劫、左仆射於誌寧為正副使者,備禮“求婚”、 “定婚”。

接著進行最重要的冊封之禮:李劫、於誌寧乘輅,持節,備儀仗,至武家大門外,於西側就位。武家主人穿著嶄新的朝服立於東階西麵。候者出門,問有何事,李劫說道: “某奉製,授皇後備物典冊。”候者入告主人,主人出門迎接李劫等,向北再拜。李劫等並不答禮,入大門,立於左側。主人入,立於右側。這時,奉冊寶案者將冊寶交給於誌寧。於誌寧交內侍。內侍西向受之,轉向交給內謁者監。內謁者監持入,立於武則天所處閣外之西,向東,下跪,置之於案。尚宮以下入閣,協助武則天戴首飾,穿皇後禕衣。打扮就緒,尚宮引導,武則天在傅姆的陪同下立於庭中,麵向北方。尚宮跪取製冊,尚服跪取寶綬,立於武則天之右,麵向西方。司言、司寶各一,立於武則天之左,麵向東方。這時,尚宮說道: “有製。”尚儀立即說“再拜”。武則天聞言再拜。拜罷,尚宮宣製:

維永徽六年十一月一日,皇帝使持節司空英國公李劫等冊命前荊州都督武士獲女武氏為皇後。谘爾易基乾坤,《詩》首關睢。王化之本,實由內輔。是故皇英嬪虞,帝道以光。任姒妃周,胤嗣克昌。皇後其祗晶厥德,以肅承宗廟,虔恭中饋,盡敬婦道,帥導六宮,作範儀於四海。皇天無親,惟德是依,可不慎歟。

話音剛落,尚儀又令再拜。然後,尚宮將冊文授於武則天,武則天又授於司言。尚服把寶綬授於武則天,武則天複授之司寶。武則天升坐,內官以下皆賀。

禮畢,皇後入室,李劫等回宮複命。 “冊後”禮結束後,又舉行了“奉迎”、 “同牢”之儀。武則天在浩浩****的儀仗引導下,被迎入宮中,與高宗“會餐”,然後進入“洞房”。

這是戴鳳冠的時刻。盡管這些儀式異常煩瑣,冬季的長安寒風刺骨。然而,武則天的心裏卻是熱乎乎的。她回想起隨父南北奔波的歲月,回想起第一次入宮前母親的眼淚,回想起感業寺的青燈,而如今,輝煌的前程就在眼前。她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喜悅之外,她還有一種感激之情。她感激失意官僚、寒門仕子的支持。如果沒有這部分人,長孫無忌等人一手遮天,那麽,即使高宗寵愛她,恐怕也是很難當上皇後的。

她感激高宗對她的深厚情愛。如果高宗不愛她,或者說愛得不是那樣深,而寵信王皇後,那麽,即使李劫等人有通天的本領,也無異於癡人說夢。在感激之外,她還頗有一點自恃,那就是她的美貌和才智。如果不是相貌出眾,富有魅力,高宗怎會被她吸引?如果不是聰明智慧,通文史、曉音律、懂書法,與高宗有共同的語言,高宗怎能對她有如此深厚的情愛?不管怎麽說,鳳冠戴上之後,武則天就成了大唐高宗的皇後。這時刻,對武則天來說是終生難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