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平定天下 掛帥親征

從晉陽起兵到唐朝建立,李淵是起主導作用的人物。他是起兵的策劃者和進軍長安的指揮者,李淵開國創業的曆史功績,彪炳青史。在這一曆史過程中,李世民也立有大功,他參與了晉陽密謀,起兵後親自帶領右三軍,身先士卒。他治軍嚴整,戰功卓著,特別是在重大戰役的關鍵時刻,顯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華。但從全局看,他實際上處於次要地位。在唐王朝建立之後的一係列統一戰爭中,李世民肩負重擔,親自指揮了對薛舉、薛仁杲的戰爭,對劉武周的戰爭,對王世允、竇建德的戰爭,不僅為鞏固剛剛建立的唐政權立下汗馬功勞,而且也為統一全國建立了特殊的曆史功勳。

李唐攻占長安建立政權之後,所麵臨的一個首要任務是如何鞏固關中地區,然後再逐步消滅其他割據勢力。要想鞏固關中,首先必須平定漢中、巴蜀。關中地區雖然有“天府”之稱,但長安地處涇渭河穀平原,地域狹小,人力、物力有限,還不足以作為**十群雄實現統一的大後方。唐要想有堅實的經濟基礎,必須奪取漢中、巴蜀作為後盾。同時,李淵還在河南、河北、山東、淮洲以及江漢等地派遣撫慰使,帶領少數軍隊,在各個割據勢力之間建立起由唐政權所控製的小的勢力範圍。如派遣鄭元疇率兵出商洛,徇南陽;馬元規徇安陸及荊襄;李神通、張道源招撫河北、山東諸地;李孝恭徇山南,從金州前往巴蜀;夏侯端招淮泗諸地。這些勢力雖然很小,有的甚至遇到艱難困苦而失敗,但其影響重大,特別是對協助唐政權主力擊破各個割據勢力起到了重大作用。

與唐朝比鄰的割據勢力,西有占據金城的薛舉、薛仁杲父子;北有擁有朔方的梁師都和以馬邑為中心的劉武周;東方則有占據洛陽以王世充為首的鄭政權。因為洛陽所居地理位置居於全國中心地帶,唐要奪取天下,必須先安東都,若能將東都奪到手中,統一全國的大業便基本定局。

因此,李淵入關中不久,義寧二年(618)正月便派李建成為左元帥,李世民為右元帥,督率一萬人揮師東出,攻取東都。但是王世充以及瓦崗軍的勢力相當強勁,唐軍一時沒有必勝的把握。

對於此種情況,李世民有敏銳的洞察力。他指出: “我們剛取關中,根本尚未安定,即使奪下了東都,也守不住。”於是,很快便從東方戰場脫離。這次出兵的收獲是置新安、宜陽二郡,可以扼崤函之險,作為向東進攻的根據地。事實證明,當時李唐直接用兵東方時機尚不成熟。

於是,唐軍重新調整用兵方略。他們把目光首先放在西北方麵,即先取隴右、代北地區,以解除關中背後和側翼的威脅,然後再東向以爭天下。李淵等人在進兵關中時,早已提出過一個對東方用兵的戰略方針: “等到關中平定之後,據險固守,看他們互相爭鬥,以得漁人之利。”李淵父子這一統一全國的計劃是在鬥爭的實踐中不斷地總結、提煉出來的,最終達到了完善。

李淵父子統一全國的先西後東的戰略部署是完全正確的。首先,東方雖然有王世充、瓦崗軍的勢力,但當時雙方正在洛陽戰場鏖戰不休,他們都無暇顧及關中。並且唐有崤函之固,攻雖不足,而守之有餘。其次,關中地區較之隴右、代北地區而言,經濟發達,所以唐征服這些地區從人力、物力上是綽綽有餘的。且這些地區是唐朝的大後方,特別是隴右地區,與關中息息相關,隴右定則關中安,隴右亂則關中擾。隴右處於隴山山脈以西,地勢高,對關中有高屋建瓴之勢。所以不平定隴右,李唐政權也得不到安定與鞏固。

隴右大致在今甘肅蘭州、天水一帶地區,與關中西北相鄰。割據在這裏的是薛舉薛仁杲父子武裝集團,他們對李唐統治地區威脅極大。

薛舉原是金城郡的富豪,還在李淵晉陽起兵前,他就已占據郡城起兵反隋。隨後,薛舉攻占隴西、西平、天水諸郡,自稱“秦帝”,建都上邦,雄據西北。李淵集團攻克長安剛一個月,腳跟尚未站穩,薛、舉即派其子薛仁杲領兵進犯關中,圍攻扶風郡城,被李世民率軍打退。次年,李唐剛剛建國,薛舉親自率軍前來爭奪涇州,李世民又出兵迎戰。

戰爭的雙方具有如下特點:

唐軍方麵,這時擁有關中、巴蜀和山西等廣大地區為後方,控製著儲備豐富的長安府庫和永豐倉。赤岸澤牧監供給了唐軍大批戰馬。關中、河東一帶又是隋代府兵集中地區。所以唐軍在人力、物力、財力上都遠遠超過了秦軍。另外,李淵進入長安後,立即宣布約法十二條,廢除隋朝的苛法,因此,李唐集團不僅得到關中地主階級的支持,而且使其統治區內的階級矛盾相對得到緩和。總之,唐軍的後方是鞏固的,具備了戰勝薛舉的許多有利條件。

秦軍方麵,隴右地區是隋的牧監地,又是隋防禦突厥和吐穀渾的軍事要地,人人善騎射,懂戰備,所以秦軍中多有精騎驍將,軍士氣勢旺盛。薛舉父子也是能征善戰的猛將,這些是秦軍的長處。但是隴右一帶民戶稀少,生產較為落後,天水、隴西、金城等郡,在隋大業盛時,總計也不過七萬多戶。至於秦已占領的平涼、安定等郡,戶口雖然稍多,但因為地處前線,薛氏父子無法嚴格加以控製,所以秦軍的人力、物力、財力都相對不足,不能夠持久作戰。尤其重要的是,由於後方人口稀疏,薛氏父子幾乎沒有預備的兵力。

唐、秦兩軍的初次會戰發生在七月,地點在高填。高填距唐軍後方近,距秦軍後方遠,對秦軍來說,最好是打速決戰。秦王李世民深深地認識到這一點,故在戰略上采取深溝高壘,避而不戰的辦法,以己之長克敵之短。可是李世民忽然患了瘧疾,隻得將軍務委托長史劉文靜、司馬殷開山。他告誡兩人說:“薛舉懸軍深入,食少兵疲,若來挑戰,慎勿應也。”劉文靜、殷開山對秦軍的長處認識不足,對弱點沒有充分認識,加上唐軍剛剛奪取關中,官兵存在著驕傲情緒,急於求戰。因此,當秦軍來挑戰時,劉、殷率軍出城布陣在城西南,匆匆應戰。他們恃眾輕敵,沒有保護後軍,結果遭薛舉從陣後包圍襲擊,在淺水原大敗。唐軍損失了十之五六,大將軍慕容羅喉、李安遠、劉弘基也被俘。李世民隻得帶兵退還長安休整。這一仗由於輕率冒進導致失敗,使年輕的李世民得到極大教訓。在此後的統一戰爭中,他一直保持比較清醒的頭腦,他的軍事指揮藝術也在經曆這一次敗仗後,逐步走向成熟。

八月,薛舉乘勝派遣薛仁杲進圍寧州,甚至還想直搗長安。不料薛舉突然得病暴死,仁杲繼立為秦帝,屯居折壤城。李世民乘機率軍進臨高塘,薛仁杲派大將宗羅聯領兵出戰。這次李世民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認識到唐軍剛剛打了敗仗,士氣受挫,而秦軍恃勝而驕,不宜與之正麵交鋒。於是堅壁不出,以挫秦軍士氣。秦軍一再前來挑釁,唐軍一些將領沉不住氣,接二連三地向李世民請戰。但李世民頭腦冷靜,堅決不出。

這樣相持了兩個多月,秦軍糧盡,軍心動搖,加上薛仁杲輕狂自負,與各位大將多不和,牟君才、梁胡郎等人叛秦降唐。李世民審時度勢,見時機已經成熟,就命行軍總管梁實帶一支小部隊在淺水原紮營。宗羅聯求戰心切,不知是計,帶兵傾巢而出,想消滅這支小部隊。梁實據險扼守數天,秦軍屢攻不下銳氣受挫。這時,李世民高興地對諸將說: “可以戰矣!”於是派右武候大將軍龐玉率軍又到淺水原布陣。宗羅聯掉頭來攻。雙方鏖戰正酣,李世民親率大軍從淺水原北麵出其不意,猝然襲擊。宗羅聯忙領兵抵擋,但陣腳已亂。李世民領精騎數十人乘勢殺入敵陣,左衝右突,唐軍多方夾擊,呼聲動地。宗羅聯抵擋不住,大敗,急忙帶領殘兵敗將往折填城撤退。李世民立即率騎兵二千乘勝追擊,令步兵隨後趕上,大將竇軌見他率少數人馬窮追,拉住馬頭苦諫說: “仁杲猶據堅城,雖破羅聯,未可輕進。”李世民胸有成竹地答道: “吾慮之久矣,破竹之勢,不可失也。”說完就拍馬飛奔,迅速來到折壤城下,扼守住涇水南岸,切斷宗羅聯殘軍的歸路,使其不能和薛仁杲守城軍隊會合,從而削弱了秦軍的守城兵力。晚間,唐大軍趕到,渡過涇水,圍住折壤城。半夜,秦守城士兵紛紛出城投降,薛仁杲自知不敵,第二天被迫領精兵萬餘降唐。

戰事結束後,諸將前來恭賀。有人問李世民說: “大王一戰而勝,邃舍步兵,又無攻具,輕騎直撲城下,眾皆以為不克,而卒取之,何也?”李世民笑著回答說: “羅喉所將皆隴外之人,將驍卒悍,吾特出其不意而破之,斬獲不多。若緩之,則皆入城,仁杲撫而用之,未易克也;急之,則散歸隴外,折壤虛弱,仁杲破膽,不暇為謀,此吾所以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