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逐鹿伊始 慎待廢立

曹操稱疾歸鄉裏沒幾年,於中平三年(186)征為都尉。曹操沒有想到來得這麽快,他那“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欲以泥水自蔽(指住在簡陋的房子裏),絕賓客往來”的願望沒有得到很好地實現。盡管已經取得了一些名望,但他還是帶著“不能得如意”的惋惜心情離開鄉間,再次踏上仕途。

曹操在仕途上十餘年間所表現出的膽識和才幹,已經世所公認,雖然其稱病隱居鄉裏,但明眼人無不知其計之所在;及至被征為都尉,手中有了點兵權,更被一些人所看重,因而凡舉大事者總會想起曹操。所以,做了都尉

不久,便很快就有人找上門來了。一日,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人“聯結豪傑,謀廢靈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然而曹操卻拒絕參加, “芬等遂敗”。

王芬謀劃起兵廢靈帝,約在中平五年(188)。曹操時年三十四歲。此時的曹操已今非昔比,慮事周到不說,重要的是政治上已趨成熟,對於社會和時局已有自己的看法。他知道王芬等必敗,因此拒絕參加,而且勸王芬等人不可貿然行事。《魏書》載曹操拒王芬信全文,其信頗能說明曹操關於“廢立”問題的見解。

夫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權成敗、計輕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伊尹懷至忠之誠,據宰臣之勢,處官司之上,故進退廢置,計從事立。及至霍光受托國之任,藉宗臣之位,內因太後秉政之重,外有群卿同欲之勢,昌邑即位日淺,未有貴寵,朝乏讜臣,議出密近,故計行如轉圜,事成如摧朽。今諸君徒見曩者之易,未睹當今之難。諸君自度,結眾連黨,何若七國?合肥之貴,孰若吳楚?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

曹操這些言真意切、剖析透理的說辭,竟然沒有說動王芬等人。在這裏,我們看到曹操已對漢季情勢了解得很透徹,他認為“廢立”之事不是不可行,但必須權成敗、計輕重而行之,如果具備了商臣伊尹廢放太甲和漢霍光迎廢昌邑王的條件和能力,則可行,但當時不具備這種條件,王芬等人也不具備這種能力。曹操的這一見解,影響著他數十年的政治生涯。他對廢立之事,始終都是慎重的。就他自己而言,寧可“挾天子以令諸侯”,也不做天子;他把人家讓他做皇帝視作是把他放在火爐上烤。曹操在未獲天下統一之前絕不做皇帝的思想是一貫的,即使他的權力遠駕於皇帝之上,也不做名義上的皇帝,而要的是真正的權力。這種慎待廢立的思想,終生一貫。這裏是他最初的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