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兵敗赤壁 輕進取荊州

曹操北破烏桓,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大業,滿懷勝利的喜悅,於建安十三年(208)正月回到鄴城後,不俟休整,立即開始了南向用兵的準備。

當時南麵的主要勢力有三個:一是荊州劉表;二是江東孫權;三是依附於劉表的劉備。

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今山東魚台)人,魯恭王劉餘之後。黨錮期間,曾是一個有點名氣的黨人,與同郡張儉俱為“八顧”之一。漢獻帝初平元年(190),長沙太守孫堅攻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劉表為荊州刺史。劉表在蒯越等人的幫助下,平定江南,遂有“南接五嶺,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裏”之地和“帶甲十餘萬”之眾。史載,劉表“招誘有方,威懷兼洽”“萬裏肅清,大小鹹悅而服之”。所以在北方連年戰爭的時候,而荊州則相對穩定。因而兗、豫諸州及關西“學士歸者蓋有千數”。劉表乃一儒人,胸無大誌,謀無遠慮,不習軍事,試圖“愛民養士,從容自保”。所以,曹操與袁紹爭持期間,他既不助袁,也不援操,欲坐觀天下之變。

曹操定冀州、征烏桓時,劉表也不聽劉備的建議,乘機襲操之後。這樣,使曹操避免了兩麵作戰之憂,在客觀上為曹操取得北方戰爭的勝利提供了有利條件。及至曹操還鄴,劉表才開始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很後悔地對劉備說,不用君言,失掉了一次大好機會。

當時,荊州地域雖廣,但相對來說力量並不很強,所以曹操、孫權、劉備都看準了這塊北據漢沔、利盡南海、西通巴蜀的重地。

曹操早有南取荊州之誌。為了南征和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出自一個政治家的本能,必然既做軍事上的準備和部署,也不會忘政治和組織上的保證。因此,他在南下用兵之前,抓緊時間做了幾件大事:第一,做玄武池以練水軍;

第二,派遣張遼屯長社(今河南長葛東),於禁屯潁陰(今河南許昌)、樂進屯陽翟(今河南禹縣),陳兵許都附近,以備不測;第三,表前將軍馬騰為衛尉,以其子馬超為偏將軍統其眾,同時遷其家屬至鄴,讓馬騰及其家屬做了實際上的人質,以減輕西北方向之憂;第四,罷三公官,置丞相、禦史大夫,對最高統治機構進行調整,進一步控製了權力;第五,把屢次戲侮自己反對自己的大中大夫,即名重天下的漢室舊官僚的代表人物孔融殺掉,以維護自己的權威,穩定後方。

曹操在進行或完成上述幾件大事之際,得知孫權已破江夏,斬黃祖,甚感時不我待。他知道必須搶在孫權之前奪取荊州,否則一旦荊州為孫權所有,形勢就大不一樣了。因此,曹操問計於荀彧,荀彧提出了“可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的策略。曹操聽取了荀彧的意見,遂於秋七月,南征劉表,直趨宛、葉。

正當曹操疾趨宛、葉之時,八月間,劉表死了。劉表的兒子及其部屬間的內部鬥爭開始上演。劉表初以長子劉琦貌類於己,甚愛之,後為次子劉琮娶後妻蔡氏之侄女,蔡氏因而愛劉琮而討厭劉琦,再加妻弟蔡瑁及外甥張允等人都同劉琮交好,毀譽劉琦之言傳至劉表眼中,於是劉表改變了態度。劉琦不自寧,聽從了諸葛亮的話,請求出任江夏太守。後劉表病死,蔡瑁、張允等人便以劉琮為嗣。

九月,曹操至新野。劉琮知難抗敵,聽從蒯越、傅巽、王粲等人建議,舉州投降。

劉琮既降,荊州地盤之內劉備和劉琦就是主要的敵人了。尤其是劉備,曹操始終視為大患。那時劉備在樊,不知劉琮已降,聽到消息後大為驚駭,率部急趨南下。諸葛亮等勸劉備乘勢攻劉琮而代之,劉備因受劉表托孤而不忍。劉備“過襄陽,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備”。及至當陽,劉備已有眾十餘萬人,輜重數千輛,背上了很大的“包袱”,行動遲緩,日行不過十餘裏。劉備南撤,同時命令關羽乘船數百艘順漢水南下,占有江陵。曹操知江陵地處要衝,且有糧儲、兵械之類,深恐為劉備據有,於是放棄輜重,輕軍前行追擊劉備,及到襄陽,聽說劉備已南去,遂將精騎五千急追,一日一夜行三百裏,終於在當陽縣之長阪追上了劉備。劉備大敗,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逃走,曹操大獲其人眾輜重。據說,張飛、趙雲在戰鬥中均有非凡表現。張飛將二十騎拒後,據水斷橋,操兵無敢近者;趙雲身抱劉備之子劉禪,殺出重圍。隨後,劉備自長阪斜趨東向走漢津,幸好與關羽水軍相遇,渡過沔水(今漢水),並得到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的接應,一起到了夏口(今漢口)。

曹操至江陵,立即做了安頓荊州吏民的工作,同時以劉琮為青州刺史,並封蒯越等十五人為侯,文聘為江夏太守,統兵如故。

應該說,曹操自七月南征,至此三個月間,基本決策是正確的。第一,他乘削平北方之餘威和初為漢丞相之居高臨下之勢,抓緊時機而不遲疑地南向用兵,本身就是對劉表、劉備、孫權諸敵的極大威懾。第二,他采取了“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的策略,因而能夠爭取時間,先於孫權而得

荊州。第三,他以準確的判斷,知敵必竄,不給劉備以喘息之機,從而把劉備打得潰不成軍,而東走夏口。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曹操沒有遇到什麽抵抗便奪取了荊州,繼而長驅南下,以破竹之勢大破劉備,在客觀上助長了他自平定冀州、征討烏桓以來逐漸滋長起來的驕傲情緒,伏下了慮事不周、處敵不慎的因子,最終導致兵敗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