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回光返照

光緒十二年夏,醇親王奕譞奉旨前往天津檢閱北洋海防。離開京城的奕譞一行官員,在通州登上了直隸總督李鴻章派人迎接他們的座船。奕譞坐在高懸“帥”字大旗的親王座船,沿狹窄的通州運河前往天津,沿途的民船都已被李鴻章派人提前命令靠泊到西側河岸,讓出航道,保證奕譞順利前進,同時防止有人暗殺奕譞。兩天後,奕譞抵達天津,李鴻章又早早派人迎接,引領奕譞等人校閱當地的海防機構及駐軍。

奕譞乘坐“快馬”輪船到達塘沽,一路上,奕譞好奇地詢問輪船的特點,他不停地感歎道:“哎,咱這兒之前一直深居宮中,倒真是不知道外邊兒換了天了!以後有時間,還希望李大人多多安排這樣的活動。”

隨後,換乘早已準備停當的“海晏”號商船。不知不覺中,太陽初升,天色放明,奕譞望向窗外已經航行在渤海海麵上,奕譞生平第一次見到了一望無垠的大海,激動地與身邊官員道:“這船行得平穩,甚好!這裏是哪裏啊?”

身邊的官員解釋道:“回稟王爺,此處乃是渤海!”

奕譞不禁感歎道:“想不到咱大清山河,竟有如此壯美之景!”

奕譞正在感歎之時,南、北洋水師的全部主力軍艦,不知何時已出現在“海晏”號的左右,進行伴隨護航,猶如貼身護衛一樣,鐵甲艦“定遠”和“鎮遠”航行在最前麵,整個隊伍浩浩****地前進在日光之下。渤海海麵此刻毫無波瀾,宛如一麵明鏡,一支黑黃白三色相間,桅杆檣頭飄揚著龍旗的浩大艦隊在振奮前行,此時總理海軍衙門大臣、醇親王奕譞站在甲板上,身邊站立著海軍衙門的重要官員。

李鴻章問道:“王爺,咱這都準備好了,請您下令吧!”

奕譞此刻心情極佳,興奮道:“諸位水師的將士們,本王宣布,檢閱儀式,現在開始!”

隨後甲板上的指揮旗幟不斷搖晃,海麵上的眾多艦船,開始分散,按照次序,迎接奕譞的檢閱。李鴻章見奕譞此時一臉喜悅,乘機問道:“王爺,您看咱這兒艦船如何?”

奕譞喜悅道:“李總督為咱大清建設如此雄壯的水師,居功至偉,有何要求,不妨直言!”

李鴻章直言道:“王爺,北洋水師有如此成就,全仗王爺扶持,隻可惜如今水師雖好,可朝中有人多有非議,甚至現在還不是咱大清的正規軍呢!王爺,您看是不是該讓皇上,給咱這水師一個名分?”

奕譞笑道:“此事不難,本該如此,咱大清若有這些水師,何懼英法!本王回去之後,定會啟稟太後和皇上,幫李總督解決此事!”

這次渤海校閱艦隊之後,奕譞又視察了大沽口、旅順口、威海衛、煙台等周邊其他的海防重地,見到防禦工事建設得很有層次,駐防的官兵夥食也很豐富,甚至親自和水師官兵一起工作了一會兒,奕譞大為滿意,喜形於色。

奕譞對李鴻章誇獎道:“李總督辛苦了,聽聞你多次提出海防之重要,如今百聞不如一見,本王此次檢閱,收貨甚多。來人,賞銀百兩!”

奕譞對海軍建設產生了濃厚興趣,命隨行的畫師將一些艦船畫了下來,待回去之後,命人製作成模型,供自己欣賞。奕譞校閱結束凱旋之際,途經山東蓬萊附近的廟島,竟見到了極為神奇的海市蜃樓奇觀。奕譞從未見過此景,對身邊隨行的造辦處如意館禦用畫師道:“來人,給本王將此景畫下來!”

奕譞身邊有一個大臣見到此景,不禁感歎道:“王爺,此景應是海市蜃樓!我們本是檢閱北洋水師凱旋之際,遇到此景,未必是什麽好兆頭!”

奕譞聞言不喜,但是見大臣亦是為國事禁言,倘若大肆指責,隻怕日後無人諫言。奕譞笑道:“此景甚好,不也是正營了我大清繁榮昌盛嘛!諸位大臣,何必如此掛懷!再說此景既然是海市蜃樓,那不更該畫下來,留作紀念。”

畫師將海市蜃樓從產生到消散的每一次重要變化都畫了下來,奕譞回京後上呈給皇帝、太後禦覽,皇帝和太後大加讚賞。但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支誕生於黃渤海上的大清新銳海軍,後來果真恰如那一場來去匆匆的幻景,如回光返照一般,預示著這腐朽的封建王朝即將走到盡頭。

光緒十四年,大清準奏李鴻章成立“北洋水師”的建議,建立中國近代史第一支海軍部隊。按照現代海軍建製,李鴻章將鐵甲艦、巡洋艦等戰船,編為戰船中軍、左翼、右翼三個支隊體係。在日常管理上,左、右翼由作為翼長的左、右翼總兵分別領導,中軍則由左、右翼總兵共同轄製。全軍的練習艦,單獨編為精練營係統以便實施管理。運船,編為督運營係統。作為守船的蚊子船,則編為後軍。魚雷艇則編入魚雷營體係。

隨後李鴻章命人重新修建了海軍基地,籌建北洋水師之時,對於海軍基地進行了慎重選擇。實際上,他為北洋艦隊建了三個基地。主要的兩個,一南一北,南邊是建在威海劉公島,北邊建在旅順。這兩個基地,都是非常適合作為海軍停駐的港口。一個在遼東半島,一個在膠東半島,正好扼守渤海,拱衛京師,讓北海軍衙門的奕譞和老佛爺看著放心,對其大加讚賞。當然,也有人建議將海軍基地建在膠州灣,但李鴻章反複考察,卻執意看上了劉公島。不僅把劉公島作為北洋水師的司令部所在地,而且還擁有維修和補給功能。

而北洋大臣所在地的天津,則成為事實上北洋水師的另一個基地,在這裏還建了大沽炮台、船塢和天津機器局,主要用來生產北洋水師所需的炮彈。在天津,李鴻章為了培養水師人才,還建了北洋水師學堂。這樣,以他自己所在的天津為中心,與旅順和劉公島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水師管理與指揮係統。另外,為了管理這支年輕的水師,李鴻章特聘英國皇家海軍上校琅威理為北洋水師的總督。但大清的軍隊官職中隻有提督銜,所以琅威理跟提督丁汝昌平級。此外,還有一個人數眾多的英國海軍教練團,進駐北洋水師。由於北洋水師主要艦船的管帶都是當年留洋學習海軍戰術的留學生,所以,雙方語言上沒有太多障礙,彼此溝通良好,水師的管理越來越成熟。

琅威理職業態度很好,在工作中非常認真負責,並不是來大清撈錢。他在北洋水師工作多年,由於丁汝昌並非是職業海軍出身,不懂海軍的管理,所以,日常的事務基本實際上都是琅威理在打理。在琅威理的管理下,北洋水師有模有樣,那些原本懶散的水軍將士像個現代海軍官兵了,軍官也像近代化海軍軍官了,每日射擊、管輪、打靶、編隊訓練,都按照時間表進行,非常規律。即使英國教練不在,各艦的管帶也可以帶艦出洋,巡行國內各個港口,甚至遠至東南亞。隨後,李鴻章和海軍衙門大臣主持了兩次海軍大閱兵,北洋艦隊都表現不錯,戰術素養高超,軍容相較以前可謂是煥然一新,給朝中大臣無不讚賞李鴻章治軍有方。

但是,隨著北洋水師的日益壯大,一些官員開始擔心英國人管理會出現問題,有人提議道:“咱大清水師不能老是讓洋人管理啊,萬一將來跟英國人打仗,這幫人叛變了呢?”

初時水師的官員倒是不以為意,久而久之,他們因為自己開始熟悉水師管理,就與英國來的教練團產生了種種矛盾。

光緒十六年,北洋艦隊在香港巡航,丁汝昌恰好不在,定遠號管帶劉步蟾降下提督旗,升起他的旗,他隨後告訴船上官兵:“丁提督不在,我現在是艦隊的最高長官。”

但琅威理反駁道:“劉管帶,按照國際海軍的慣例,我的軍銜比劉步蟾高,丁提督不在船上,可我仍在,這麵提督旗不能降!”

劉步蟾大怒,與琅威理爭吵起來,後來其餘管帶上來勸說,二人才停止爭吵,但劉步蟾執意讓李鴻章處理此事,李鴻章不懂國際海軍的慣例,就問道:“你們到底所為何事啊?”

琅威理答道:“丁提督不在,我應當是艦隊最高長官,並且我多次單獨帶艦隊行動,都是升的提督旗。劉管帶認為丁提督不在,就應該降旗,我認為這是對我的不尊重。”

李鴻章沉默片刻,解釋道:“琅上校,按照你們英國的海軍編製,你確實是高,但是我們大清的水師有我們自己的官職係統,所以還請你支持劉步蟾。”

琅威理見李鴻章如此偏袒,氣憤不已,當即轉身離去,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和教練團離開了北洋艦隊,而且英國也拒絕再派人來接替琅威理。

此時,日本海軍聽聞此事,立即張開雙臂,派出使者與英國海軍合作,幫助日本建立新式海軍。此外,這一年,支持北洋水師的奕譞去世,李鴻章在朝廷內部損失了一位重要的支持者,導致水師軍費缺少,一直沒有補充新式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