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窮途末路

不久後北黎事件爆發,雙方終止交涉。此後清軍一路敗退,丟失了在越全部陣地、撤入鎮南關。感到大勢已去的清廷隻得海關總稅務司赫德,派其僚屬英籍中國海關駐倫敦辦事處稅務司金登幹赴巴黎促進中法和議。

茹費理聽到又要和談,當即拒絕道:“又來和談?少來這一套!”

金登幹強忍笑容解釋道:“總理,懇請您三思啊,我們英方可是不太願意貴國和中國出現如此矛盾的。”

茹費理最後答道:“那這樣,既然英國出麵了,我們可以在清軍全部撤出北圻,並答應割地、賠款的情況下先停戰,再商議和約具體內容。”

光緒十一年,清政府啟用主戰派張之洞,張之洞到任後決定啟用熟知廣西和北越地形的馮子材前往鎮南關指揮抗法。此前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退,十天以後,法軍侵占鎮南關,但因兵力不足、補給困難,焚關而去,退至文淵、諒山,伺機再犯。

聽聞張之洞啟用馮子材作為統帥,潘鼎新嘲笑道:“一個老骨頭,又沒槍沒炮,帶的又是新兵,豈能戰勝法國?”

馮子材笑道:“我雖是老將,但願效馬援馬革裹屍,至少不會不戰而退!”

這位六十七歲老將,當即下令抬棺出征,以示死戰到底的決心,原本低迷的士氣受到極大鼓舞。馮子材知道法軍定會再犯鎮南關,而此刻大清的軍隊裝備遠遠不如法軍。他隻得借助地理優勢,他命人在隘口搶築了一條橫跨東西兩嶺高七尺、長三裏、底寬一丈的長牆,牆外深掘塹壕,築成了一個比較堅固的防禦陣地。三月的淩晨,此時在廣西鎮南關的隘口中,崇山峻嶺中雲霧繚繞,氣溫不到二十度,正馮子材正帶著士兵抓緊時間吃飯。

山裏的天氣與城裏不同,此時此刻,山間霧氣蒙蒙,誰也看不清遠處。馮子材久經沙場,心想:萬一法國人來個偷襲,偷偷摸上來,那這鎮南關可是守不住了。可他未曾想到,法國人也清楚一個道理“月黑風高殺人夜”。此時大霧彌漫,正是偷襲好時機。

此刻,山腳下,一隻一千多名法軍的隊伍已經集結。他們打算趁著這一波濃霧從越南方向潛入中越邊境,打馮子材一個措手不及。另外,還有一千多人留作備用,隨著時間推移,太陽升起,氣溫開始升高,山間的大霧開始消散,兩路人馬向長牆進攻,企圖在主攻部隊得手後再夾擊,攻占關前隘清軍防禦主陣地。

一聲炮響,馮子材明白,法軍果然還是來偷襲了。在炮火的掩護下,法軍很快就攻占了三座堡壘,很快就要上攻破防禦陣地了,清軍卻是狼狽不堪。馮子材又聽到側麵山穀發生槍聲,眼瞅著自個兒馬上就要被法軍包了餃子,一麵派人呼叫援軍,一麵讓手下從側麵打出去,攻擊敵人的後續部隊和運輸隊。

馮子材知道逃跑丟失鎮南關,自己乃是國家罪人,隻得來到陣前,對我方戰士們激勵道:“法國這幫豬若是入關,我們有何麵目見父老鄉親?還活著幹嗎?我們對得起自己的老祖宗嘛!一句話,今兒個我們就和這幫法國豬拚出一條血路!”

守關的將士聽到這位老將軍這般言語,也大喝一聲,與法軍在山澗上開始短兵相接,最後阻止了法軍的前進。下午,援軍總算趕到了現場,派去襲擊後續部隊的人馬也取得重要成果,法軍運送軍火和糧食的後勤補給線一度被清軍切斷,雙方的戰鬥開始陷入僵局。夜裏,馮子材知道法軍急於進攻,進一步調整部署,分成三路全方位守護。當夜無事,可第二天清晨,法軍又打了上來,一頓密集的炮火之後,馮子材知道法軍這是要殊死一搏了,他傳令全軍,倘若臨敵退縮者,通通按照軍法處置!他身先士卒,挺起大刀,帶著倆兒子直接跳出長牆衝向法軍,揮刀斬殺數名法軍,靠著全軍浴血奮戰,硬是撐到了中午,生生打退了法軍數次猛烈進攻。

傍晚,法軍此時無力進攻,馮子材見時機已到,大喝一聲道:“弟兄們,法軍已然是強弩之末了,我們今日就送他們回家!”法軍三麵被清軍包圍,一番廝殺過後,法軍隻剩少部分人灰溜溜地撤回大本營。馮子材豈能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又一路向南收複了文淵和諒山,把剩下的法軍又打退了,一時之間,對法作戰連連大捷,整個清廷內外為之震撼。

隨後,軍機處發送給兩廣總督張之洞的電旨中寫道:“張大人,如今桂軍剛剛受複諒山,可法軍立即占據澎湖,馮子材、王德榜若不乘勝收回,必然失敗,而且孤軍深入,越南之地百姓恐怕不會支持。即便收複越地,也不是我大清領土。而台灣乃是大清重要門戶,如今被法國圍困,假以時日,恐怕會全軍覆沒,如果越南無法收複,那時候我們與法國和戰兩難,又該如何?”

張之洞也隻能召回部隊,停止對法軍的追擊。與此同時,法國總理茹費理因為軍事失利,提出軍費相關的提案被內閣否決,反對他的人開始以此為由攻擊他,茹費理最終被迫引咎辭職。這一年夏天,法國接受談判,清政府任命李鴻章為談判代表,與法國政府代表、駐華公使巴德諾在天津開始談判。

談判中,李鴻章對法國提出的種種要求,不願接受,質問道:“貴國此等要求,過於苛刻!請恕我難以接受。不然鎮南關之役,定會再現你們眼前!”

巴德諾冷笑一聲,答道:“李大人可不要忘記,我們法軍的艦隊,可還在福建馬尾港呢!”

李鴻章聞言明白,由於海軍的實力過於弱小,福建水師已被法軍打敗,如果繼續作戰,雖說可能再有鎮南關大捷,可海上交戰,又有誰可以成為馮子材將法軍艦隊消滅?李鴻章知道繼續與法國交戰,對清朝統治威脅甚大,沿海百姓也會苦不堪言。

最後,李鴻章無奈道:“也罷,那這協約,待我與皇上商議,再行定奪。”

慈禧聽聞李鴻章未能與法國簽約,也氣憤不已,質問道:“怎麽不跟他們簽呢?越南這地方不要就不要了!咱跟法國人打不過啊!”

李鴻章無奈道:“長期下去,我們海防薄弱,的確難以戰勝法國艦隊。為今之計,我們隻能同意法國人的要求。”

隨後雙方達成協議,李鴻章作為清朝代表與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條約中要求清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並在條約簽字後六個月內,中法兩國派員到中越邊界“會同勘定界線”。中越陸路交界開放貿易,開辟兩個通商口岸,一在保勝以北,一在諒山以北,允許法國商人居住並設領事。降低中國雲南、廣西同越南邊界的進出口稅率。法國可以商辦清廷修築鐵路。他見到條約的內容,知道自己簽訂這份條約,會背負罵名,可除了自己,誰又能代替自己來這裏簽訂這份條約呢?

李鴻章不僅仰天長嘯,暗自感歎道:“倘若我大清有一隻強大的艦隊,今時今日,又豈會受到法軍如此脅迫?何至於割讓越南,喪失藩屬國?”

消息很快傳到宮中,朝中內外,遍地都是咒罵聲,李鴻章被國內百姓與官員痛罵不止。

左宗棠聽聞此事,大罵李鴻章道:“這個李鴻章真窩囊!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大好河山,拱手讓人!”

曾紀澤見法國最終戰敗,最後還是取得了安南,想到自己此前多次與法國周旋,最後被李鴻章暗中擺了一道,被革去駐法公使,亦是悲憤不已,身體的疾病又重了幾分。

光緒十三年到十六年,清政府又被迫與法國簽訂了《中法越南邊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務條約》、《中法續議商務條約》等一係列不平等條約,法國又在大清身上得到很多權益。

中國西南門戶洞開,法國侵略勢力以印度支那為基地,**雲南、廣西和廣州灣,並使之一度變成法國的勢力範圍,當地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雖說法國最終在談判桌上找回了場子,迫使清政府放棄了越南,但茹費理本人的名聲卻在法國臭大街了,由於對方戰爭許久,一些人失去了自己的父親、兄弟,經濟衰退,許多人失去工作,都對他恨之入骨。後來,一個名叫奧貝坦的男子行刺了茹費理。茹費理雖然僥幸沒有當場被殺,但最終還是在幾年後因為傷口引起的並發症而死。

臨死之前,茹費理還在嘟囔著:“都是那些可惡的中原人毀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