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即將到手的軍官資格也不要了,搖身成了敢死隊員

西曆1911年10月,日本北國的高田鎮,已是天寒地凍、大雪紛飛。

即將年滿24歲、身高169.4公分、體重59.2公斤的蔣介石,正在這裏實習。

高田是日本本州島西北部新渾縣的一個鎮,是一個寒冷多雪的地方,冬天有的地方雪深達丈餘,對於一個出生於中國南方、長在江南水鄉,習慣於溫和濕潤的氣候的蔣介石來說,這裏的生存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

不僅自然條件令人難以忍受,在軍隊的地位,也讓人倍感屈辱。按照日本“武士道”的規矩,下級必須絕對服從上級。對上司,要層層服從和伺候,稍不如意,就會受到斥責,甚至挨打,可謂苦不堪言。但是,這是修學的必經階段,也隻能忍氣吞氣,逆來順受。

每天,蔣介石一大早起床,迅速收拾好自己的服裝被褥,然後以替好幾個上司打好洗臉水,又彎下身去替長官擦皮鞋,為向長官表示“忠誠”:

做完這一切,蔣介石照例來到馬廄去擦馬。

這是蔣介石在日本軍隊實習時,最重要的任務了。

對於炮兵部隊來說,最主要動力就是馬匹。炮車等這些笨重的機械全憑馬匹來運輸轉移,所以對馬匹的照料就顯得至關重要。

蔣介石細心地為馬匹擦摸著。從馬蹄、馬腿擦到馬背,經過馬背擦到馬頭、馬尾。這馬的每一個關節、每一塊肌肉,都要用手掌盡力地摩擦。這樣大概經過一小時,將馬的渾身擦熱了,馬的血脈流通了,而蔣介石也早已大汗淋漓,氣喘籲籲了。

等到馬擦完了之後,還要將它牽到廄外雪地裏的馬槽去飲水和喂料。直到馬喂好了,才能回營房去吃早飯。

到了傍晚,再要同樣地到馬廄去擦馬一次,然後才能吃晚飯。在日本軍官的眼裏,中國的留學生,不如馬匹。

但是,蔣介石咬著牙,堅持著。

大雪紛揚,天寒地凍,可是,蔣介石也像不少日本人那樣,用雪擦身和洗冷水澡。

他,要在恥辱中磨煉自身意誌。

“介石兄,你的電報!”這天早上,正在擦馬的蔣介石,聽到張群興奮的聲音。

他預感到,有大事發生了。

的確,國內發生了大事。

就在十多天前的一個晚上,或許是蔣介石擦完馬正在吃飯的工夫,武昌的湖北新軍一個營地內,第八鎮工程第八營第二排排長巡棚查哨,突然,看到兩個士兵推槍上膛,忙上前嗬斥:“你想造反嗎?”

“砰!”回答他的是一聲槍響。

頃刻,武昌城內槍聲大作,火光衝天。

經過一夜激戰,武昌城光複了。因清廷預備立憲而成立的民意機關——谘議局,議決成立鄂軍都督府,推舉並逼迫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出任都督。

這,就是辛亥年發生的劃時代的一件大事。

遠在日本高田的蔣介石,此時還不知道這些,但是,他已預感到,很可能是發生了革命。

果然,是英士兄要他接電速歸的加急電報。

“快,立即動身!”蔣介石興奮而急切。

“需向師團長長岡行史請假。”張群說到了部隊的紀律。

蔣介石拉上張群,直奔長岡行史的辦公室。

“報告長官!我們有要事,需馬上請假回國!”蔣介石拿出加急電報,很急切地說。

長岡行史看著急躁不安的兩個年輕人,說:“軍校留學生請假回國,要清國使館批準。再有一個月,實習就要結束,就可以拿到證書,取得軍官資格。有什麽急事,非要現在就回國呢?你們還是慎重考慮一下吧。”

兩個人退出來,心急如焚。

“師團長事實上是未置可否,他既不說允許,也不表示完全禁止。”張群說。

“找聯隊長請假!”蔣介石拉上張群,又急急地向聯隊長飛鬆寬吾說明情況,希望隊長能高抬貴手,允許他和張群動身回國。

“本隊長的權限,是給假48小時”,飛鬆寬吾聯隊長說,“如果你們在48小時內不歸隊,就要被當作逃兵,憲兵就要緝查。”

“明白!”蔣介石爽快地說。

出了聯隊長的辦公室,蔣介石和張群相視一笑。

48小時歸隊是絕對不可能的了,但是日本憲兵要想緝查,就得橫渡東海,到中國去捉拿逃兵,那也是絕對不可能的。

蔣介石心裏清楚,別說48小時,48天也不可能回來,永遠也不可能歸隊了。

多少年來的夢想,就是留學日本,到日本的軍校學軍事。經過了多少努力,忍受了多少屈辱,再有不到兩個月,就要修業期滿,取得軍官資格了。

但是,這一切,都無所謂了。

蔣介石和張群收拾好一切應帶回的東西,就像初次莽莽撞撞來日本一樣,這次,也要冒冒失失回國。臨行前,聯隊的官兵還以水代酒,為他們送行。

時間緊迫,兩個人立即乘火車至東京,向同盟會浙江支部領得回國路費,脫下軍裝,張群著學生裝,蔣介石換上日本和服,將軍裝和軍刀由郵局寄回部隊,然後到長崎登船回國。

西曆1911年10月31日,是蔣介石的24歲生日,就在這一天,蔣介石回到了上海。

一下船,蔣介石就直趨馬霍路德福裏陳其美住處。

“英士兄!我回來了!”一進門,蔣介石就興奮地說。

陳其美正在策劃上海和杭州的起義,抬頭見蔣介石一路風塵仆仆趕過來,很是欣喜。

“介石,一路勞累,不妨先休息一下,隨後再布置任務。”陳其美關切地說。

“英士兄,小弟不累,現在就下達命令吧!”蔣介石急不可耐地說。

“那好,你去和黃膺白接洽,參加光複杭州行動。”陳其美吩咐說。

蔣介石想不到,黃郛也在上海。

黃郛是在頭年畢業回國,到清廷軍諮府二廳,籌辦軍事官報局任職的。臨行前,黃郛還專門到蔣介石實習的高田,與他合影留念。

“膺白兄!”蔣介石驚喜地叫著比自己大7歲的黃郛說,“你不是在北京的籌辦軍事官報局任職嗎,何以在這裏?”

“介石兄!”黃郛也很興奮,“我是應英士兄電召,匆匆趕來上海的。”

“情況怎樣?”蔣介石興奮而又急切地問。

“想不到,同盟會發動那麽多次起義都失敗了,武昌新軍裏幾位無名之輩,10月10晚幾聲槍響,竟一舉拿下武漢三鎮,成立了革命政府!”黃郛向蔣介石講述了國內發生的情況,“截至今日雲南通電宣布獨立,已先後有湖北、湖南、江西、陝西、山西、雲南宣布獨立,其餘各省,也正在醞釀中。”

“清朝政府有何反應?”蔣介石又問。

“武昌炮聲一響,清廷即派陸軍大臣蔭昌前往鎮壓。可是,蔭昌對新軍指揮不靈,所以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凱。10月14日,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兼辦剿撫事宜,處於蔭昌副將的位置。袁世凱顯然是不為所動。27日,清廷不得不調回蔭昌,重新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把剿撫事宜,全權授予了袁世凱。不過,袁世凱迄今也未出山,隻是他的北洋大將馮國璋、段祺瑞已兵臨武漢三鎮,漢口的大智門,已被馮國璋占領。”

“同盟會並沒有統一指揮的軍隊,論實力,是不可能抵禦住北洋軍的啊!”蔣介石轉喜為憂。

“是啊!論實力是拚不過袁世凱的。”黃郛說,“武昌起事後,英士兄即急電在香港的黃興,請他速來指揮軍事。28日,黃興和宋教仁,還有英士兄的侄兒陳果夫等一行,化裝成女人模樣,混在上海紅十字戰地救護隊裏,潛赴漢口。”

蔣介石對黃興能不能守住武漢三鎮,實在沒有把握,很是焦慮地說:“眼下在清廷,關鍵是袁世凱會不會真心效命;在革命黨方麵,則關鍵是策動各省響應,形成燎原之勢,清廷也就捉襟見肘、無能為力了。”

“清廷已下罪己詔,不僅寬宥此次舉事的革命黨,還釋放自戊戌政變以來的所有政治犯,並宣示要迅疾製定憲法,實行憲政。據說,是袁世凱向清廷施加的壓力。”黃郛說,“黨人也有推袁世凱為共和國家總統之議。至於策應方麵,英士兄已在上海加緊準備中,同時策動浙江、江蘇獨立。10月12日,英士兄已親自赴杭,約集黨人,督促其盡快舉事。此後,又派我和幾名得力同誌,不斷來往於滬杭之間。這不,我剛剛從杭州回來,向英±兄報告進展。”

“進展如何?”蔣介石忙問。

“眼下,杭州方麵在彈藥物資方麵有些不足。”黃郛回答說,“還有,在清軍中做動員聯絡方麵還稍有欠缺。但是這兩個方麵都在加緊進行,估計已基本就緒。”

“具體施行計劃如何?”蔣介石又問。

黃郛說:“已從奉化、嵊縣招募百餘名會黨成員和貧苦漁民組成先鋒敢死隊,作為光複杭州先鋒隊,配合浙江新軍起義。敢死隊現已抵達杭州待命,分散潛伏於奉化會館、高升客棧、大方旅館、平安旅館和仁和火腿棧等處。”

“我這就報告英士兄,到杭州,參加敢死隊!”蔣介石語氣堅定地說。

黃郛吃了一驚:“介石兄,敢死隊死者多而生者少啊!黨人中正規學過軍事的不多,還有更需要你的地方,還是不參加敢死隊的好。”

“我決心已定!”蔣介石毫不猶豫地說,“既然革命,就不複顧及生死!”

黃郛還想勸阻,蔣介石說:“膺白兄,我兒經國,業已一歲有半,對家庭的使命即告完成,現在是對國家完成使命的時候了。”

見蔣介石如此堅定,黃郛也隻好作罷。

說出了自己的決定,蔣介石感到悲壯。他想到了自己含辛茹苦的母親。

應該對母親有所交代。

於是,蔣介石急忙給母親寫了一封訣別信,向母親報告了他的決定,請母親“恕兒不孝之罪”。接著,他又說自己原本是想出人頭地,為了國家,縱然戰死也心甘情願。最後,他又言及自己萬一犧牲,後事及家事該如何處理的想法。

信,發出了,蔣介石如釋重負,也就不再停留,和英士兄告別後,當即趕赴杭州,來到奉化會館。

敢死隊隊長王金發,也是陳其美的好友,認識蔣介石,見他前來參加敢死隊,很是高興:“介石兄剛從日本歸國,又是學軍事的,製定先鋒敢死隊作戰計劃的重任,就交給介石兄了。”

蔣介石當仁不讓,找來杭州地圖,邊仔細看著邊說:“此次攻杭州,應以浙江巡撫衙門和旗營為主要攻擊目標,先鋒敢死隊分成兩隊,分別從杭州郊外的筧橋和南星橋出發進城,一隊攻擊旗營,另一隊攻擊巡撫衙門。”

“好!”王金發等人表示讚成。

“根據巡撫衙門的地形和防守情況,進攻此地的敢死隊分隊,再分三組,分頭前進。”蔣介石進一步細化作戰方案。

“一切按介石兄的計劃辦!”王金發等人異口同聲地說。

正在蔣介石緊鑼密鼓製定作戰計劃的兩天裏,傳來一悲一喜兩個消息:11月2日,漢口失守,被袁世凱的北洋軍占領!11月3日,上海起義成功,上海光複了!

聽到上海光複的消息,奉化會館裏,群情振奮。旋即,傳來了命令,4日夜,發起進攻。

敢死隊編組已經完成,蔣介石參加由王金發率領的分隊,並擔任其中一個小組的組長,進攻浙江巡撫衙門。

晚飯後,敢死隊員們神情莊重,等待著進攻的命令。

“砰!砰!”進攻的槍聲響起了!

“衝啊!”蔣介石率領小組,殺進城內,直奔巡撫衙門大門衝殺過去。

浙江撫署衛隊見狀,未作抵抗,便舉手投降了。

5日,杭州即告光複。

來不及在光複後的杭州城轉一轉,王金發就焦急地說:“快回上海去!上海那裏很複雜,有人要和英士兄分庭抗禮,我們得幫英士兄盡快穩定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