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識怪傑

從曆史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凡是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他身邊總有那麽一兩個得力的謀士。明成祖無疑是中國曆史上極有作為的皇帝之一,他在謀略方麵主要得力於姚廣孝。他和姚廣孝是在為馬皇後送葬時結識的。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十日,馬皇後病故。她一生雖未生育,但朱棣和三個哥哥以及弟弟朱梯都稱為嫡出。馬皇後仁慈寬厚,把他們視作親生兒子一樣撫養。朱棣兄弟們從小就在馬皇後跟前,不僅受到她慈母般地關懷,而且也不斷受到她的教誨。

當朱棣年長以後,雖然他心裏知道馬皇後不是他的生母,但也要把馬皇後當作生母看待。他知道嫡出和庶出在身份上的重大差別。因此,當他一聽到馬皇後病逝的訃告後,便立即趕赴南京奔喪去了。

在中國曆史上,馬皇後是一個出名的好皇後。馬皇後之死,宮廷上下一片悲哀,就連南京城裏的老百姓也都為之流淚。朱棣從小受她撫養,從她那裏受到很多熏陶。朱元璋由一個遊方僧當上大明皇帝,也得到馬皇後的不少助力。

馬皇後是郭子興的養女。有一次,郭子興聽信了部下或他兒子的讒言,猜疑朱元璋,馬皇後就通過她養母向郭子興釋疑,消除誤會。還有一次,朱元璋被關了起來,馬皇後在懷裏藏著炊餅偷偷地送給朱元璋吃,把自己的**都燙傷了。這一幕又一幕,都使朱元璋難以忘懷,所以稱帝後他把馬皇後比作唐代的長孫皇後。

朱元璋有時生氣,要懲治大臣,馬皇後就在他回宮後婉轉進言,屢屢奏效,所以有不少大臣對其感恩戴德。馬皇後對宮中的人都很寬厚,大家都很愛戴她。

當馬皇後病重時,因怕醫官治不好她的病被牽連,所以就拒絕吃藥。這事在後世一直傳為佳話。有明一代後宮清靜,沒出現過大的禍亂,這與馬皇後開了個好頭是有關係的。

馬皇後去世時,朱棣兄弟從各地趕往京師,為馬皇後送葬。全國娛樂活動都停止了,整個南京籠罩在一片悲哀之中。朱元璋為失去這位患難妻子更是悲痛,特別是三個月前他的皇長孫朱雄英剛剛死去,這接踵而來的打擊似乎是太殘酷了。他還要強忍著悲痛,支撐著處理國家大事。

馬皇後死後,朱元璋沒再立皇後。當時,宮中的人為了寄托對馬皇後的哀思,還唱起了一首他們自己編的歌: “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於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

朱棣看到人們對馬皇後那種發自內心的愛戴,十分感動。他稱帝後,在南京為馬皇後修建了大報恩寺,這個念頭可能在為馬皇後送葬時就有了。修建大報恩寺為馬皇後祈福,這有利於他爭取民心。

馬皇後被安葬在鍾山南麓的孝陵,朱元璋死後也合葬在這裏。葬禮自然十分隆重,朱棣以親生兒子的身份為馬皇後送了葬。葬禮過後,朱棣和幾個已經就藩的藩王就要回去了。他們餘哀未盡,為表示孝心,就請他們的父皇派高僧隨他們一起回藩府,以便回去後為馬皇後誦經祈福。

當時已經就藩的藩王共有六個,除了朱棣和他的兩個哥哥秦王、晉王以外,還有就藩在開封的周王朱梯,就藩在武昌的楚王朱楨,就藩在青州的齊王朱樽。朱元璋看到兒子們對馬皇後如此情深,自然很高興,就命僧錄司推薦僧人。僧錄司是專門管理全國佛教事務的官署,當時的僧錄司左善世是僧人宗渤。他是姚廣孝的好朋友,於是他就推薦了姚廣孝。朱元璋把姚廣孝安排給了朱棣。就是這位姚廣孝,成了朱棣一生事業的得力謀士。

姚廣孝是長洲(今屬蘇州市)人,十四歲時就出家為僧,通曉陰陽術數之學。他曾經遊覽河南嵩山寺,遇到著名的相麵術士袁珙。他一見到姚廣孝就說: “這是哪裏來的怪異僧人,三角眼,形如病虎,性情一定嗜殺。這是一個劉秉忠之流的人物。”姚廣孝聽到後非但不生氣,反而很高興。因為他知道劉秉忠是元代多才的高僧,曾輔佐元世祖成就帝業。這與他一直想有一番作為的心思正暗自相合。

對於姚廣孝的遠大抱負,推薦他的宗渤早就有所了解。當他們一起經過北固山(在江蘇丹徒縣西)時,姚廣孝觸景生情,賦詩懷古,詞意慷慨。宗渤當時就說: “這哪裏像出家人說的話呢?”姚廣孝隻笑而不答。宗渤推薦了姚廣孝,姚廣孝又歸了朱棣,其間可能有宗渤的有意安排。

關於朱棣和姚廣孝的結識,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其大意是說,姚廣孝進京後一見到朱棣,就感到他氣度不凡,有帝王之相。朱棣也感到姚廣孝非同一般。姚廣孝私下對朱棣說: “如果你能讓我跟隨你,我一定奉一頂白帽子給大王戴。”而“王”字上麵加個“白”字正是皇帝的“皇”字。

對這種寓意,朱棣很清楚。因為兩人一見如故,非常投機,朱棣就請求朱元璋把姚廣孝派給了自己。這個故事自然是不可信的,因為在朱元璋眼皮子下麵,沒人敢做這種露骨的表示,這是要掉腦袋的事。不管他們當

時談話的細節如何,這兩位有遠大抱負的傑出人物是走到一起來了,他們一起導演出了中國曆史上一幕又一幕波瀾壯闊的悲喜劇。朱棣和姚廣孝的結識,不能不說是他為馬皇後送葬的一個意外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