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禁宮

聽說日本、俄國又要開戰的消息,大家都感到有些緊張。

十一月十四日,早朝後太後告訴大家說,日俄兩國要開戰了,她很擔心,雖然不關中國的事,但恐怕他們要在中國領土內開戰,中國難免要受損失。女官們那時也不怎麽在意,但是第二天太監來報告說是五十個太監逃走了。這事使得每個人都很驚駭,莫名其妙。平時太監做完了事本來可以自由出去,但必須在宮門關閉以前回宮。

次日,又有一百多個太監逃跑了,太後立刻說: “我知道了,他們一定是聽了我說的話,以為又要像庚子年的事一樣,所以提前逃了。”

照理,太監逃走了,慈禧應立刻派人追回責罰,但是這一次慈禧說不必去追他們了。後來慈禧發現隨身的太監也逃了一個,這才使太後發起怒來,她說她平時待他那麽好,這就是他的謝禮嗎?聽了一些信息就先自己逃跑了。別人也知道太後平時對待這太監很好,但是他的逃走對別人來說倒不覺得什麽,因為他是一個慣於在慈禧麵前說宮妃壞話的人。

太監逃走的事情每天都有一些,最後太後才決定要搬到禁宮去住,到明年春天再回來。

為什麽逃走的人這麽多?太後說得不錯,他們恐怕又要碰到庚子年那樣的事。對於太後寵愛的太監逃走了也沒有什麽稀奇,事情緊急的時候,李蓮英也靠不住。庚子年太後出京避難到西安,他就假裝生病,要是情勢不好,他隨時可以準備逃走,後來總算又跟上了。

說到李蓮英,他的權勢極大,曾經害死了許多無辜的人,尤其是誰要冒犯了他或者他對誰發生惡感,他都可能很快地加害於他。據說,李蓮英也吸鴉片,不過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罷了,他吸得很自由,誰也不敢告他,太後當然也不知道,宮裏對於鴉片是禁止得很嚴的,誰也不能私自帶進來。可見他膽大妄為到了何等程度。

從此以後每天有日俄的消息傳來,宮中人人自危。一天,太後召集全宮人們集中在大殿,對大家說,日俄開戰,不關我們中國的事,我們不至於被牽連在裏頭,叫大家不必驚慌,又說先祖會保佑我們,希望以後不要再討論這事。然而,她還叫全體宮妃到她宮中,禱告請祖先保佑,這就可想而知太後內心也很不安。太後雖然叫別人以後不要再討論這事,她自己卻常說起。一日,太後說她希望每天能夠得到一些正確的消息,德齡就向她建議,可在外國報或路透電中去找尋。太後很高興,叫人訂一份外國報,每天送到到宮中,由德齡翻譯給她聽。於是以後每日早朝時德齡便把各種新聞譯成中文,但電報越來越多,要把它們都譯成中文很覺麻煩,就建議用口譯法。這畢竟快得多的,而且太後也很感興趣,不但把戰事的新聞譯給她聽,就是與戰事沒有關係的,隻要是有趣的,她都譯出來。太後尤其喜歡聽歐洲各國元首的動態等,並且覺得外國的各種事情都很新奇。她說:

“我們這裏卻不同了,不但外邊的人不知道我們裏麵的情形,就連我自己的人也不很知道,也許讓他們知道一些也好,至少對我們的誤會可以減少一點兒。”

她們住在禁宮的時候,密斯卡爾仍舊是天天早晨來畫像,人們已給她一間非常好的房間,對於她的工作似乎很適宜,太後也叫人盡量予以方便,因為她現在已對於什麽事情都感到厭煩,盡早看到給她畫完的像。太後自己不常到那兒去,但一經到了那裏,她就變得很好說話的樣子,使人一看就以為她到這裏來看畫像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

十一月中的一切事情好像都是無精打采的,因為這一個月中的忌諱很多,太後說要領身邊人員到禁宮的四周去玩玩散散心,她們先到了大殿,這殿與頤和園中的稍有不同。要登二十層大理石的階梯才能入內,石階的兩旁圍有欄杆,也是用同樣的原料做成的,其盡頭處為二大走廊,有大木柱,漆著紅漆,圍繞在殿的四周,走廊四周的窗戶雕刻得極精細,處處顯出一個“壽”字來,地上鋪著磚頭,太後說,這些磚頭都是“金磚”,所以雖已過了幾百年還沒有壞。這顯示著一種很特別的黑色,一望而知是漆過的,而且很滑,極難行走,設備大致與頤和園西苑中的殿差不多,隻不過寶座是用黑色的橡木製的,嵌著各式的玉石。

這殿平日不常用,隻有太後萬壽或元旦日才用到它,外人從來沒有到過。平日的朝見,都是在宮中另一個較小的殿中舉行的。

看了一會兒,她們又到皇帝的宮中去。皇帝的宮室比太後的小,但十分精致,共有三十二間,有許多房間雖是不用的,也布置得相當奢華。其次就是皇後的宮室,仍然是很小,共計二十四間,其中三間又專門劃分給嬪妃們用。皇帝和皇後的宮室雖很接近,但並不相通,兩處都有走廊通到太後宮中,所以實際距離卻是很遠。又有幾間房間是準備作應候室的。

除此以外,有若幹不用的房間緊鎖著,誰也不知道裏麵有沒有東西。如果說有,又有些什麽東西,甚至慈禧自己也說從來沒有進去過,因為它們已經封閉多年了。通這些地方的孔道也都封閉不通,她們這次走過,前後好像很少有人來過。它們的形式也是與別處不同,顯得很髒,一看就知道年代已很久了。大家都受到吩咐不要議論這些房子的事。

宮眷們的房間與太後的房間相接,也是異常狹小,幾乎不能轉身,冬天又極冷,仆人們的房間在她們後麵,但沒有出入口。所以宮女進出必須經過她們的走廊,而宮眷們又必須經過太後的走廊,這也是太後的用心周到,以便時時監視她們。

慈禧領大家進了她的宮中,對她們說: “我現在給你們看一樣你們從來不知道的東西。”從太後臥室的邊門經過一道約十五英尺長的過道,牆上均畫著極其精美的畫。慈禧對一個太監說了幾句話,那太監就彎下身來,從過道兩端的地下取出兩杖木塞來。這些木塞是安放在牆腳下的洞裏的,這時大家才悟到一直以為是牆的東西,不過是可移動的木壁而已,這些木壁移去後,就露出一個洞室,四周沒有窗,屋頂上有一個天窗,室的一端有一塊大石頭,上麵鋪著黃色的褥子,旁邊有一隻香爐。室中各種東西,看上去都很陳舊,除了這些東西,其他的家具一無所有。這洞室的盡頭,又有如上述過道也有活動的木壁,這樣又通到第二室,如此一層層下去,每一過道隱藏一個秘室,而全宮的牆壁就被這許多秘密的過道,隔成許多段。慈禧說:“在明代,這些密室都是專為皇帝而備的,尤其是當皇帝要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其中有一間慈禧現在用作她的珠寶庫,庚子年慈禧出走時,將一切珍寶都藏在這室內,後來回來打開一看時,均未移動,因為當時那些乘亂劫掠的人,誰也沒有想到會有這樣一個地方的。

回到走廊裏時,再看看剛才走出來的地方,隻見仍是黑色的牆壁,真可謂天衣無縫,實在是個巧妙的隱匿絕招兒。慈禧所以不喜歡禁宮的原因之一,也就因為有許多地方,實在太神秘了,連她自己也不知道,她說:“我從不講起這個地方,否則大家越發要覺得它們是有特別用途的了。”

在禁宮中,太後的兒子先皇帝同治的三個妃子,她們自同治死後,即久居宮中,為太後做些針鑿等工作。她們都是受過高深教育的,其中一個叫瑜妃的,更為聰明絕頂,她能作詩及演奏各種樂器,在當時是認為中國婦女中教育程度最高的人。她對於西方各國和他們習俗的認識也很使人驚異,差不多什麽事她都知道一些。誰要問她們,怎麽以前一直沒有看見她們。她們會告訴你,除非慈禧叫她們去,她們一般情況下是不向慈禧請安的,不過要是慈禧住到了禁宮裏來,她們當然也得每日向太後請安,表示敬意。

一天,她們請德齡去參觀她們的住所,這是與宮中別的房間完全隔絕的。一間小房子,設備也很簡陋,隻有少數幾個太監和宮女服侍她們,她們說她們寧願過這種平淡的日子,所以不與外人接觸。瑜妃的房間裏書籍很多,她給她看她自己作的詩,其中充滿著哀傷的情調,也可看出她厭世的心情。她又說,希望辦一個女子學校,教婦女們讀書,因為現在能夠在學校裏學習她們本國言語的女子們實在太少了,她勸她一有機會,立刻向太後提出。但她雖然希望見到外國的新興事業能夠流傳到中國,卻不希望請教會裏的人為講師,因為他們往往在各種功課中借機宣揚教義,反而使中國人對這運動發生反感。

十一月底,慈禧允許直隸總督袁世凱的請求覲見,那天恰巧是假日,密斯卡爾沒有來,德齡因之得跟隨慈禧。太後問袁世凱對於日俄開戰的意見。他說日俄開戰,中國不至於卷入旋渦,但戰端一開,必定不利於中國。慈禧說她也知道,因為兩國要在中國的領土內開戰,中國最好是保持中立。從前中日戰爭,她已受夠了,現在應該趕緊宣布中立,表示中國並不幹涉任何一方,以免將來發生糾葛。

慈禧又問他預料戰爭的結果如何,誰能得勝?他回答這也很難說,照他看來是日本勝的機會多。慈禧說日本勝利對於中國比較好一些,但她又說俄國是一個大國,兵力又足,結果如何實在是很難預料的。

慈禧後來又談到中國問題,說要是中國打起戰爭來那可不得了,我們一點也沒有準備。沒有海軍,沒有訓練過的陸軍,總之沒有一個方法可以使我們獲勝。袁世凱擔保說,現在尚不必為這事操心。慈禧這回說形勢發展逼著我們自新,但她不知道應該用什麽方法,她也很希望中國能像別的國家一樣在世界上占一個顯要的地位。她雖然時常接到革新變法的條陳,然而一直到如今也不見什麽進步。

會晤完畢後,太後即召集高級會議,她報告了剛才跟袁世凱商議的事項後,大家自然都表示要幹一些事出來。他們討論了一些國防等的問題,有一個王公說,他也很讚同維新,但竭力反對采取外國的裝束,外國的習慣和剪辮子,慈禧很以為是,說放棄了中國的好樣子,而去學習那些不文明的舉止是不對的。跟往常一樣,這會議又是討論了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

以後幾天也隻是談論著日俄開戰的事,許多中國的軍事官員,被慈禧召去會談,這是很有趣的事。因為這些武將們,對於朝廷上的禮節,大都木然無知。在慈禧麵前也不知如何是好,更有許多可笑的提議。有一次會談時,慈禧說到我們沒有海軍,又缺少海軍人才。一個武官忽然回答說,中國的人才比任何一國多,至於說到船,我們有很多的江船、商船,戰爭的時候都可收來應用。太後大怒,命他退下,說中國人本來很多,隻可惜都是像他一樣的庸才,對於國家毫無幫助。這人退去後,大家都覺得好笑。太後叫人們不要笑,她一點兒也不覺得好笑,她因為這種不明事理的人,竟也擔任起軍中的要職來,不覺怒火衝天。一個宮妃問,慈禧聽他說起江船為什麽發怒,別人告訴他,一旦戰爭打起來,那些船非但無濟於事,反而有礙,她聽了咂舌不止。

大約在十一月底,湖廣總督張之洞到京,慈禧召見他,對他說道: “你也是中國的一位老將,我希望你發表一些真實的意見。關於日俄開戰對於中國的影響,不要有什麽顧忌,隻管直說,因為我知道了什麽事要發生,也好早些準備。”

他說,不論戰爭結果如何,看來中國對於商務開放的一點,是必須讓步的。慈禧又告訴他上次會晤的情形,張之洞說我們維新的時間,長久得很,冒昧去做,必然失敗,他建議必須慎密地商量過,才能見諸於事。他以為維新的事,不可趨於極端。在十年或十五年以前,他自己也是對於新政反對最力的人,但時過境遷,照今日的局勢看來,有許多事的確需要改良。但中國的習俗不可廢除,唯有西方國家中對我們有益的東西我們才可采用。太後對這一番言論,很覺滿意,因為她自己的意見也正好與此吻合。

會談時皇帝總出席,但他卻從未開口說過一句話,太後照例問他的意見,他隻說與太後說的一切都相同。

在所有的佛節中, “臘八”是被認為最重要的。這是在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八日,照一般人說,好多世紀以前的這天,如來佛出外化緣,討得了一些很好的米和豆,他即攜回,平均分配給他的許多同道們,後人即將此舉視為美德而年年紀念他,這樣就成了一個獨立的節日。為了紀念這件事,人們以為在這一天,若能夠食用自己做的東西就能得到如來佛的恩賜,所以這天所吃的東西隻是把米、穀、豆類混合在一起煮粥,不加鹽或其他調味品,味道當然是不可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