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嫂破裂

慈禧依靠奕訴徹底粉碎了讚襄政務大臣。她深知她之所以能夠垂簾聽政,如沒有奕訴的大力支持是不可能的,而且自己沒有從政經驗,凡事都離不開奕訴,所以,在垂簾聽政之初,一切國家大事放手交給奕訴去辦,想方設法籠絡奕訴。比如,封奕訴為議政王的同時還封他“世襲罔替親王”,即俗稱的“鐵帽子王”,王爵世代相傳。奕訴對此封贈極力推辭。最後,慈禧改為賞他親王雙俸,加倍地給他俸米、俸銀。又如,同治三年(1864)正月初二,慈禧封奕訴的大女兒為固倫公主。按慣例,隻有皇後的親生女兒才能獲得固倫公主的封號,奕訴不是皇帝,他的福晉自然不是皇後,而他們的大女兒卻得到這個封號,這在清朝曆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在同一天,慈禧又賞給奕訴在紫禁城內乘坐四人轎的特權,賞給奕訴的大兒子載激三眼花翎頂戴。再如,慈禧還將奕訴的母親向鹹豐皇帝爭要而沒要成的“康慈太後”的封號,送給了奕訴已故的母親,並下令將其靈牌請進太廟,享受正式皇後的待遇等……

奕訴對西太後感激涕零,西太後對奕訴依為心腹。可是,舊的矛盾解決了,又出現了新的矛盾,所以這種和衷共濟的關係並不長久。慈禧經過一段垂簾聽政,對處理國事,駕馭官僚積累了經驗,而奕訴果決善斷,不拘小節,甚至僭越太後,招致了慈禧的嫉恨,乃至同奕訴發生衝突。

比如,奕訴為了盡快鎮壓太平軍,他大力啟用漢人官僚,如曾國藩、李鴻章等。此舉為一些心胸狹隘的滿族官吏所不滿,甚至把風吹到慈禧耳邊。慈禧對此也有想法。一次她責怪奕訴盡用漢人,挖苦地說: “這天下咱們不要了,送給漢人吧!”奕訴非但不服,反而同她爭辯,把慈禧駁得無言以對,最後,慈禧賭氣地說: “你事事同我為難,我罷你的官!”奕訴針鋒相對地頂撞, “我是道光皇帝的六兒子,你能把我的官罷了,可是,你撤不掉我這皇子的身份!”說罷,索性不跪了,站了起來。慈禧覺得太丟麵子,一時又說不過奕訴,最後竟使出了潑婦的手段,扯著嗓子喊: “你們看,六王爺要打我啦!”事情鬧得不可開交,最終還是太監把奕訴連勸帶推地送出宮門,才算完結。

另外,慈禧對奕訴在花銷上對她的限製,更是難以容忍。奕訴兼管內務府,宮中的開支都要經過奕訴之手。慈禧生活一貫奢侈,花費甚大,奕訴有時予以限製,這便觸怒了慈禧。再加上一些太監從中撥弄是非,使慈禧對奕訴更為不滿了,恨不得立刻就把奕訴罷了官。

隨著權勢欲的膨脹,慈禧越來越感到奕訴居功自傲,功高震主,如不及早處置,說不定有一天受製於人。慈禧決心甩開奕訴,她在尋找時機。太後垂簾聽政與議政王輔政的局麵隻維持不到四年,慈禧同奕訴的關係終於徹底破裂了。

同治四年三月初四日(1865年3月30日)早朝時,兩宮太後召見軍機大臣的時間破例地推遲了一小時,而軍機大臣被召見之後要退出的時候,慈禧忽然拿起一個奏折,朝奕訴晃了晃,說道: “有人彈劾你。”奕訴猶如突然挨了一悶棍,一時亂了方寸,脫口問道:“是誰?”沒等慈禧說話,奕訴滿有把握地說: “準是丁浩幹的。”慈禧看著兩眼冒火的奕訴,不緊不慢地說: “不是。”這時,氣急敗壞的奕訴,把朝廷的禮儀忘在了腦後,盯著慈禧追問: “到底是誰?”奕訴的這番舉動,在其他軍機大臣眼裏簡直是犯上,都替他捏了一把汗,擔心太後要怪罪下來。可是慈禧卻沒有動怒,仍然笑眯眯的。奕訴更冒火了,逼著慈禧說出彈劾他的那個人。慈禧裝出被逼無奈的樣子,說道: “是蔡壽琪彈劾你。”說罷,兩眼直瞪著奕訴,嘴角微微顫抖著,兩道眉毛也皺了起來。被激怒了的奕訴對慈禧麵部表情的變化毫無察覺,高聲喊道: “這個蔡壽琪不是好人!”原來,這個蔡壽琪是勝保的死黨,在勝保被處決時他逃過了製裁,因他善於巴結,新近又當上了日講起居注這一官職。他靠出入宮廷之便,結交上了慈禧的心腹太監安德海。從安德海的隻言片語中,他獲得了慈禧對奕訴已經不滿的信息,於是,他連上兩道奏章,攻擊奕訴。他的奏章正中慈禧的下懷,可是奕訴對此卻毫無所知。奕訴一聽是蔡壽琪彈劾他,馬上想起蔡壽琪種種劣跡,越想越氣,不由得又叫了起來: “蔡壽琪這個混賬東西在四川招搖撞騙,已經立案了,應該立刻把他抓起來!”慈禧忍不住了,用手一拍椅子的扶手,怒衝衝地說:“真太豈有此理了!毫無大臣的風範。”接著把臉一揚,對眾軍機大臣喝道: “你們都給我退下!”就連以脾氣好出名的東太後也覺得奕訴太過分,臉也氣紅了。

慈禧喝退了軍機大臣們,立刻傳旨叫大學士周祖培、瑞常、吏部尚書朱風標、戶部侍郎王發桂、內閣學士桑春榮、殷兆鏞等人上殿。被傳召進殿的這些大臣聽說兩位太後都發火了,嚇得戰戰兢兢,跪在禦座之前。慈禧讓他們站起身,把剛才奕訴犯上的情景說了一遍,邊說邊哭,東太後也在一旁陪著掉眼淚。最後,慈禧眼淚一把,鼻涕一把地對群臣說: “你們可不能忘了老皇帝對你們的恩典,不要怕他恭親王,你們依律議罪,速速回奏,越快越好。”老謀深算的周祖培深感這件差事難辦,左不得右不得,弄不好到頭來吃虧倒黴的是自己,他低聲說道: “啟奏太後,此事關係重大,非同一般,隻能由兩宮太後裁決,微臣不敢置喙。”慈禧一聽,立即火冒三丈,氣急敗壞地罵道: “都像你這個樣子,朝廷要你們這些人有什麽用?難道你們就不怕以後皇上長大親政時處置你們嗎?!”周祖培諳於世故,他一點也沒驚慌,照舊低聲說: “處置恭親王得有證據,不能僅憑蔡壽琪一道本章就給恭親王定罪。太後息怒,請容臣等會同大學士倭仁共同查證,然後如何辦理再向太後報告。”慈禧隻好順水推舟地說: “朕等你們明白回奏。”說罷就散朝了。

兩天以後,周祖培與倭仁一起在內閣訊問蔡壽琪,叫他把彈劾恭親王貪汙、專橫、徇私的具體事實擺出來。蔡壽琪支吾一陣,說: “卑職隻是風聞人們議論,卑職尚未掌握具體事實。”打發走了蔡壽琪,周祖培與倭仁聯名上了一道本章,把訊問查實的經過匯報了,最後提出請兩宮太後可以裁減恭親王的一些權力,這樣對恭親王有好處。

第二天,兩宮太後召見周祖培和倭仁,慈禧拿出自己親手寫的錯別字連篇的一道詔令,指示周組培、倭仁二人照此詔令辦理,將奕訴的一切職務革去,不準再幹預政事。

罷免奕訴的詔令一下,王公們群起反對。慈禧見此情形,知道打倒奕訴的時機尚未成熟,於是又召集權臣們重新商議。最後決定保留了奕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的職務,把議政王和軍機大臣的職務免除。

可是,慈禧沒有料到奕訴一離開軍機處,軍機大臣群龍無首,立刻癱瘓了。一些支持奕訴的王公們,如醇郡王奕還、停親王奕淙、肅親王華豐以及權臣如大學士周祖培、軍機大臣文祥、寶鋆、曹毓瑛等四處活動,為奕訴複出造輿論,想辦法。文祥和寶鋆甚至向慈禧提出辭去內務府大臣的兼職,以便慈禧直接控製內務府,恣意享樂。這一招果然奏了效,慈禧暗示隻要奕訴主動承認過失,可以考慮重入軍機處。於是,支持奕訴的這班人馬,立即說服奕訴向太後悔過,並代他草擬了悔罪奏折。

四月十四日,在奕訴罷黜一個月之後,兩宮太後召見了奕訴。奕訴按照謀士們的主意,一見兩宮太後便放聲痛哭,伏地不起。慈禧的虛榮心得到了初步滿足,當麵說奕訴認錯態度好,準許他重新主持軍機處。可是,議政王的職務卻沒有恢複。

自此以後,奕訴對兩宮太後變得小心翼翼了,尤其對慈禧,事無巨細倍加小心,唯恐觸犯了她。慈禧與奕訴之間的矛盾暫時有所緩和,但裂痕還是無法彌補。自此後,西太後更是為所欲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