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兵助剿

慈禧在第一次垂簾聽政期間,對洋人有聯合也有抵製。企圖利用洋人勢力剿殺國內人民起義,留下了後患。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北京條約》簽訂以後,英國、法國、俄國等國積極要求協助清朝政府進攻太平天國。鹹豐十一年(1861)冬,太平軍再攻上海。由江蘇巡撫薛煥出麵,又向慈禧遞上了《代江浙紳士奏請借師助剿折》,為了達到目的,江浙紳士潘曾瑋還到京師進行疏通,並得到了奕訴等人的讚同。慈禧在一道上諭中表示: “所有借師助剿,即由薛煥等與英、法兩國籌商,克日辦理,但於剿賊有裨,朕必不為遙製。其事後如有必須酬勞之說,亦可酌量定議,以資聯絡。”署江蘇布政使吳煦擬定《借師剿賊章程》,其基本綱領是:防守上海以固根本,攻取寧波以樹聲援,乘虛而入,以取蘇州,會合湘軍進攻南京。並且擬定辦法:克複一縣城,約犒賞銀二萬兩;克複一府城,約犒賞銀四萬兩。至於克複蘇州、南京兩處,擬於破城時將城中一切輜重,概歸外國兵官收管,俟變價後分作三分,英、法二國兵丁各得一分,中國兵得一分。而曾國藩、李鴻章等卻對慈禧已經認可的“借夷助剿”,在一定程度上持保留態度。曾國藩奏稱: “寧波、上海皆係通商碼頭,洋人與我同其利害,自當共爭而共守之,蘇、常、金陵,本非通商子口,借兵助剿,不勝為笑,勝則後患不測。”李鴻章也寫信給曾國藩說:“潘季玉(潘曾瑋)從京回,盛稱恭邸(奕訴)、文百川(文祥)之意以會剿腹地為是,獨吾師不謂然。”雖然如此,慈禧、奕訴主持的“借兵助剿”,還是促成了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英國、法國、俄國均曾出動正規軍與太平軍作戰,英國、美國扶植的“常勝軍”,法國扶植的“常捷軍”,與太平軍的戰鬥則更為頻繁。隻是由於與曾國藩、李鴻章等存在著利害衝突,外國武裝未能染指蘇州、南京而已。

在第一次垂簾聽政的十餘年間裏,外交方針基本上是奕訴製定的,西太後也是同意的。開始時,對洋人“外敦信睦,隱示羈縻”,利用洋人勢力剿殺國內人民起義,對洋人人有聯合也有抵製。但是,隨著時光的推移,伴著一係列外交的失利,西太後隻求苟安, “孤兒寡母”過平靜的日子,外交方針逐漸蛻變為投降主義的了。

在第一次垂簾的時期中,清朝最大的“收獲”是鎮壓了曆時十四年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曆時十六年的撚軍起義。這與西太後推行重用有才能的人,尤其重用漢族地主官僚、勾結洋人,發展近代軍事、工業的政策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