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垂簾聽政,首開先河 首次聽政

慈禧終於如願以償,她聯合恭親王,僅用兩天的時間,便順利地處置了八個顧命大臣,不費一兵一卒搞成了一場政變,為自己垂簾聽政掃清了道路。

十月初五那天,慈禧通過奕訴下令取消八個顧命大臣為新皇帝擬定的“祺祥”年號,而代之以“同治”年號,以第二年為同治元年(1862)。十月初九,新皇帝同治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同時,給皇太後上尊號。鈕祜祿氏被尊稱為慈安皇太後,那拉氏被尊稱為慈禧皇太後。新皇帝還發布聖旨,規定各省和各路軍營的奏折都必須首先送呈兩宮皇太後過目,然後交給議政王和軍機大臣詳議,提出處理辦法,之後報請兩宮皇太後批準,由軍機處按照皇太後的意見草擬聖旨,最後經皇太後審定頒發。這樣一來,兩宮皇太後對朝政便有了裁決權,而議政王奕訴則具有了行政權。這也就等於宣布了皇太後主政。

過後,王公大臣和六部九卿又用了十餘天的時間,製定出了皇太後垂簾聽政的章程。這個章程共有十一條,詳細地規定了太後垂簾聽政的具體章法。主要內容是皇太後批閱奏章、召見大臣、裁決政務、任免官員。按照這個章程,於十月初一日,舉行了太後垂簾聽政的儀式。在養心殿內,六歲的新皇帝載淳坐在禦座上,在皇帝身後放著一道黃色的紗屏風,屏風後麵一左一右坐著慈安太後和慈禧太後。議政王奕訴率領眾大臣在養心殿前叩拜。然後,奕訴進入殿內,站在皇帝禦案的左側。大臣們所上的奏折,由奕訴轉呈皇帝,並向兩宮皇太後提供處理意見,紗屏後麵的兩位太後的意見,通過奕訴傳達給百官。清朝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太後垂簾聽政時代就這樣開始了。

慈禧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可是,她卻假惺惺地發出一道上諭,說什麽垂簾聽政本來不是自己內心樂意幹的,隻是因為國家麵臨許多困難,皇帝年幼,而大臣們又不能沒有遵循,因此才不得已答應了大臣們的請求,暫時主持朝政,等皇帝長大之後,就把政權交給皇帝。

在垂簾聽政初期,慈禧因為自己對複雜的朝政不熟習,加之官僚中派係很多,自己難於操縱,而且同列強外交尤其難辦,所以她放手讓恭親王奕訴去處理內政外交,對奕訴特別禮讓,倚之如左右手。

在開始實行垂簾聽政這一年,慈禧二十七歲,東太後二十六歲,奕訴三十歲,都是年富力強,均想有所作為,也幹了幾件有影響的大事,得到了地主階級的普遍擁護,甚至有人說“政化日新”“中興有日”。

垂簾聽政不到一個月,由懲治兵部侍郎慶英開始,慈禧與奕訴便相繼處置了一大批貪官汙吏。而轉過年又恰值三年一度的“京察”(對京官的考核),慈禧與奕訴又不失時機地對吏治進行了一次大整頓。慶英因為動用公款被兵部內定給予降兩級的處分。他得知消息後,便帶上兩包金銀到恭王府求奕訴在太後麵前替自己說情。

第二天,奕訴把慶英的劣跡一一向兩宮太後奏明,並把行賄的兩包金銀呈交給兩宮太後。兩宮太後征詢奕訴應如何處分慶英,奕訴認為不嚴懲不足以警眾,於是,把原來慶英的降兩級改為革職。同時,還將慶英行賄的事向朝臣公開,以儆效尤。兩宮太後同議政王嚴懲慶英這件事震動了朝廷上下的大小官吏,尤其那些貪官汙吏無不感到惶恐,忙不迭地收斂劣行。

此後不久,朝廷又將貪汙受賄的順天府知府蔣大鏞、玩忽職守的大興縣知縣白維以及殘害百姓的永清縣知縣王錫錡一齊撤職,交付刑部審訊定罪。緊接著,又將侵吞軍餉的副將廷勝、臨陣退縮的候補都司姚複鉞、貪汙稅款的候補經曆周鍾秀砍頭示眾,又將昏庸無能的雲貴總督福濟革職,將一味花天酒地不理政事的陝甘總督樂斌革職充軍。同時,還傳旨警告進剿撚軍不力的山西巡撫英桂、陝西巡撫瑛檠。

垂簾聽政伊始,便嚴肅法紀,對貪官汙吏嚴加懲處,民族不分滿漢,職務無論高低,這對於烏煙瘴氣的官場,如同吹進了一股清風,對於整頓吏治起到了推動作用。

在同治元年進行的京察過程中,兩宮太後緊握對官吏的獎懲大權,對於廉吏、幹員予以從優議敘,加官晉級;對於墨吏、冗員或懲處或令其退休。在京察的同時,對地方官吏也一並考核,獎勤罰懶,懲貪賞廉。尤其處決敗軍之將兩江總督何桂清及兵部尚書勝保二人,以殺立威,震懾了朝臣和大小官吏,如曾國藩在給弟弟曾國荃的家信中就曾說: “兩宮太後及恭邸力求激濁揚清,賞罰嚴明……吾輩忝當重任,不恃無意外之罰,而恃無可罰之實。”

與此同時,慈禧狠抓了隻有六歲的小皇帝載淳的教育。指定將弘德殿作為小皇帝讀書之處,委派醇親王奕還教小皇帝蒙古文及騎馬射箭,派愛仁教滿文,指定博學多才的漢人大學士翁心存、祁雋藻擔任小皇帝的師父。皇帝的日常教育由奕訴主管,而具體事情則由惠親王綿愉負責。對於皇帝的作息時間及功課內容,慈禧也親自過問。規定每天天不亮皇帝就必須到書房,先學拉弓,然後再學蒙古文、滿文、漢文;讀書與討論二者不能偏廢,皇帝讀書過後要同師父討論,以古證今,摒除虛儀,務求實際。不許剛讀完書就休息,要嫻習騎術,必須自幼就練習騎馬;先練習拉弓,二三年後練習射箭,十歲以後練習打槍,練習時不準到各處遊玩,要專心致誌。此外,關於放假的時日也有嚴格規定,一年中隻有過節時累計放假三十天,暑期四十天內半天讀書半天休息。盡管慈禧為小皇帝擬定了嚴格的學規,而且不時詢問檢查,可是同治皇帝早晨讀書時,精神總振作不起來,讀漢文書籍時更是無精打采,有時甚至嘻嘻哈哈,連師父拿他也沒有辦法。而一旦練習書法時,就更為困難。直到十六歲時,這位同治皇帝仍然是錯白字連篇滿口,文理不通。

慈禧在抓緊同治皇帝教育的同時,對奕訴創辦新學也予以支持。在同治元年(1862)六月十五日,奕訴開始在京城試辦外語學校——同文館。聘請外國教師教授外語。接著,在廣州和上海也相繼辦起了同文館,對培養外語人才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與此同時,奕訴提出新的練兵計劃,主張軍隊使用西式火器,學習西式操法。在西太後的首肯下,也開始在廣州、福建、天津等地實行。到同治四年(1865),淮軍內已裝備了四萬杆洋槍、四個炮兵營,而京城神機營的六千多名兵士則全是西洋武裝了。湘軍、淮軍以西式裝備,增加了戰鬥力,在鎮壓太平軍及撚軍的戰鬥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因此得到了地主階級的支持。

可是,隨著奕訴倡導的近代化向縱深發展時,慈禧開始轉而支持地主階級中的頑固守舊派。但是,在以奕訴為首的洋務派的堅持下大機器生產開始在中國落了戶,官督商辦的企業也開始出現了。在兩宮太後歸政之前,慈禧對奕訴在總體上還是支持的。所以,在重用人才、發展近代軍事和工業等方麵都有所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