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智勇無匹登帝位 飲馬長江統東路

1251年,蒙哥即位之後,派遣三弟旭烈兀率兵開始第三次西征,並派遣二弟忽必烈主管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同時率軍征伐雲南,蒙哥則留守蒙古本土和林。

旭烈兀率兵西征滅掉了盤踞波斯北部諸山寨的“木刺夷國”(伊斯蘭教亦思馬因派勢力),攻克報達(今伊拉克巴格達),滅掉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又分兵三路進入敘利亞,取得了輝煌戰績。

忽必烈治理漢地取得成功,率兵攻伐雲南,凱旋而歸,聲望遠播。

相比之下,留守蒙古本土的蒙哥汗沒有什麽功績,聲望越來越不如兩個弟弟。

旭烈兀遠離蒙古本土,雖然聲望日增,但不會構成對自己的威脅。

可忽必烈便不同了,他居於漠南,鄰近蒙古本土,文治武功,贏得眾人讚譽。蒙哥知道忽必烈的勢力繼續發展下去,自己的權位不堪設想。

因此,他派出阿蘭答兒等人以檢查為名,打擊削弱忽必烈的勢力,同時,也在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威望,以求和忽必烈爭個高低。

想當年,蒙哥也曾率軍與拔都進行第二次西征,敗欽察,破斡羅恩,攻克烏拉基米爾城,打敗薛兒客速人和阿速人,確實風光了一陣子,也被蒙古人看成是一位英雄。

蒙哥也知道自己非等閑之輩,在忽必烈聲望日高的形勢下,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壓倒忽必烈,便想重操舊業,親自率軍去征伐南宋,以彰顯自己的才能。

1256年,在一次諸王貴族會議上,蒙哥決定親征南宋,他對諸王說:“我們的父兄們,過去的君主們,每一個都建立了功業,攻占過某個地區,在人們中間提高了自己的名聲。我也要親自出征,去攻打南家思(指南宋)。”

於是,他命幼弟阿裏不哥留守和林,以自己的兒子玉龍答失和大臣阿蘭答兒等人為輔佐。

1257年,蒙哥離開和林,渡漠而南,經河西以達六盤山。蒙哥與諸將集議,決定兵分三路大舉攻宋。他親自率領四萬大軍,號稱十萬,為西路,主攻四川。

察兒(鐵木哥斡赤斤孫)與張柔等率東路大軍進攻襄(今湖北襄樊)、鄂(今湖北武昌)等地,從東麵配合。

又命進入雲南、交趾(今越南)的大將兀良合台引兵北上,攻打潭州(今湖南長沙)等地,以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蒙哥計劃三路大軍會師長沙以後,再進圍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一舉滅亡南宋。

蒙哥給眾人分別安排了任務,唯獨沒有給忽必烈分配工作,原因是他腳患疾病,需要“照顧”。

忽必烈心裏明白,這哪裏是什麽照顧,而是蒙哥害怕自己聲望高漲,解除了自己的兵權。

忽必烈明白這一切,又無計可施,隻好閑居家中,表麵上看過著悠閑自得的生活,實際上他的心裏也在翻江倒海地折騰著。

蒙哥此次南征,從表麵上看,似乎很嚴密周到,好像是一個切實可行的全麵滅亡南宋的計劃。從戰略角度看,在軍員和物資的準備、將帥的選任、攻宋的借口及輿論的製造,在主攻方向的選擇及三路大軍的整體配合等方麵,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看到了這一點。雖向蒙哥進言,說明其中利弊,但蒙哥剛愎自用,仍然堅持大舉伐宋。

蒙哥三路大軍出發之後,郝經曾對忽必烈說:“古之一天下者,以德不以力。彼(指南宋)今未有敗亡之釁,我乃空國而出,諸侯窺伺於內,小民凋弊於外。經見其危,未見其利也。”

後來,蒙哥在蜀地征戰時,郝經又向忽必烈進呈《東師議》一文,指出:“夫取天下,有可以力並,有可以術圖。”力並者應該出奇製勝,術圖者則不可急。

蒙古軍早期能夠所向克捷,主要是利用騎兵,用奇取勝。用奇必須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蒙哥汗親征四川,六師雷動,實是舍奇而用正。

四川地區“限以大山深穀,扼以重險薦阻,迂以危途繚徑,我之乘險以用奇則難,彼之因險以製奇則易”。

況且主客雙方力量懸殊,我方的戰略企圖完全暴露。敵方堅壁清野以待之,我“無擄掠以為資,無俘獲以備役”。這就形成了“以有限之力,冒無限之險,雖有奇謀秘略,無所用之”。

用奇不行,用術之時機尚未成熟,蒙哥汗忽然無故大舉,進而不退,主動完全喪失,兵勢滯遏難前。其結果必然是再竭三衰,“所謂強弩之末,不能射魯縞都也”。

後來戰事的發展,確如這些有識之士所預料的那樣,很快就陷入被動局麵。

首先是東路軍進展不利。塔察兒率領東路軍按計劃進攻襄、鄂,初戰順利,很快進至郢州沿江之地,但受到宋軍阻擊,難以前進,隻好無功而返。

蒙哥聽說東路軍失利非常惱火,對塔察兒嚴旨切責,並派人通知他們說:“你們回來時,我要下令狠狠地懲罰你們。”一位宗王也派人轉告塔察兒說:“忽必烈曾奪取了許多城堡,而你們卻帶著破爛屁股回來,也就是說,你們隻忙於吃喝,不好好打仗。”

塔察兒受盡辱罵,心中十分不滿。

這時,被剝奪了軍權的忽必烈,正以養病為名。在藩府安閑度日。近侍康裏部人燕真(不忽木之父)提醒忽必烈說:“主上對大王素懷猜疑,現在主上遠涉危難之地,親曆戎行,而殿下卻閑居在家,這樣子能行嗎?"

忽必烈原以為爭取領兵權會更加遭到猜忌,如今聽燕真這麽一說,方知自己不要求從征伐宋,將來也會成為一條罪過,遂硬著頭皮派遣使者到蒙哥處,請求允許他從征。

蒙哥本來不想讓忽必烈參加這次軍事行動,怎奈塔察兒不為自己爭氣,進軍失利,很可能影響這次軍事戰績。他知道如果出征無功,將會更加影響他的威望,不如起用忽必烈,幫助自己扭轉戰局,如果取得軍事勝

利,仍然是自己的功勞。

於是,蒙哥非常高興地答應了忽必烈的請求,讓他代替塔察兒總率東路諸軍,依照預定的計劃進取鄂州。

忽必烈重掌軍權,非常高興,決心好好表現一番。元憲宗八年(1258)十一月,忽必烈在開平誓師祭旗,隨後揮師南下。第二年二月,會諸王於邢州。

五月,至濮州,聽說名士宋子貞在其地,立即召見,問以方略。宋子貞毫不客氣,回答說:“本朝威武有餘,仁德未洽。宋人所以拒命者,特畏死爾,若投降者不殺,脅從者勿治,則宋之郡邑可傳檄而定也。”

忽必烈聽了覺得很有道理,表示願意按其所說去做。忽必烈又聽說儒士李昶也在濮州,馬上派人去請,問以“治國用兵之要”。

李昶談“淪治國,則以用賢、立法、賞罰、君道、務本、清源為對;論用兵,則以伐罪、救民、不嗜殺為對”。

忽必烈聽了深以為然,倍加讚賞。隨後,繼續行軍。

七月,到達汝南,申明軍令。戒諸將勿妄殺,並使楊惟中、郝經等宣撫江淮,接著命令木華黎之孫大將霸都魯自蔡州先行進發。

八月,忽必烈渡過淮河,入大勝關,進至黃陂,抵達鄂州江北,飲馬長江,準備進圍鄂州。

忽必烈率領東路大軍推進神速,宋人聞之驚恐不安,陷入一片慌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