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為政敗筆,皇位紛爭 晚年生活

康熙皇帝八歲即位,大事迭起,國務繁殷,無暇顧及其他。因此,使康熙皇帝少年老成,自幼養成行為端莊,處事嚴謹的風度。另一方麵,也使青年時期的他,顯得愛好不夠廣泛,缺少一般青年人應有的興趣與愛好,每天的活動比較單調,除了禦門聽政,批閱奏章之外,便是聽人講課,讀書寫字,休息時輔以騎射、摔跤。到了晚年,情況有所不同,一是天下大定,四民粗安,形勢相對平穩;二是機構健全,臣下得力,不必事事躬親,時間較前寬鬆;三是年老體弱,不適合過多的騎射及狩獵活動,而更多地需要幽雅安靜的環境及可以賞心悅目、陶冶性情的文娛和觀覽活動。因而,康熙皇帝晚年的興趣愛好、“業餘”活動比青壯年時期豐富一些。除了修書外,對園林、花鳥、樂曲等也頗有興趣。

康熙皇帝和其他老年人一樣,希望有一個安靜舒適、溫馨的養老環境。他非常羨慕退休老臣,能告老還家,含飴抱子弄孫,享受天倫之樂,有時麵對前來辭別的老臣老淚縱橫,哀歎自己這個皇帝不能退休,不能安靜地度過晚年。但他也在可能的範圍內選擇和營造最滿意的養老活動場所。康熙皇帝在四十八歲時,著手籌劃修築口外避暑行宮。經親自踏勘,最後選定了風景幽美,蔚然深秀的熱河上營。

熱河,當時指的是現在的武烈河。武烈河水有三源:一是十八爾台河;二是茅溝河;三是賽音河。三河沿途匯合了默沁、湯泉等溫泉水,流經今承德市區,又匯集了附近的溫泉水,寒冬不結冰,仍蜿蜒向前。在這一帶聚居、放牧的蒙古牧民,遂將此地稱作“哈倫告魯兒”,漢譯即是“熱河”。

康熙四十二年(1703),在武烈河西岸開工興建熱河行宮,康熙四十七年(1708)初步建成。此後繼續擴建,至康熙五十年(1711)正宮告竣,康熙皇帝親自題寫“避暑山莊”四字匾額,掛在宮殿前的二宮門上。並將重要景點以四字題名,組成避暑山莊三十六景。於是,熱河行宮又稱避暑山莊,即今承德避暑山莊。

按康熙皇帝當時修建的避暑山莊,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宮殿區,一部分是苑景區。宮殿區的正宮,位於避暑山莊的最南端,是康熙處理朝政和日常居住的地方,仍保持宮殿格局,有明顯的中軸線,主要建築都在中軸線上,周圍有牆,自成院落。正麵城門內有宮門(午門)、二宮門。二宮門即今避暑山莊門,又叫閱射門,是康熙皇帝閱射和比武的地方。門內是正殿——澹泊敬誠殿,是為康熙皇帝舉行慶典、處理政務、接見外國使節及國內少數民族首領的場所。殿內正中設有皇帝的寶座。周圍陳設著圍屏、宮扇、角端、香鼎、香爐、鶴熏等。寶座後高懸著康熙皇帝禦書匾額“澹泊敬誠”,取自三國時諸葛亮的《戒子書》“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含義。殿後的“依清曠殿”(乾隆改題“四知書屋”)是康熙皇帝上朝休息的地方。其後是一排十九間的照房。它把正宮區分成兩個部分。以北是皇帝的生活區,即後寢部分,有屏風門、煙波致爽殿、雲山勝地樓、岫雲門。煙波致爽殿是康熙的寢宮,他說這裏“四圍秀嶺,十裏澄湖,致有爽氣”,所以將它列為避暑山莊三十六景之首。寢宮後麵有一座兩層樓,叫雲山勝地,是三十六景的第八景。登樓向北遠眺,林巒煙水,一望無極,氣象萬千。康熙皇帝常攜後妃到這裏觀賞壯觀的景色。岫雲門是正宮的最北端,出門就是苑景區了。康熙皇帝在世時,除建正宮外,還在雲山勝地的東麵築有萬壑鬆風,建築物據崗臨湖,布局靈活多變,前後參差,無中軸線,周圍散布古鬆、巨槐,北眺湖光山色,風景極佳;黑石砌成蹬道,隨勢上下,是三十六景中的第六景。康熙皇帝曾在這裏批閱奏章、召見官員。

宮殿區之外,是由湖泊、山巒及平原組成的極為廣闊的苑景區。湖泊在宮殿區以北,麵積約三十二萬平方米,中間被如意洲、月色江聲、青蓮島、金山等島嶼分隔成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銀湖、鏡湖等,其間以橋堤連接。連接宮殿區後門、通往湖心島如意洲的芝徑雲堤,是三十六景的第二景。湖區景色如畫,再現江南風光,距宮殿區又近,是康熙皇帝經常光顧之地,所設景點頗多,約占三十六景的一半以上。僅如意洲即設有:無暑清涼、延薰山館、水芳岩秀等七個景點。平原區在湖區以北,麵積僅及湖區之半;山區在山莊的西部和北部,約占整個山莊麵積的百分之七十。這兩部分基本保持自然原貌,重巒疊嶂,古樹參天,所設景點十餘個,其中,山上所設北枕雙峰、南山積雪等亭,尤為山區增色,登臨其中,可觀覽湖區及山莊全貌。夕陽西下時,置身於湖區西部山頂的錘峰落照亭,觀看武烈河以東十餘裏的磬錘峰倒映湖中,湖麵五彩繽紛,別有天地。位於梨樹溝深處,稱為梨花伴月及澄泉繞石的庭院景點,是康熙皇帝在盛夏酷暑時納涼之處。不論天氣炎熱到何等地步,一進梨樹溝便頓感涼爽舒適。

在修築熱河行宮的同時,在從京師出古北口經熱河上營去圍場的沿途,陸續設立比較簡單的行宮約二十餘座,作為中途住宿和進食之所。這一舉措與康熙皇帝的年齡和健康狀況有關。康熙皇帝年輕時,一天騎馬馳騁二三百裏不成問題。康熙二十五年(1686)七月二十九日從京師出發去圍場,千裏之遙,五天趕到;途中休息,睡在臨時搭起的帳篷裏。晚年的康熙皇帝因體力漸衰,已不勝鞍馬之勞,一日漫遊三五十裏,就須停下安歇。按這個速度計算,從京師到圍場需二十天左右的時間,加上途中逗留,時間還會更長。不僅康熙皇帝本人住帳篷時間太長難以適應,扈從者長期生活在野外也很勞苦,攜帶、運送途中所需物資又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此,沿途建築永久性行宮勢在必行。

康熙皇帝從修築避暑山莊起,每次北巡的時間較前大大延長,一般在四五個月,甚至半年以上。其中用於行圍者僅一月左右,其餘時間大部在山莊避暑。

修築熱河避暑山莊和北巡沿途行宮,工程浩大,勞民傷財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康熙皇帝作為一位有曆史貢獻的封建帝王,在對待避暑山莊這座園林宮殿的態度上,仍然與那些無節製地追求個人享受、驕奢**逸的昏庸君主們有一條非常明顯的界限,表現出他獨特的境界與風格。如山莊建築相對來說是簡樸的,除了個別亭閣門樓略施彩繪外,其他一律青磚瓦房。再者,北方民族都有冬夏南北移住的習俗,遼、金時期,各築南、北、東、西幾座京城,即是明證,康熙皇帝修築避暑山莊,正是北方民族傳統習俗的再現。康熙皇帝在《六十一年出哨》詩中寫道:“勝地清涼適,衰年水土宜。非因耽逸豫,實借憩神思。”說明選擇宜人的氣候環境,是他晚年身體狀況的需要。況且,到山莊,除了避暑、略事休息外,一切與在北京宮中一樣,照常處理政務;並能就近接見、宴賞大批蒙古王公及宗教界首領,對溝通民族感情、鞏固北部邊疆十分有利。

康熙皇帝晚年,夏秋去避暑山莊,冬春返回京城。在京城,大多數時間住在西郊的暢春園。此園位於南海澱大河莊之北,周長一千零六十丈,原為明朝武清侯李偉的別墅。康熙皇帝大約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春在故址改建,並重新命名。最初用以為祖母太皇太後及皇太後夏日避暑之地,後來,祖母及皇太後先後去世,又擴建為自己的居住場所。

除了避暑,康熙皇帝晚年常以欣賞戲曲音樂為娛樂活動。他研究音韻和樂理,並研製樂器,從宮人中選擅長文藝者,組成演奏班子,並在暢春園和避暑山莊修築了戲樓。

有一次,康熙皇帝在北京西郊暢春園接待南書房舊臣、好友高士奇,他和他的演奏班子做了一次精彩的表演。先令人抬出一架安裝一百二十根琴弦的西洋鐵絲琴,親自撫奏一曲《普屹咒》。又命宮人用“箜篌”彈奏一曲。這“箜篌”有一段起死回生的故事。“箜篌”是二十五弦彈奏樂器,據說是漢武帝命樂人侯調製作,以其中空,故稱“箜篌”,又因其發音“坎坎”,節奏性極強,亦稱“坎侯”。唐宋時期“箜篌”尚存。後來竟被視為不吉祥之物,因為它叫“箜篌”,說是空國之侯;坎坎之聲,即亡國之音。因此長期失傳。康熙皇帝不信這些愚昧迷信之說,命人研究、考證製作方法,並製出新的“箜篌”。為高士奇演奏的,還有虎拍、琵琶、三弦等各種樂器。康熙皇帝將琴譜《平沙落雁》改為用琴、琵琶、弦子、虎拍等四種彈擊樂器大合奏,使人耳目一新。最後是一位技藝最高的彈箏宮人彈奏《變調月兒高》,婉轉悠揚,令人神往。樂器演奏之後還有戲曲,內侍擺上果席,一邊飲酒,一邊欣賞。先出台的是弋陽腔《一門五福》,這是康熙皇帝根據漢人有吉慶事時常演此戲的習慣,精心安排的;表示將高士奇的到來視為吉慶事。可見他對高士奇的重視。接著演當時最為流行的昆曲《琵琶上壽》,劇中有打諢逗樂的內容,康熙皇帝恐高士奇不好意思,勸說你是老年人,不妨看看,無須回避。隨後,又演弋陽腔《羅卜行路》《羅卜描母容》《琵琶盤夫》,以及昆曲《三溪》《金印封贈》等劇目,並介紹了演員。康熙皇帝平素比較注意引進江南地方戲劇,而陝甘一帶的北方劇秦腔尚未傳入北京,所以隻能用南曲招待杭州來的客人。康熙很謙虛,一再對高士奇說,你在外麵見得多,莫笑話。高士奇得皇帝賞戲,已受寵若驚,連連稱讚,哪敢吹毛求疵。所有這些都說明,康熙皇帝對音樂戲曲的興趣,不止於一般的欣賞,而是有研究,有創新,有獨到之處,與他對事業,對科學文化其他領域事物的態度,完全一致。

幼年的康熙皇帝曾有過拒收黃鸚鵡的故事。之後,他又多次拒收珍禽異獸,並一直無興趣,也無時間為它們分心。康熙皇帝晚年的愛好有所變化,在他的周圍、他的作品裏、他的心目中的一角,有了花木鳥獸的位置,成為他晚年生活情趣的組成部分。

避暑山莊是一座塞上園林,有濃厚的天然景色,諸多蒼鬆翠柏、古槐老榆。為增加山林野趣,把園林點綴得更加儀態萬千,生機盎然,又著意蓄養山林動物,植樹,種花,並根據各景點的特色命名。與花有關的景點也不在少數,如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金蓮映日等。除了山莊固有的花草樹木之外,並進行人工培植,發展一些良種草木。康熙指授把山西的金蓮花,內蒙敖漢旗產的荷花,興安產的草荔枝等,移植到山莊有關景點,使之更具特色。如在千林島遍植櫻額樹,櫻額又名稠梨子,果形如野黑葡萄,而稍小,味甘澀,性溫暖,補脾止瀉,曬幹為末,可以長期保存。康熙皇帝在《機暇格物編》中讚賞它“每當夏日累累綴枝,遊觀其下殊堪娛目,不獨秋實之可采也”。

有關動物的景點鬆鶴清樾等,也很有特色,飛鶴、鹿群……自由飛舞跳躍,還有一種稱為秦達罕的兔類動物,身體比兔子大一倍左右,其肉味美鮮潔,春夏毛色灰,秋末冬初變白,每年春二三月間繁殖兩次。原產於蒙古索約爾濟山等地,在山莊仍生活得很好。

暢春園麵積雖僅及避暑山莊三分之一左右,但花草鳥獸卻毫不遜色。淵鑒齋後所種的玉蘭、蠟梅,歲歲盛開,兩叢篆竹,猗猗青翠,各種牡丹開滿闌檻間。陳設古玩的高樓蕊珠院,樓下的牡丹、玉蘭,豔麗高茂。長軒裏還有許多名貴花卉。園中築堤以花為名,東堤種丁香,名丁香;西堤種蘭芝則名蘭芝;另一堤叫桃花。農曆三月中、下旬,絳桃花謝,白丁香初開,瓊林瑤蕊,一望參差。園中動物也很繁多;麋鹿獐麂馴臥山坡,還有塞外盤羊,角可為弓。初出小鶴大小如拳,單獨飼養。孔雀、白鷸、鸚鵡、竹雞,各有籠所。風頭白鴨,遊戲成群。據說,這種白鴨肉味極鮮美,食用有益健康,但康熙皇帝愛它的潔白美觀,從未烹食過。塞北白雁,籠近水側,飲食自如。康熙皇帝向臣下介紹:此雁產自塞北很遠的地方,霜降之前進入內地,塞北人看見白雁南飛,便知道寒霜即將降臨。一條潺潺流水的河,東西兩岸果木繁茂。西岸葡萄架連數畝,有黑、白、紫、綠及公領孫、環環等品種,都由哈密貢來。東岸山嶺,全是山楓、婆羅樹。另一條河的對岸,栽種桃花萬株,成為萬樹紅霞景觀。養心殿前白石榴、弱枝棗猶然鬱茂。

總之,康熙皇帝晚年廣泛的興趣愛好使生活充實多了,給康熙皇帝排除了煩惱,帶來了歡樂。因為他始終把國事放在首位,即使年老體衰多病時,也不敢稍事鬆懈,所以對於愛好、消遣之類的活動,能夠掌握、局限於適當的程度,而不沉溺於聲色之中,更嚴戒低級趣味。他曾告誡子孫說,我的興趣與愛好雖然很廣泛,但諸藝俱不能溺我。而修書本身是發展文化科學的高尚事業,寓情趣於著述與科研之中,是一種極高雅不俗的娛樂。

在古代帝王中,康熙皇帝屬於長壽者。其實,他的體質並不強壯,幼年體弱多病,吐過血。但他一生從不消極保養,而是以積極的態度從事騎射、狩獵等活動,以增強體質,鍛煉果敢無畏的精神。生活上愛簡潔,戒奢華;節飲食,慎起居;無不良嗜好。有一顆仁慈善良的心,熱愛生活、熱愛親人、熱愛部下和黎民。他與一般帝王不同,從不追求長生不老,更不幻想返老還童。在他五十七歲那年,有人見他胡須斑白,進呈烏須方,他笑著謝絕說,古來白須皇帝有幾個?我若須鬢皓然,豈不為萬世之美談!對於死,他看得很開,從不避諱,預做準備。這種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生活習慣,使他能避免糜爛之害,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並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