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開封稱帝 積聚實力

縱有衝天誌向,如果沒有實力,最終也是枉然,趙匡胤很早就深知這個道理,時刻注意培植親信,壯大自己的實力,這項工作,早在他投身郭威帳下的時候就開始了。

事實上,要增強自己的實力,無非使用這樣幾種手段:權力、金錢、感情。如果權勢灼人炙手可熱,那麽趨炎附勢、攀龍附鳳的人便會蜂擁而至。錢能通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金錢所至必能有人為己出力效命。趙匡胤開始的時候一無所有,既沒有權勢,更無金錢,能夠拉攏人的隻能用感情,趙匡胤正是這樣,使用了一種古老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即通過拜把子兄弟來拉攏人才,培植自己的實力。

這一點,同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做法出奇地相似。郭威早年,曾同一班情投意合的中下級軍官結為生死兄弟,號稱“十軍主”。他們曾刺臂宣誓“凡我十人,龍蛇混合,異日富貴無相忘,苟渝此言,神降之罰”。後來,在“十軍主”的鼎力相助之下,郭威才得以稱帝。趙匡胤也有一幫把兄弟,號稱“義社十兄弟”,他們是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等人。這些人大都是後漢初投入郭威麾下的,他們與趙匡胤成為生死之交。經過幾年的奮鬥經過趙匡胤的提拔,他們一個個都成為手握兵權的中高級將領。這幫弟兄自然迫切希望自己的拜把子弟兄能入主皇宮,自己也好雞犬升天,跟著得到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實際上,沒有他們的支持,趙匡胤的夢想恐怕很難變成現實。這一點,趙匡胤本人也不得不承認。在趙匡胤稱帝後的第二年七月,趙匡胤把這幫昔日的弟兄召進宮中,設宴款待,酬謝他們的擁戴之功,趙匡胤在酒席上,吐出了肺腑之言:“如果沒有弟兄們的鼎力相助,我不可能有今天,感念你們的功德,真是無日或忘。”

此外,同趙匡胤關係密切的將領還有許多人。如官任虎捷右廂都指揮使的趙彥徽,趙匡胤曾拜他為兄。官任河陽節度使的趙晁,是趙匡胤之父趙弘殷的拜把子更不是外人。大將韓令坤曾是趙匡胤兒時的小夥伴。他們的關係,自然非同小可。另一大將慕容延釗,做過趙匡胤的副手,兩人的私交也不錯,即使是後來當了皇帝,仍一直把延釗稱為兄長。高懷德、張令鐸等將領,也是趙匡胤的好友。這些人雖不

如“義社十兄弟”那樣死心踏地地為趙匡胤出力,但也很希望趙匡胤當皇帝。

在高平之戰後,趙匡胤受命整頓禁軍,便把自己的影響牢固地樹立在禁軍中。在此後的六年時間裏,趙匡胤一直擔任禁軍將領。他本人出身於普通士卒,因此了解士兵的疾苦,知道士兵的需求。在帶兵過程中,趙匡胤與士兵同甘共苦,仗義疏財,得到賞賜即平分給部下,從而得到士兵的擁護。加上他能征慣戰,也使士兵打心眼兒裏佩服。因此,趙匡胤在軍隊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如果趙匡胤有所行動,很容易得到士兵們的支持。

趙匡胤具有遠見卓識,不僅在軍隊係統建造自己的關係網,還極力網羅其他人才,組成自己的智囊團。其中,除了前麵已提到的趙普外,還有呂餘慶、劉熙古、沈義倫、李處耘、王仁贍、楚昭輔等人,當然也還包括弟弟趙光義。這些人足智多謀,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趙匡胤想方設法地把他們拉到自己的身邊。他們也確實沒有讓趙匡胤失望,殫慮竭智,為趙匡胤奪取乃至鞏固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之後,趙匡胤的苦心經營頗具成效,擁有了蔚為壯觀的龐大實力,一遇風吹草動,趙匡胤的言行便舉足輕重,完全能夠左右一個王朝的生死存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