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自養,讓青春多一份厚重

自養就意味著放棄依附,靠自己的力量來生存,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意誌是做不到的。

真心真意愛自己

穿行在北大校園裏的學子們,無論來自何方,來自怎樣的家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承認自己的能力或者自己的優秀。

這也不難理解,能夠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躋身中國最好的大學,沒有能力是做不到的。而一旦成功進入其中,也就等於承認了自己的優秀。這使得北大的學子們都很自信。

或許在某些方麵他們也難免不優秀,甚至很自卑,但畢竟人無完人,能夠做到某方麵的優秀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他們不但會欣賞自己的優秀,還會積極挖掘自身的潛力,充分發掘自身未被開發的能力,並將這種能力展現出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展人際網絡,全身心地投入到為未來的準備之中去。

所以,身在北大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懂得愛自己。愛自己的最好表現就是充分展現自己,讓自己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和提高。

北大被公認為中國最高學府,同時也是中國綜合實力第一的大學,理科、文科、社會科學、新型工科和醫科都是它的

強項。按照國家重點學科,北大的理科、文科、醫科實力均為全國第一。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誕生了中國高校中最早的數學、物理、化學、地質、計算機、微電子、核物理、心理、農學、醫學、中文、曆史、哲學、考古、外語、政治、經濟、商學、新聞等學科。

北大有國家重點學科81個、國家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8個、衛計委重點實驗室12個、國家人才培養基地20個、國家級示範性軟件學院1個(排名全國第一),附屬和教學醫院19個。北京大學圖書館為亞洲最大的大學圖書館,現藏書1046萬冊,電子圖書及期刊逾7億冊。以上指標北大均居全國高校第一。

北大擁有近300家學生社團。每年新生入學時,許多社團在三角地招新,號稱“百團大戰”。

北大的學生往往都是綜合性人才,他們既有專長也有特長,這樣的才能更多是後天培養的,而不是天生的。因為他們愛自己,不舍得讓自己的才華白白埋沒了,不願意默默地承受機會的失去,所以他們一定會讓自己去嚐試、去爭取。

對每個人來說,愛別人之前首先要愛自己,一個懂得愛自己的人才知道如何去愛別人。對十幾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正處在含苞待放的階段,盛開的世界即將到來。這時候,真心地嗬護是必須要做的,否則就可能錯過鮮花的盛開。

但是,讓人心痛的是,各種極端事件的不斷出現,使很多即將盛開的花苞都提前夭折了,給家人、朋友留下了無盡的傷痛。所以,愛自己是讓自己得到更大、更長久發展的前提。

如果說愛護自己是容易做到的,是容易被人認識到的話,那麽另一種形式的愛自己則常常被人們所忽略。

小丁今年上高二,學習壓力很重,幾乎壓得自己抬不起頭來,每天都像個陀螺似的在家和學校之間不停地轉。他根本不敢想以後,不敢想即將到來的更加殘酷的高三生活,他覺得那簡直是世界末日。現在高二已經這樣了,到了高三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扛得住。

於是,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即使休息的時間也被他劃分成很多小塊,每一小塊都充分利用。

那些以前熱衷的興趣愛好統統被收起來了,每每看到閑置在角落裏的籃球,也不過是一聲歎息罷了。

這是很多十幾歲孩子身上正在發生的事情,學習是他們的天職,卻也被當成了唯一的任務,所有的一切都為學習讓路。

很多事實證明,一味學習並不見得是好事,很多高分低能者連最基本的生活常識都沒有,何談事業的發展?

而且,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興趣愛好,做事情也不會有效率,甚至不會成功,因為任何事情在他看來都不過是需要完成的任務,那會是多麽痛苦的一件事情啊!

相反,有的孩子過分注重自己的興趣愛好,以致荒廢了學業,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愛自己就要順從自己,而不是放縱自己。順從自己是培養或者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挖掘自身的潛力,多嚐試,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這樣才能夠讓自己得到全麵的發展和提高;而放縱自己則是由著性子來,完全是一種放任自流,隻會去做自己感興趣的。

而放棄努力嚐試,或者見困難就逃,這等於是放棄激發自己能力的機會,放棄讓自己獲得成長和提高的機會,不但不是愛自己,相反是害自己。

對十幾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具備一定的自控力和辨別力,有是非觀念和做事標準,家長可以放手讓他們去多做一些事情,作為鍛煉和體驗也未嚐不可。否則,等孩子上了大學,就變成了隻會讀書的書呆子,失去了參加很多活動的機會,無形中會讓自己的弱點更突出。

而學習隻是大學生的主業之一,其他方麵的綜合素質才是將來立足社會的重要保證。

所以,愛自己就是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好,相信自己能夠做得更多,隻有這樣的自信,才能夠讓自己不錯過加強和提升自己的機會,這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和自己的心靈簽訂契約

一個人是不是自信,並不是他表現得多麽強勢,或者誌得意滿、勝券在握,而是他是不是遵從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比如,你明明喜歡對方,但就是不敢說,於是東拉西扯地說了一堆諸如天氣、鞋子之類的話題,可最後還是沒有達到目的。這個時候,你是心虛的,因為你真正想說的沒說。

相反,如果你直接告訴對方,你喜歡他(她),盡管麵臨被拒絕的風險,但是你的心裏是踏實的,這就是一種自信。因為,喜歡是你的真實情感,在表達自己真實情感的時候,你是理直氣壯的。

多年前,有一位窮苦的牧羊人領著兩個年幼的兒子給別人放羊來維持生活。一天,他們趕著羊來到一個山坡,這時,一群大雁鳴叫著從他們頭頂飛過,並很快消失在遠處。牧羊人的小兒子問他:“爸爸,爸爸,大雁要往哪裏飛?”“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裏安家,度過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說。

他的大兒子眨著眼睛羨慕地說:“要是我們也能像大雁那樣飛起來就好了,那我就要飛得比大雁還要高,去天堂,看媽媽是不是在那裏。”小兒子也對父親說:“做個會飛的大雁多好啊,那樣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飛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後對兩個兒子說:“隻要你們想,你們也能飛起來。”兩個兒子試了試,並沒有飛起來。他們用懷疑的眼神瞅著父親。牧羊人說,讓我飛給你們看,於是他飛了兩下,也沒飛起來。牧羊人肯定地說:“我是因為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隻要不斷地努力,就一定能飛起來,去想去的地方。”兒子們牢牢地記住了父親的話,並一直不斷地努力,等到他們長大以後果然飛起來了,他們發明了飛機,他們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過程自然充滿了艱辛,從1896年開始,他們就一直熱心於飛行研究。

通過多次研究和實驗,在基蒂霍克沙丘上空對載人滑翔機進行了幾度寒暑的試驗之後,他們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

如果一個人能夠堅持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並努力去實現它,不管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他最終都會讓生命呈現出不一樣的精彩。

因為他們有這個勇氣,敢於去嚐試;因為他們有這個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做自己想做的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很多客觀、主觀因素的限製和幹擾下,人們總會向現實做出某種妥協,這就導致他們無法真正實現自己的想法。

但是,讓一個人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很顯然是不道德的,也是做不好的。所以說,當一個人被外界的**迷惑得失去心智和判斷力的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和自己的心靈簽訂契約,尊重內心最初、最真實的想法,忠誠於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就必然會產生一種自信和由此帶來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