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北大學子的社會地位
北大英才輩出,堪稱大師之園。北大的畢業生和教師為我國的自然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奠基性和開拓性的貢獻。
北大自創立以來就一直是國際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國大學,同時也是國內最具開放性的大學。置身於此,正可以放眼世界,胸懷天下。現有來自近百個國家的四千餘名留學生在北大求學,留學生人數在全國高校中遙遙領先。
曆年來訪問北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學術大師、各國元首與政府首腦的人數在國內高校中均居第一。
2004年,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巴黎高師、巴黎高科等國際著名大學負責人訪問該校,9位諾貝爾獎得主登上該校講台,8位外國政要蒞臨該校發表演講。
目前,北大已與世界上五十餘個國家的近300所著名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關係,數目亦居全國高校之首。
北大人的身影活躍在各行各業之中。聰明的才智、堅實的培養、名牌的聲譽、務實的風格,這些無不在為北大人鋪就良好的出路。根據教育部2008年的統計,北大學生就業率高居全國之首。
另外,北大學子每年出國的人數和學校的檔次都同樣高居全國之首,比如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在中國招收的留學生名額,大部分都投放給北大學子。
一流的生源,一流的培養,造就了一流的人才。自1999年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北大畢業生平均供需比達到1:10,畢業研究生一次就業率分別達到了95%以上,名列全國高校前茅。
北大曾多次榮獲教育部評選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也正因為如此,從每年的10月份開始,知名企業、跨國集團、高新技術企業、黨政機關均到北大展開一輪一輪的人才爭奪大戰。
從工作單位的性質上看,北大本科畢業生的就業領域主要集中在國家機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聞出版、金融機構、國有企業、三資企業等,近幾年特別是去著名跨國公司以及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如IT行業的就業比例更趨明顯。
幾乎在所有最莊嚴的國家機關和最著名的公司企業當中都能找到北大畢業生或活躍或沉穩的身影,如中共中央辦公廳、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部門、國務院係統各部委、最高人民法院係統、最高人民檢察院係統、外交部、外貿部、海關總署等國家黨政機關。
既有中國人民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商業銀行,又有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還有Microsoft(微軟)、IBM、MOTOROLA(摩托羅拉)、Shell(殼牌)、愛立信、Bell(貝爾實驗室)、麥肯錫、安達信、高盛、美孚石油等全球著名的跨國公司;高新技術企業如北大方正、聯想、清華同方、深圳華為、中興、大唐、巨龍等,橫跨上百個行業。
來北大招聘,幾乎所有的單位都會說:我們看中的是北大畢業生的高素質,發展的潛力和創新的能力,專業並不重要。即便是北大基礎學科、長線專業的畢業生,如數學、地球物理、地質、曆史、考古、哲學等專業的畢業生,也廣受不同領域用人單位的熱忱期待和歡迎。
從就業單位分布的地區來看: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寧波、青島、大連、杭州、廈門等成為北大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城市;京津地區、寧滬杭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成為北大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地區。
除良好的就業去向以外,大約70%(文理科合計)的本科畢業生考取(含免試推薦)了研究生或自費出國留學,進一步深造。在考取自費出國留學的畢業生當中,大都為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美國的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MIT(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大學;英國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日本的東京大學等世界名校都有北大學子的身影。他們發奮學習、刻苦鑽研、團結拚搏,繼續成為遙遙領先的佼佼者,為母校和祖國贏得了廣泛讚譽。
百年學府北京大學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為一體。我們有理由相信,沐浴著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熏陶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之中,北大學子的全麵成長成才,北大爭創世界一流大學的壯麗前景,必將變為現實。
北京大學小百科
北京大學教授侯仁之院士2001年獲得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京大獎——"研究與探險委員會主席獎"。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是世界最大的非營利性科學與教育機構。“研究與探險委員會主席獎”是授予那些為世界帶來新知識、擁有傑出貢獻的國家地理學會基金獲得者。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金鼎漢(55屆東語係)2001年獲得印度總統納拉亞南親自頒發的代表印地語研究最高成就的獎項——喬治·格裏森獎。北大醫學院50屆校友、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北京天壇醫院名譽院長王忠誠院士獲得2001年“第十二屆世界神經外科聯合學術會議”授予的“最高榮譽獎章”,這是世界神經外科最高獎,他是迄今(截至2009年)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神經外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