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整頓軍旅定邊陲 諸邊戰事

唐代是中國內地民族與周邊兄弟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國與外國友好交往的鼎盛時期。從東北到西南,依次分布著靺鞨、契丹、奚、突厥、西域諸國(蔥嶺以東)、吐蕃、南詔等,其間還有若幹人數較少的其他部族。

這些兄弟民族或部族,由於自然交通條件的限製,其發展的進程較慢;但在開發邊疆的同時,他們也在逐步地興旺起來。

特別是在中原地區經濟和文化高度發展的吸引、刺激影響下,有著很大的向內的趨勢。這種趨向,既表現為和平的交往、臣服、融合,也表現為戰爭、掠奪和騷擾。而唐王朝為了自己的安寧和揚威周邊,也積極地向四周發展,其形式是和親、招撫或軍事征服。

同時,唐王朝在國內經濟文化日益發展的基礎上,以極大的興趣從事著對亞洲各國的交往。邊境的安定與否,關係是十分重大的。

通往印度、阿拉伯與波斯各國著名的絲綢之路,從河西走廊西出玉門關,至蔥嶺以東的一段,恰為突厥與吐蕃南北夾峙著;東北由營州(今遼寧朝陽)出關穿過遼東地區,則是與靺鞨族及朝鮮、日本交往的要途。

因此,唐初以來對邊境的用兵,主要就集中在東北和西北兩個方麵,而尤以西北為重要。這除了絲綢之路的關係外,還由於關中為中央政權所在,距西北邊境較近,從都城的安全上考慮,也不能不是重要原因。

貞觀年間,唐太宗擊敗了東突厥、薛延陀、吐穀渾,平定了高昌,又與吐蕃鬆讚幹布和親;高宗時,東麵戰敗高麗,北敗西突厥,似乎是武功顯赫,可以四邊安寧了。

可是,事與願違,西突厥勢力複起,吐蕃和契舟、奚的勢力也紛紛崛起。武則天為對付他們,曾傷透了腦筋,仍沒有很好解決。於是,這些邊患問題又延續到玄宗時期,這對開元、天寶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首先是吐蕃勢力的強盛。吐蕃王鬆讚幹布,於高宗永徽元年(650)病逝。其子早死,由孫繼承王位,而軍國大政皆由大臣祿東讚操縱。祿東讚即貞觀時為鬆讚幹布派赴唐朝迎娶文成公主的使者,性格剛毅,很有節製能力,頗得唐太宗的賞識。

他是吐蕃擴大實力吞並鄰近諸羌、雄霸本土的策劃者,又是指揮作戰的實行者,在吐善上層集團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祿東讚死後,吐蕃政權由其子欽陵等兄弟壟斷。他們自恃兵力強盛,經常發動戰爭,與唐王朝對抗,並成為唐朝西部強大的威脅勢力。

吐蕃出兵攻唐大致有三路:一是北路,先攻吐穀渾,占有後,再進攻龜茲等地區,一度迫使唐放棄安西四鎮,由此其兵力經常騷擾甘、涼等州;一是中路,從今青海進攻河、湟地區;一是南路,進攻今四川西北部的茂州等地。

三路之中,吐蕃從青海一路出兵最為便捷,一是離唐邊境較近;二是地形複雜,而唐廷在這一地區的防守力量較為薄弱。當時吐蕃處於兵力強盛時期,其所占有的地區東與涼州、鬆州、茂州、衢州等州相接,南至婆羅門,西攻陷安西四填,北抵突厥。其勢之盛,是漢魏以來所未有。武則天統治時,與吐蕃多次交戰,其結果是勝少敗多。

武則天經過長時期的準備,於長壽元年(692),派武威軍總管王孝傑率大軍與吐蕃交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收複了安西四鎮,隨即派三萬大軍鎮守。後來,吐蕃欽陵遣使向唐請和,條件是要求撤罷安西四鎮之兵。四鎮是甘洲、涼洲等州(河西走廊所在地)的屏障,唐統治集團當然不能答應。

但吐蕃勢大,為避免戰事,武則天接受了郭元振的建議,以河、湟地區罷兵為交換條件,雙方達成了協議。

不久,吐蕃統治集團內部發生矛盾鬥爭,吐蕃王器弩悉弄派兵討伐欽陵,並迫使欽陵自殺,徒黨潰散。器弩悉弄後病死軍中。諸子爭奪王位,又是一場內亂,加上人畜疲病,所以吐蕃的騷擾暫時平息了一段時期。

中宗時,吐蕃新讚普的祖母派使者至長安,為其孫請婚,中宗遂以雍王守禮的女兒金城公主嫁給新讚普,這是繼文成公主之後入藏的第二位唐朝公主。

通過和親,中宗與吐蕃共立唐蕃會盟碑,以修永世之好,唐與吐蕃的宰相也分別在碑上署了名。睿宗即位,送金城公主入藏的唐朝大臣楊矩,繼任為鄯州(治湟水,今青海樂都)都督。

由於吐蕃統治者厚賄這位都督,並借口為金城公主置湯沐之所,要求讓出河西九曲之地。楊矩當即上奏,獲得了唐廷的批準。河西九曲,在今青海赤嶺以西黃河上遊盤曲的地帶,地當青海湖的東南麵。

該處土地肥沃,是畜牧和屯兵的良好場所,而且又靠近關隴之境。吐蕃占領這一地區後,築橋建城,設立獨山(今青海同德)、九曲(今青海貴南)二軍,距積石(軍治今青海貴德西南)三百裏。

他們在逼臨唐邊境的地區養兵、屯糧,力量增強,特別是占據了有利的地理位置,騷擾唐夫隴地區就更加容易了。這是睿宗時期在處理吐蕃問題上的失策之處。

玄宗繼位後,開元二年(714)五月,吐蕃相坌達延致書店宰相,要求派大臣至河源(治今青海西寧市東南)商定兩國封疆,然後結盟。曾任朔方大總管的解琬識破了吐蕃相的陰謀,建議預先屯兵十萬於秦、渭等州作為準備。

八月,坌達延、乞力徐果然率吐蕃軍十萬進攻臨挑(今甘肅岷縣),進軍蘭州,至於渭源(今甘肅謂源),掠取唐朝牧馬。吐蕃這次攻後就是從河西九曲之地出發的。曾出主意讓出河西九曲的楊矩自愧失職,遂服毒自殺。

玄宗命薛湘攝左羽林將軍,為隴右防禦史,以右驍衛將軍郭知運為副,與太仆少卿王唆帥兵迎擊。十月戰於武街(今甘肅臨洮東),大破之,前後殺獲數萬人。豐安軍使王海賓戰死,以其子忠嗣為朝散大夫,年幼,玄宗養於宮中。

這事對玄宗的刺激很大,因為吐蕃軍騷擾到如此深入的內地,卻是第一次。在擊退吐蕃軍後,玄宗和宰相姚崇、盧懷慎商量進一步對付的辦法。姚崇等建議:“吐蕃以河為境,神龍中尚公主,遂逾河築城,置獨山、九曲兩軍,去積石三百裏,又於河上造橋。今吐蕃既叛,宜毀橋拔城。”玄宗接受了這一意見,派兵複守河界。

不久,吐蕃主複派使者向唐廷請和,因語詞悻傲,使者已行至臨洮,玄宗下詔不準入關,將其拒之門外。之後,金城公主又親自寫信,求玄宗允子修好,並轉告吐蕃王欲與天子共立誓盟,玄宗置之不理。吐蕃王又一再遣使上書,玄宗仍堅持己見,就是不答應。他的理由是:昔已和親,又有前盟為證,何必再多此一舉。

由於談判沒有成功,致使吐蕃此後雖每年朝貢,但在西域、青海、鬆州(治今四川鬆潘)等地的侵擾從未停止。

開元三年(715)十一月,玄宗為鞏固安西四鎮的防守地位,以左羽林大將軍郭虔謹兼安西大都護、四鎮經略大使。虔謹請自募關中兵萬人,前赴安西討擊,為速達安西起見,請沿途發馬、牛、驢馱運兵器什物,並給士兵熟食。玄宗敕批同意。但將作大將韋湊上疏反對。

其實,韋湊的意見是不正確的,至少是不全麵的,他沒有從當時西域的形勢來考慮四鎮的安危。若安西四鎮不保,吐蕃便可集中兵力進攻秦隴地區,直接危及關中的安全,戰火一起,唐廷和百姓的受害就更大了。

當時的吐蕃在西域控製了大勃律與護密,還屢屢困通小勃律。大小勃律,地處今泊米爾高原。其地當安西四鎮入吐火羅的要道。吐蕃曾直言不諱地對小勃律首領說:“我非謀爾國,假道攻四鎮耳。”可見他們的目的是想占領安西四鎮。

但這時的吐蕃畢竟方承內亂之後,兵力不及以前。開元十年(722),吐蕃軍圍攻小勃律王沒謹忙,謹忙求救於北庭節度使(統安西四鎮)張嵩,張嵩派遣疏勒副使張思禮率蕃、漢步騎四千救之,與小勃律兵兩麵夾擊,大敗吐蓄兵,斬獲數萬。吐蕃在西域之兵鋒受挫,由此不敢犯邊。

在青海一線,自開元十五年(727)以後,唐廷方麵轉而采取進攻為主的政策,發動了多次戰役,奪回河、湟地區。而吐蕃則轉為退卻,接二連三地派遣使者向唐求和。還在玄宗東封泰山還,張說曾建議玄宗準其和。

這時,唐玄宗認為自己的軍事力量很強,有戰勝的把握,一心想開拓建功。因而對張說道,這一問題“俟吾與王君龕議之”。時王君龕任河西節度使。張說退下對源乾曜說:“君冕勇而無謀,常思僥幸,若二國和親,何以為功,吾言必不用矣。”及君龕入朝,果然建議玄宗發兵討伐。

王君龕建議對吐蕃深入進攻是有道理的。開元十四年(726)冬,吐龕大將悉諾邏,進攻大鬥穀(今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的扁都口隘路,為河西走廊通青海湟中的捷徑)、甘州(今甘肅張掖)等地,大肆焚掠而去。王君冕度其兵疲,勒兵跟蹤其後,適逢大雪,吐蕃兵凍死者甚眾,其餘人馬自積石西歸。

王君冕料到悉諾邏要從這條路線退軍,事先派兵間道進入吐蕃境內,燒道路兩旁的草。而悉諾邏本想撤軍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之切吉平原;一說為今青海湖西之布哈河),進行休息整頓,但因草被燒盡,致使馬無食死亡過半。而王君龕與秦州都督張景順率軍追擊,順利地到達青海西部。

但悉諾邏已回軍西藏,追擊後軍,獲其輜重、羊馬萬計而還。王君冕以功升任左羽林大將軍,拜其父為少府監致仕。這一戰役不僅堅定了王君龕戰勝吐蕃的信心,也助長了玄宗益事邊功的情緒。

但不久,吐蕃大將悉諾邏攻陷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南),抓住了王君龕之父,而王君冕本人也被涼州界內的回紇等部族所仇殺。繼任的河西節度使先用反間計,借吐蕃讚普之手殺掉了悉諾邏。隨後與瓜州刺史張守龕、隴右節度使張忠亮,大舉進攻,連戰皆捷。

開元十七年(729),朔方大總管信安王龕,也率兵開赴隴右,攻克石堡城(今青海湟中西南),設立振武軍。

在河西、隴右、朔方三路大軍的進攻下,吐蕃連連派使請和。玄宗這才接受皇甫惟明的建議,和吐蕃議和。皇甫惟明說:“(唐、蕃)兵連不解,日費千金,河西隴右,由茲困蔽。陛下誠命一使,往視(金城)公主,因與讚普麵相約結,使之稽顙稱臣,永息邊患,豈非禦夷狄之長策乎了。"

玄宗派皇甫惟明與宦官張元方出使至吐蕃,讚普大喜,出貞觀以來所得唐皇敕書,以示皇甫惟明,並於開元十八年(730)十月,派遣其重臣論名悉獵隨皇甫惟明入朝,向玄宗上表說:“甥世尚公主,義同一家。中間張玄表等先興兵寇鈔,遂使二境交惡。甥深識尊卑,安敢失禮!正為邊將交構,致獲罪於舅;屢遣使者入朝,皆為邊將所遏。今蒙遠降使臣,來視公主。甥不勝喜荷。儻使複修舊好,死無所根。”名悉獵是當年來迎金城公主的使者,略通漢文,對唐廷情況有一定的了解。

次年正月,玄宗又派鴻臚卿崔琳報聘。和議終於達成。唐與吐蕃以赤嶺(在石堡城西)為界,恢複互市。開元二十二年(734)在赤嶺立碑,刻和約於其上。

但時隔不久,開元二十四年(736),吐蕃一麵繼續朝貢,一麵又派兵進攻勃律,玄宗派人令其罷兵,吐蕃統治集團不聽,玄宗甚怒,於是雙方戰火又起。

開元二十五年(737),河西節度使崔希逸襲破吐蕃於青海西,斬首二千餘級,致使兩個政權間的關係中斷。

次年三月,吐蕃軍進攻唐河西地區,節度使崔希逸將其擊敗。接著,玄宗又調集河西、隴右和劍南節度使的兵力,明令拆毀和吐蕃的分界碑,並分道進攻吐蕃。這時,鄯州都督知隴右留後杜希望攻吐蕃新城,攻克後,以其城為威武軍(今青海門源)。

七月,杜希望又將鄯州兵,奪吐蕃河橋,吐蕃發兵三萬迎戰,杜希望兵力很少,有懼色,右威衛郎將王忠嗣親率所部攻堅,由於他的英勇奮擊,一舉殲滅吐蕃兵數百人,杜希望趁機縱大軍掩擊,吐蕃兵遂大敗。唐便於河左築鹽泉城(今青海循化東),設立鎮西軍(在河州,今甘肅導河縣西180裏)。劍南節度使王昱進攻安戎城(在今四川理縣西),失利大敗,唐軍死數千人。

開元二十七年(739),益州司馬防禦副使章仇兼瓊入奏事,建議攻取安戎城的策略,玄宗聽後十分高興,當即提拔章仇知益州長史事,並為之親自策劃取城之計。

開元二十八年(740)春,章仇兼瓊密與安戎城中吐蕃翟都局及維州別駕董承宴等通謀,翟都局等途翻城歸款,引唐軍入城,盡殺吐蕃將士。玄宗接到這一消息,非常高興。

是年十月,吐蕃又派本軍進攻安戎城和維州(今四川理縣東北),章仇兼瓊派裨將率眾抗禦,玄宗也發關中礦騎援救,因天氣嚴寒,吐蕃軍無法久攻而退,玄宗遂改安戎城為平戎城。

開元二十九年(741)春,金城公主去世,吐蕃向唐遺使合哀並請和,玄宗不肯答應。六月,吐蕃派大軍四十萬進攻承鳳堡,至河源軍(在今青海西寧市),西入長寧橋,至安仁軍(在今青海湟源西北),聲勢浩大,算是對玄宗不肯講和的示威和報複,但其結果被唐渾崖峰騎將盛希液以五千擊敗。

十二月,吐蕃兵又襲攻石堡城(今青海湟中西南),節度使蓋嘉運沒有守住,玄宗十分氣憤。天寶初,皇甫惟明、王忠嗣兩位驍將也未能收複。

一直到天寶六年(747),玄宗仍念念不忘,詔問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王忠嗣克複石堡城的方略。

王忠嗣認為石堡城易守難攻,若硬攻,唐損兵必重,所得不如所失,主張靜待時機,玄宗不滿意。會王忠嗣部將董延光毛遂自薦,獻策取石堡城,玄宗使命董延光帶兵出擊,命王忠嗣分兵接應,但王忠嗣並不盡力支持。

部將河西兵馬使李光弼感到王忠嗣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因為這實際上是在違抗玄宗的命令。李光弼向王忠嗣勸說,王忠嗣回答道:“今以數萬之眾爭一城,得之未足以製敵,不得亦無害於國,故總嗣不欲為之。忠嗣今受責天子,不過以金吾、羽林一將軍歸宿衛,其次不過黔中上佐;忠嗣豈以數萬人之命易一官乎!吾誌決矣。"

後來,董延光軍過期不克,果然奏訴王忠嗣阻撓大計,王忠嗣因是獲罪。直到天寶八年(749),新任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才攻克石堡城,但唐軍損兵數萬,而吐蕃守軍才四百人。真是得不償失!玄宗遂以石堡城為神武軍。

此前兩年,即天寶六年(747),安西副都護高仙芝出兵降服被吐蕃控製的小勃律。天寶十三年(754)哥舒翰又收複睿宗時賜予吐蕃的河西九曲故地,設立洮陽、澆河二郡及神策軍。至是,唐軍在西域、河湟兩路都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

玄宗處唐代極盛之時,周邊各族以吐蕃勢力最強,並且連年進攻唐邊境。玄宗作為封建統治者,必然要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和政治、軍事力量,集中兵力打擊吐蕃。玄宗為了固守安西四鎮,攻奪積石堡,用兵小勃律。

其次,是玄宗如何對付突厥的問題。突厥本是唐初頭號的勁敵。但自其車鼻可汗被平後,唐廷北方無事將近三十年。

高宗調露元年(679),突厥阿史德、奉職及骨咄祿等部勢力再起,複來攻唐。至天授年間(690—692),默啜立為突厥可汗後,兵力更為強大。經常攻唐,成為北方嚴重的邊急。

默啜一度是親唐的,曾幫助唐平定過契丹,因為唐支持他立為可汗,武則天冊立他為“大單於立功報國可汗”。

原來突厥降戶,唐王朝多安置在豐州、勝州、靈州、夏州、朔州、代州六州。武則天將六州降戶數千帳,並種子四萬餘石、農器三千件盡歸於默啜。默啜憑借這一基礎,團結部眾,勢力漸強。

聖曆元年(698),武則天令其侄武延秀納默啜女為妃,與突厥和親,以減少邊患。但武延秀行至黑沙南庭,被默啜拘留。隨之,默啜率眾十餘萬,騷擾河北一帶。武則天大為震懼,發兵四十五萬進擊。

但麵對默轟新興的強盛兵力,唐軍諸將皆觀望不敢戰,眼睜睜地看著突厥兵士搶掠走(治今河北定縣)、趙(治今河北趙縣)二州而去。自此開始,默啜連年派兵攻唐,唐政府隻好屯駐重兵於河北一帶防禦。

唐雖然派重臣大將為總管,但遺患問題並沒有解決,一直到中宗景龍二年(708)時,張仁願於河北築三受降城(皆在今內蒙古境內),以拂雲祠為中城(今包頭市西),距東西兩城各四百餘裏,皆據津要。又於牛頭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渡山畋牧,朔方無複寇掠,唐得以減兵數萬人。

不過,突厥默啜可汗又將其兵鋒從東線轉移到西線。睿宗景雲中(710—712),默啜派兵西去娑葛部落,並一舉破滅。

娑葛,原為突厥別部突騎施酋長。中宗景龍二年(708)十一月,曾攻陷安西,大敗唐軍。唐為此損失了一員大將(安西副部護牛師獎)、和處理安西戰爭的唐廷官員(禦史中丞馮嘉賓、禦史呂守素);唐政府隻好冊立婆葛為十四姓可汗。

但娑葛統治集團內部不和,其兄弟遮弩與之不和,結果被默啜所利用,各個擊破。至此,默啜可汗東控製奚、契丹,西有娑葛舊地,東西萬餘裏,擁有騎兵四十萬。這是自頡利可汗之後突厥最強盛的時期。

但默啜可汗隨著國勢的強大,年亦漸老,昏暴愈甚,對其部屬十分殘虐。開元二年(714),默啜遣其子同俄特勒及妹夫火拔頡利發石阿失畢,將兵圍唐北庭都護府(治庭州,今新疆烏魯木齊東北)。

同俄自恃勇悍,單騎逼城下,都護郭虔璀伏壯士於道側,突起斬之,突厥要求以全部軍中資糧贖同俄,聞其已死,痛哭而走。石阿失畢既失同俄,不敢歸,與其妻奔唐,玄宗任為右衛大將軍,封燕北郡王,封其妻為金山公主。

由此默啜屬部眾叛親離,突厥勢力開始衰落。可見此次戰役影響非常大。玄宗超擢郭虔璀為冠軍大將軍,行右驍衛大將軍,並下製晉封郭虔璀為太原郡開國公。郭虔璀旋又升任安西副大都護攝禦史大夫。

同年十月,突厥十姓胡碌等諸部,脫離默啜可汗,至北庭都護府請降,唐厚加接納。開元三年(715)四月,突厥萬餘帳又附唐,玄宗下令於河南地(指內蒙河套地區)安置。

由於突厥部眾降附日多,為防默啜發兵報複,玄宗命以右羽林大將軍薛訥為涼州鎮大總管,左衛大將軍郭虔璀為朔州鎮大總管,加強防禦。

開元四年(716)六月,默啜可汗於北征九姓拔野古之後,在歸途中被拔野古殘部襲殺,並以其首送至唐大武軍子將(末將,低級軍官)郝靈荃。郝靈荃與拔野古首領又將默啜首送至長安。默啜可汗被殺後,拔野古、回紇、同羅、仆固等部皆降唐。而繼位為突厥首領的是毗伽可汗默棘連,突厥人稱其為“小殺”,他是骨咄祿的兒子。

小殺立後,突厥漸又歸附。據史稱,小殺“仁而愛人,眾為之用”。開元八年(720)九月,突厥又發兵騷擾唐甘州(治今甘肅張掖)、涼州(治今甘肅武威)等州,打敗了唐河西節度使楊敬述,並裹挾契芯部眾而去。

毗伽可汗勢力由是大振,盡有默啜之眾。其左右大臣,闕特勒“驍武善戰”,暾欲穀“深沉有謀”。因為上下和衷共濟,所以突厥自默啜之後,複雄踞北方三十年。

開元九年(721)秋,兵部尚書、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工唆發兵數道俱入,企圖一舉殲滅突厥小殺可汗的兵力,結果大敗而回。小殺可汗雖然獲得大勝,但估計自己的力量終究不敵唐軍,故第二年即向唐廷提出和親要求。

通過和親,不僅可以緩和與唐的矛盾,而且唐公主的下嫁可以增強自己在突厥諸部的聲威,進而提高其在鄰近各族中的地位。唐玄宗也考慮到這一點,故答應雙方停戰,但不同意和親。

開元十三年(725),東封泰山時,張說建議增兵邊境,所防備的就是突厥小殺。後來小殺派使參加玄宗封禪大典,仍要求唐公主下嫁,玄宗還是不答應。

至開元二十二年(734),小殺可汗被其大臣毒死。之後,突厥統治集團內部和各部之間,連年互相攻殺,其勢力遂日趨衰落。

原在西域的娑葛被殺後,突騎施別部車鼻施啜蘇祿,聚集餘眾,自立為可汗,有眾至三十餘萬,勢力又逐漸恢複。開元中曾陰結吐蕃,舉兵略四鎮,圍攻安西。因聞安西都護社暹入朝為相,害怕唐廷的報複,所以自動撤兵而去。

施啜蘇祿與吐蕃、突厥統治集團都有聯係,時常互通聲氣,和唐朝相對抗。然而由於蘇祿部(謂之黑姓)與娑葛後裔(謂之黃姓)不和,常自相攻殺,所以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西域在唐初,本受製於西突厥。西突厥亡後,又接連受到突騎施(娑葛、蘇祿)、突厥默啜、吐蕃等政權的南北威脅。此外,在蔥嶺以西的大食,正是穆罕默德創立的阿拉伯帝國崛起之時,其兵鋒曾達蔥嶺山下。

其時,吐蕃與大食同是西域的兩大強國。為保護安西四鎮,唐增設蔥嶺守捉(今新疆西南邊境,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這是安西最前端、最邊遠的防地了。大食侵陵蔥嶺以西諸國時。各國曾向唐求援,唐玄宗自度力不能及,均婉予拒絕。

天寶九年(750),安西節度使高仙芝貪功,率軍翻越蔥嶺,偽與石國約和,而潛引兵襲之,虜其王及部眾以歸。但是石國王子逃詣諸胡,具告仙芝欺鏽貪暴之狀,激起了諸胡的怨憤,潛引大食共攻四鎮。

高仙芝得悉這一情況,急將蕃、漢三萬眾進擊大食軍,深入七百餘裏,至恒羅斯城(一作怛羅斯城,在今蘇聯境內),與大食軍遇。雙方相持五日,葛羅祿部眾叛變,與大食軍夾攻唐軍,高仙芝大敗,士卒死亡很多,所餘才數千人。

這是中國與阿拉伯兩個本非相鄰的民族,在曆史上唯一的一次軍事交鋒。結果,還是蔥嶺的天然屏障,阻遏了大食軍隊東向的勢頭。

以上所述便是西線邊事。在東線,自隋及唐初,主要都是在遼東用兵。高宗時擊敗高麗、百濟,唐駐重兵戍守安東。

自此約百年左右,居住於遼西的奚、契丹,卻獲得了休養生息,增強了經濟和軍事實力,勢力漸強。武則天當政時,窟哥之後裔李盡忠為鬆漠都督,孫敖曹之後裔孫萬榮又為李盡忠之妻兄。兩大部落常合在一起,聲勢更為浩大。

武則天萬歲登封元年(695)五月,李盡忠與孫萬榮聯兵叛殺唐營州都督趙文蒯,占據營州(今遼寧朝陽)。李盡忠自立為無上可汗,以萬榮為將,縱兵四略。營州向為東北重鎮,對河北起著屏障作用。因唐在營州開始沒有駐重兵,所以營州一失,奚、契丹的兵力所向披靡,中原受到直接威脅,唐朝廷大為震驚。

武則天被形勢所逼,曾先後四次派兵出擊。第一次以武三思為安撫大使,以二十八將帶兵防禦;第二次以武攸宜為大總管率軍往擊,適因李盡忠

病死未行,第三次以王孝傑、蘇宏暉領兵十七萬往台;第四次以武懿宗為大總管、婁師德為副總管,將兵二十萬。

武則天所派的兵力不能說不大,但雙方對陣的結果,唐軍幾乎每戰皆敗,損兵折將,連善於作戰的將軍王孝傑也戰死。不但沒有達到收複營州的目的,而且連冀州(今河北冀縣)、幽州(今北京市)、趙州及瀛州(今河北河間)也相繼被奚、契丹軍占領了。結果,還是依靠了突厥默啜可汗的兵力從其背後抄襲,才算將奚、契丹的勢力勉強平定下去。

不過,自此之後,奚、契丹一直臣附於突厥默啜可汗,而唐廷對營州仍無法收複設防,奚、契丹遂成為唐代東線邊境的一大勁敵。

李盡忠初平時,營州境內原奚、契丹聚居的“夷州”部落都內遷河南、山東青、淄等州。中宗神龍時,又讓他們仍回營州。當時負責鎮守幽州的是幽州大都督薛訥,他從武則天時始,鎮守幽州差不多二十餘年,雖奚、契丹不敢大舉南犯,但薛訥長期以來隻能以防禦為主,無力出兵收複營州等地。

睿宗太極元年(景雲三年正月改元太極,712年)三月,薛訥被撤換,以孫柱為幽州大都督。這位新到任的大都督不了解營州的軍事形勢,不懂對付奚、契丹的軍事策略,責怪薛訥“不能為國家複營州”。

就在到任的這年六月,孫住冒險輕敵,匆匆發步兵二萬,騎兵八千,分為三軍,進攻奚、契丹。結果唐軍遭受慘敗,身為行軍元帥的孫柱和部將周以涕被俘,被送至突厥默啜可汗處殺害,隻有部將李楷固、烏可利率部分人馬逃歸。這次戰役發生在李隆基繼位的前夕,對唐統治集團來說,教訓是極為深刻的。

這年十一月,奚、契丹二萬騎進犯漁陽(今河北薊縣),幽州都督宋璟閉城不出,奚、契丹兵大掠而去,形勢很嚴峻。身居上皇的睿宗忙令剛繼位的玄宗巡邊,並西自河、隴,東及燕、薊,選將練卒。

一麵又以幽州都督宋璟為左軍大總管,並州長史薛訥為中軍大總管,朔方大總管兵部尚書郭元振為右軍大總管,準備動員和集中兵力對付奚、契丹。但次年正月,玄宗改變了主意,巡邊竟沒有成行。

開元二年(714)七月,並州節度大使薛訥出兵攻契丹,行至灤水山峽中,遭到契丹伏兵的夾擊,唐兵大敗,將士死者十之八九,薛訥拚命突圍得免,契丹兵恥笑他為“薛婆”。契丹之所以如此咄咄逼人,是由於得到突厥默啜可汗的大力支持。

開元四年(716)默啜可汗被殺,突厥部眾紛紛歸唐,其勢力日趨衰弱。這年八月,奚、契丹也請降唐。開元五年(717)時,玄宗下製複築營州於舊城。

但此後十多年,唐廷仍一直以幽州為防線,沒有采取重大的軍事行動,更未在軍事上真正控製營州。

直至開元十八年(730),奚、契丹目睹突厥勢力複強,又降附於突厥。玄宗衡量當時東北邊疆的形勢,以兒子忠王浚為河北道行軍元帥,又兼河東道諸軍元帥,準備調集大軍一舉收複營州。

後來忠王浚因故未出師,改以信安王答為河東、河北行軍副大總管。經過較周密的準備,於開元二十年(732)正月將兵擊奚、契丹,大破之,俘斬甚眾。

但幽州副總管郭英傑在次年與契丹戰於都山,卻遭受大敗,郭英傑戰死,餘部六千力戰不降,皆殉節沙場。在這樣的形勢下,玄宗擢升張守珪為幽州節度使。在他的努力下,幽州軍事力量得到增強,於開元二十二年(734)六月大破契丹軍。

十月,張守珪又擊斬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幹,才改變了東線的軍事形勢。不過,曆開元、天寶之世,將近五十年的時間,奚、契丹始終沒有真正歸唐,其勢力與突厥聯結在一起,共同對付唐廷。唐軍收複營州,在很長一段時期中,隻是有名無實而已。

盡管奚、契丹的實力還不像吐蕃,突厥那樣強盛,但其影響程度及使唐承受的沉重的軍事壓力並不亞於西線的吐蕃與突厥,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一點很值得重視,對以後安祿山接任張守珪,其勢力逐漸強大和玄宗越來越依靠安祿山來對付奚、契丹的問題就較容易了解了。

營州雖然離關中的唐政治中心地區較遠,但其南臨河北的中原地區,無甚地理障礙。而河北道在唐前期是全國生產最發達的地區、是朝廷財富來源中心之一。

在當時來說,河北道與河西走廊,猶如大唐政治中心伸向東西兩側的左右手臂,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又是唐帝國走向外部世界的兩條大通道。因此,唐政府派重兵戍守幽州和營州,防禦奚、契丹,自然要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除以上東線與西線以外,在西南地區與南詔、吐蕃的戰事也在逐步升級。

唐初,對黔州、滬州、戎州、得州等州的哀牢族,設姚州都督府(治今雲南姚安)加以管轄統治。這個地區相當於今四川的西南部及雲南的北部與東境。就其地理位置而言,它西可通大秦,南可達交趾,物產以金、銀、鹽、布為著,又多奇珍異寶,所以曆來統治者都十分重視對這個地區的控製。

在初唐時,這個地區很不穩定,哀牢部眾經常騷擾,攻殺唐朝官吏。不過,規模較小,唐每年隻派少量軍隊前往鎮戍,可見初時在軍事上對唐的威脅並不大。

高宗時,吐蕃勢力南卞,征服雲南西洱河蠻,並從這一地區出發攻唐。睿宗時,令攝監察禦史李知古發劍南兵往擊西洱河蠻。西洱河蠻遂引吐蕃兵擊敗唐軍,連李知古也被殺死祭天。

自此,姚需路和唐的聯係數年不通。但是,吐蕃也因距離雲南畢竟交通不便,所以其勢力也不能大量深入。雲南本地的南詔,就在這一時期趁機而興。

南詔本哀牢夷後,“詔”即其土語“王”的意思。其先有六詔:蒙黴詔(在今雲南雲龍南)、越析詔(在今雲南麗江)、浪穹詔(在今雲南洱源)、遵睒詔(在今雲南鄧州)、施浪詔(在今洱源蒙次和山下)、蒙合詔(在今雲南蒙化)。蒙舍詔居諸部南端,故稱南詔。

開元末,南沼皮邏閣戰敗兩洱河蠻,奪得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唐玄宗賜名“歸義”。同時,又答應南詔統治者的要求,支持以他們為主統一雲南六詔。南詔統一六詔後,又擊退吐蕃在雲南的勢力。唐玄宗派人冊南詔歸義為雲南王,將其政治經濟中心移至太和城。

這時,南詔與唐廷的關係,一度頗為融洽,並成為支持唐鉗製吐蕃南線的主要力量。但發展至天寶末年時,唐與南詔的關係破裂,南詔轉而與吐蕃聯合。於是,唐又在西南邊境,增加了一個軍事勁敵,成為玄宗必須經常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