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皇權防政變

鞏固皇權,維護王朝萬世之業,是每個皇帝的理想。唐太宗如此,他的曾孫也是一樣。

從隋唐兩朝曆史看來,隻有兩種勢力可以推翻皇帝統治,一是農民起義,因為民能載舟,也能覆舟。

第二種能推倒皇帝之勢力是統治階級內部的政變,其中包括武將、貴族、功臣、外戚等反對皇帝的活動。到玄宗即位為止,唐朝共發生四次政變,即玄武門之變、五王政變、太子李重俊政變、明皇反韋武政變。太宗、張柬之等人、唐玄宗發動的政變之所以成功,其共同的原因是掌握了武裝,控製了宮廷北門軍。

開元十餘年間的政治改革,穩定了農業生產,緩和了階級矛盾,社會比較安定,經濟欣欣向榮。但開元十五年(727)以後,政治方麵出現一個嚴重問題,威脅了皇位的安全。

這就是王毛仲與龍武軍將領葛福順、李守德等結成集團,圖謀不軌,這對明皇來說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

王毛仲屬高句麗族,其父因犯法,全家被籍沒為官奴,隸屬於臨淄王府。毛仲因“性識明悟”,有武功,便服侍臨淄王。景龍三年(709)冬,王歸長安,以王毛仲、李守德為貼身保鏢,二人對臨淄王也忠心耿耿。

在六月滅韋政變中,王毛仲“避匿不從,事定數日方歸”。實際是臨陣脫逃,但當時臨淄王並未嚴加責罰,反倒“超授將軍”。

先天二年(713)七月,在誅滅太平公主的鬥爭中,王毛仲誅滅武黨骨幹蕭至忠與岑羲有功,授輔國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並檢校內外閑廄使,晉封霍國公,食實封五百戶。京城有莊宅、奴婢、駝馬、錢帛“不可勝數”。

開元九年(721),毛仲持節任朔方道防禦大使,與大總管王睃、天兵節度使張說,東與幽州節度裴仙等計會。

毛仲管理軍馬成績卓著,馬匹增加一倍左右。“玄宗益喜”,立即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從開元初到十四年間,隻有四人得此殊榮,毛仲以前有姚崇、宋璟、明皇嶽父王仁皎。

不僅如此,而且明皇還命宰相張說,作《監牧頌》以美之。因此到開元十五、十六年(727—728),王毛仲的名譽地位在武將中最高。但他野心勃勃,公開向玄宗要兵部尚書職位。明皇不答應,毛仲很不滿意,暗地裏發牢騷。

後來有兩件事使玄宗產生戒心,一是毛仲與北門軍龍武將軍關係密切,結為姻親。並與北門軍其他首領結成集團,橫行不法。

王毛仲集團的非法活動已引起朝臣的警惕。開元十六年(728),吏部侍郎齊唆對明皇說:“葛福順典兵馬,與毛仲為姻家,小人寵極則奸生,不預圖,且為後患。”說完請玄宗保密,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第二件值得注意的問題是開元十七年(729),毛仲曾經私自從太原把兵器運到京城。當時嚴挺之任太原少尹,他發現毛仲的反常活動立即密報玄

宗。《舊唐書》第九十九卷《嚴挺之傳》載:“殿中監王毛仲使太原、朔方、幽州計會兵馬,事隔數年,乃牒太原索器仗。挺之以為不挾敕,毛仲寵幸久,恐有變故,密奏。"

嚴挺之為什麽“密奏毛仲牒太原器丈”呢?因為王毛仲“不挾敕”。當時唐朝軍事製度很嚴密,如果有某官要調動十名以上兵丁或十匹戰馬、或十套器仗,必須挾帶三件東西:一皇帝敕書,二兵部給刺史的公文,三兵部發的魚符。地方刺史見了以上三件東西後,把半個魚符與刺史府的魚符合在一起,如果合攏勿誤方允許發兵。如果調器仗、軍馬,也同樣挾帶敕書、兵部公文等。

但嚴廷之是太原少尹(州副長官),他發現王毛仲索器仗時,隻有自己機關“牒”文,而“不挾敕”,查到這種非法舉動後,當然他必須“密奏”玄宗。難道說王毛仲不懂唐朝軍隊的老規矩嗎?這當然不可能。私調器仗可能有“異圖”,可能為政變做準備。

為此大太監高力士對玄宗說:“北門奴官太盛,相與一心,不早除之,必生大患。”這是開元十八年(730)十一月的事。因此玄宗下了決心,於開

元十九年(731)下詔:“但述毛仲不忠怨望,貶滾州別駕,(葛)福順、(唐)地文、(李)守德、(王)景耀、(高)廣濟皆貶遠州別駕,毛仲四子皆貶遠州參軍,連坐者數十人。毛仲行永州,追賜死。”

玄宗機智果斷地處理了王毛仲、葛福順集團問題,實際是粉碎了一次未遂政變,對鞏固皇權,安定唐朝社會秩序,保證封建經濟發展,具有一定作用。

同時,玄宗著手改組北門禁軍。開元二十六年(738),“析左右羽林置龍武軍,以左右萬騎隸焉”。可見龍武軍是從左右羽林分出來的,並不是由“萬騎”改的。

把左右“萬騎”與左右羽林合並為龍武軍,實際是把舊“萬騎”重新組合,幾十名首領已經清除,重新派遣忠於玄宗的人領導龍武軍,即北門四軍,統一由陳玄禮統率,營以上官員當然由陳玄禮派遣,這支軍隊專門負責保衛宮廷、保衛皇帝。

政變勝利的關鍵雖然要掌握武裝,但武裝部隊經常與王公大臣互相結合,而以王公為政變的旗幟,徐敬業的叛亂不就是舉著太子賢的旗幟嗎?睿宗時,太平公主要篡位當女皇,一方麵推薦自己親信入內閣;另一方麵煽動宰相“易東宮”。同時,又鼓動李成器反對太子。因此,皇帝為鞏固自己帝位,總是要警惕王公與功臣,對他們加以控製。

一是嚴禁國家重臣與親王秘密交往。

二是調親王到京城外任刺史。這本來是貞觀年間製度,後來廢棄。玄宗一方麵關心親王生活,但同時又要防止他們與重臣勾結,或被野心家利用,因此決定調親王外任刺史。這件事與姚崇的建議有密切關係。他讓親王都離開京城,把他們與大臣隔離起來,使他們難與朝臣聯合,以防萬一。

親王雖然出任刺史,對各州政務隻領大綱,實際各州政務是由長史司馬管轄。換句話說,親王不過是掛名刺史,沒有實權,從而也不可能在外州搞非法活動,皇權更加鞏固。

功臣權勢擴大以後,威震人主,對皇帝也構成威脅。如果允許他們久居京城,有的人可能圖謀不軌。因此,貞觀時就建立功臣外刺之製。

兵部尚書郭元振,是有勇有謀的名將,屢立戰功。在誅滅太平公主過程中,參與謀劃,功不可沒,威望甚高。但在開元元年(713)十月,玄宗在驪山閱兵式上,以軍容不整為由,立即判元振死刑。由於宰相劉幽求和張說說情,才把郭元振流放新州。

事實上玄宗這樣辦是有意刁難,因為唐朝經過幾次政變以後,把正規的軍事訓練搞亂了,平時缺乏正規操練。開元元年十月突然舉行一個二十萬人大型閱兵式,軍容不可能嚴整,這是時代造成的,不應由兵部尚書一人負責。明皇這樣辦的目的,是要剝奪郭元振的兵權,以防不測。

另一位功臣是劉幽求,一貫反對武黨,忠於明皇。在誅滅韋後過程中參與密謀,而且打入禁宮,除滅韋後。當時下製敕百餘道,皆由幽求起草。後來在誅滅太平公主鬥爭中,幽求又參與謀劃,功勳卓著,大功告成,升任宰相。

到了開元元年十二月,罷相,降為太子少保,已經無權。第二年,由於背後發牢騷,又貶為睦州刺史,後遷杭州刺史。開元三年(715),轉桂陽郡刺史,途中怨憤而死。

鍾紹京,誅韋以前,任苑總監,此苑在玄武門外北側,與宮城連接。他非常熟悉宮城內各殿位置,苑中鑿牆可通內宮。他不僅參與誅韋密謀,而且政變組織者是在他的廨舍集合出發的。

在行動時,紹京派二百餘工匠參加入宮戰鬥,為政變成功建有重大業績。政變成功後,升戶部尚書。但他是這次政變策動者之一,最了解政變底細。玄宗對他存有戒心,可能他怕這些人最善於搞政變,但又無理由殺掉他們,最後決定降為太子詹事。

姚崇投井下石,造紹京謠,說京“發言怨望”,貶綿州刺史。又遭誣陷,貶果州尉。果州是山區,林密人稀,野獸出沒。當時他的勳爵實封已被撤銷,度日艱辛,又轉溫州別駕。

王琚,懷州河內人,為中書侍郎王隱客之孫,堅決反對武三思,準備行刺,受明皇嶽父王同皎賞識。後任諸暨主簿,到京城,通過高僧普潤推薦,得見太子(唐明皇)。時王琚揭露太平公主陰謀,反複說明誅除公主的必要性。

從此以後,助玄宗下定了決心。在誅滅太平公主的鬥爭中,王琚與岐王、薛王、毛仲等同時參加,建立功勳,升戶部尚書,封趙國公,食實封五百戶。玄宗即位後,有人誹謗王琚,從此被帝疏遠,轉禦史大夫,又貶澤州刺史,削封戶一百。

魏知古,深州陸澤人,進士及第,中宗時任吏部侍郎。景雲二年(711),上書反對建金仙、玉真觀,斥員外斜封官,後升副相,常與太子(玄宗)狩獵,以詩諷諭,得太子嘉獎。

先天二年(713),太平公主與宰相蕭至忠等密謀政變,魏知古先一日密報太子,使太子提前一天誅滅太平公主之黨,為玄宗奪取政權做出重要貢獻。開元元年後,繼續擔任副相。但姚崇對知古“深忌憚之,陰加讒毀,乃除工部尚書,罷相。”

崔日用,中宗時兵部侍郎,韋後謀害中宗以後,日用投靠太子隆基,參與誅滅韋黨,成功後,擢黃門侍郎,參加機務,封齊國公,食實封二百戶,後降兗州都督。他發覺太平公主心懷叵測,入京奏事說:“‘太平公主謀逆有期,陛下住在宮府,欲有討捕,猶是子道、臣道,須用謀用力,今既光臨大寶,但須下一製,誰敢不從?忽奸宄得誌,則禍亂不小。’上曰:‘誠如此,直恐驚動太上皇,卿宜更思之。’日用曰:‘臣聞天子孝與庶人孝全別,庶人孝謹身節用,承順顏色;天子孝,安國家,定社稷。今若逆黨竊發,即大業都棄,豈得天子之孝乎?伏請克定北軍,次收逆黨,即不驚動太上皇。’玄宗從其議。”

誅滅太平公主集團以後,升崔日用吏部尚書,加實封通前四百戶。後來出為常州刺史,削實封三百戶,轉汝州刺史。

從上述情況可知,當年在誅滅韋黨及誅滅太平公主過程中參與密謀、戰鬥的官員,皆一一被玄宗逐出京城,出任刺史、別駕等。為什麽玄宗要這樣做呢?

一是由於這些大臣都是政變專家,最熟悉政變手段、設計等,玄宗稱帝後,如果這些人住在京城,怕他們聯合起來再搞政變。

二是這幾位大臣功勞大威望高,過去與玄宗過從甚密,很難駕馭。從曆史上看,多數君主即位以後都把功臣作為敵人。“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曆來如此,玄宗待部下還算寬厚,隻是將幾個大臣逐出京城,做些小官,並沒有置他們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