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其餘各處女真

萬曆二十四年(1596),努爾哈赤開始統一東海女真。這時的東海女真分為三大主要部族,渥集部、瓦爾喀部、庫爾喀部,他們居住在黑龍江支流鬆花江和烏蘇裏江流域還有烏蘇裏江的東麵濱海地區,努爾哈赤決定對東海女真的征服先從瓦爾部開始,於是浙費英東率兵征討瓦爾喀,結果取口暮嘉路。努爾哈赤萬曆二十六年(1598),派其五弟巴雅喇、長子褚英和將領噶蓋、費英東等領兵一千,征討安褚拉庫路(鬆花江上遊二道江一帶),大軍星夜兼馳,兵到後攻取二十個屯寨,收服所屬屯落;同時,攻取內河路(鬆花江上遊一帶)。因為他們立下功勞,賜巴雅喇為卓禮克圖,褚英為洪巴圖魯。

東海渥集部虎爾哈路路長王格、張格萬曆二十七年(1599)正月,歸附努爾哈赤,貢納“黑、白、紅三色狐皮,黑、白二色貂皮”。在此之後,渥集部之虎爾哈路每歲交納貢獻。他們中的部長博濟裏等六人求婚,努爾哈赤因為他們是最先歸附的東海女真,將六位大臣之女分別嫁給他們做妻子,以聯姻方式鞏固建州女真與東海女真的關係。

到了萬曆三十五年(1607)正月,東海女真瓦爾喀部蜚悠城(今琿春北二十裏古城)主策穆特黑至建州,對努爾哈赤說道:“吾等因地方遙阻,附烏拉;烏拉貝勒布占泰,遇吾等虐甚,乞移家來附。”努爾哈赤聽罷決定派兵去搬接他們至建州。

就在這一年,建州兵在搬接蜚悠城部眾的歸途中,受到烏拉貝勒布占泰軍隊的阻截,兩軍進行了烏碣岩之戰。建州軍擊敗烏拉軍隊,遂乘勝奪取高嶺會寧路,從此打開了通往烏蘇裏江流域及其以東地區的大門。在這以後,建州以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為基地,向北往黑龍江中下遊,向東往烏蘇裏江流域勝利進軍。

渥集部的赫席黑、俄漠和蘇魯和佛納赫拖克索三路,在烏碣岩之戰以後,仍然服從烏拉貝勒布占泰。努爾哈赤勸說:“我們是一國人,因住地相離很遠,被烏拉國阻隔。你們至今服從烏拉國過活。今天我們同國人已有了汗,打敗烏拉兵,現在你們要服從我們同國人的汗。"

但他們依然不歸附,建州為孤立烏拉,這年五月,派巴雅喇、額亦都、費英東、扈爾漢等統兵一千,前往征討東海渥集部,攻取赫席黑、俄漠和蘇魯和佛納赫拖克索三路,“獲人畜二千而回”。

努爾哈赤在萬曆三十七年(1609)十二月,臣服鄰朝鮮而後的瓦爾喀部之後,命侍衛扈爾漢統兵千人,向東北深入,伐取渥集部所屬滹野路。滹野路即明正統後設置的呼夜(兀也)衛,它在琿春東北,烏蘇裏江上遊支流瑚葉河(今蘇聯濱海地區刀畢河)一帶。扈爾漢擊取滹野路,俘虜二千,在那裏過了年節後,並於二月返回建州。扈爾漢因這次軍功而被賞予甲胄、馬匹,並被賜號達爾漢待衛。

到了萬曆三十八年(1610)十一月,因綏芬路路長圖楞降附建州後,被渥集部雅攬路人擄掠。努爾哈赤遂命額亦都率兵千人,到圖們江北岸、綏芬河和牡丹江一帶,前去招服渥集部的那木都魯、綏芬、寧古塔、尼馬察四路。其首領康果禮、喀克都裏、昂古、明噶圖等降附,並舉家遷至建州,歸順了努爾哈赤。額亦都又乘勝率兵去取雅蘭部。明永樂六年

(1408)置牙魯衛,設在臨近海邊的牙魯河流域,牙魯河清代稱雅蘭部河。蘭部路即今蘇聯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東北雅蘭河一帶。額亦都擊取雅攬路,“獲人畜萬餘而回”。

萬曆三十九年(1611)七月,努爾哈赤派其第七子阿巴泰和費英東、安費揚古帶兵千人,開始征討渥集部之烏爾古宸、木倫二路。木倫路就因穆棱而河得名,穆倫河在寧古塔城東四百裏,出穆倫窩集,東流入烏蘇哩江。木倫路部民居住在今穆棱河流域及穆棱河與烏蘇裏江會流處附近。穆林河匯烏蘇裏江,入混同江,在寧古塔東北,木倫路即在穆棱河流域。

努爾哈赤賞予寧古塔路首領僧格、尼喀禮的甲四十副就放在綏芬路,但被烏爾古宸、木倫路的人襲擊綏芬路時奪去。努爾哈赤於是就派博濟裏去通知他們說:“將那四十副甲,用四十匹馬馱來!”但他們沒有這樣做。建州發兵到那裏之後,將烏爾古宸和木倫二路收取,並獲得俘虜一千。

同年十二月,派何利裏、額亦都、扈爾漢率兵二千,征伐東海虎爾哈部北庫塔城。紮庫塔城在圖們江北岸,琿春河、海蘭河之西,距琿春城一百二十裏。這次征討東海虎爾哈部兆度塔土成的原因,是紮庫塔城主對建州和烏拉采取中立政策。努爾哈赤要求東海女真各部,在建州與烏拉之間,隻能倒向建州,並不許有其他選擇。他發兵懲罰紮庫塔城主,大兵到後,圍城三天,遭到守城軍民的頑強抵抗。城陷後,斬前一千,獲俘二千,並招撫環近地區居民。

努爾哈赤在萬曆四十二年(1614)十一月,派兵五百人,十二月襲擊了揚林;隨後前進,襲擊雅蘭部。

這次出征,建州軍收降民二百戶,人畜一千而回。

到了萬曆四十三年(1615)十一月,努爾哈赤開始派兵二千人,征討東海渥集部額黑庫倫城。額黑庫倫城部民“住在東邊的東海之北”,就是今天的蘇聯烏蘇裏江以東濱海地區納赫塔赫河地方。建州兵行至顧納喀庫倫,進行招降額黑為倫城拒不受降,於是建州兵分兵兩路,越壕三道,拆毀柵欄,攻入城內。建州軍陣此戰斬八百人,俘獲萬人,收撫其居民,編戶五百而回。

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天命二年)正月,努爾哈赤派兵四百人,前往攻取沿海散居未服的諸部人;二月,遂將東海沿岸散居之民盡取之;到了三月,造大刀船,渡邊海灣,逮住占據海島未服的諸部人。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天命三年)十月,派兵搬接東海虎爾哈納喀達為首的百戶降順部民至建州,後金對東海女真政策取得重大成果。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天命四年),努爾哈赤在正月和六月,先後兩次派穆哈連帶兵千人,前往收取東海虎爾哈部民。六月初八日,穆哈連帶來千戶,男二千人,六千餘口。他親自出城迎接,並命搭建八個涼棚,擺二百桌酒席,殺二十頭牛,舉行盛宴款待穆哈連及歸順的各部大小首領。

天啟五年(1625年,天命十年),後金在集中精力奪取遼沈地區並鞏固對其統治,連續六年未曾大規模地向東海女真用兵之後,又先後六次發兵征討東海女真。這是努爾哈赤對東海女真做戰用兵最勤的一年。

努爾哈赤對東海女真前後用兵長達三十年之久,基本上統一了東海女真。日本稻葉君山說:“在西紀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天命元年)以前,太祖之兵,及於烏蘇利江東方沿海。”朝鮮《光海君日記》當年記述努爾哈赤在東海一帶勢力時就曾指出“至北海之濱,並為其所有”。努爾哈赤在東起日本海,西至鬆花江,南達摩闊崴灣、瀕臨圖們江口,北抵鄂倫河這一廣大疆域內,基本上統一了東海女真諸部等,並取代明朝而實行統轄。後來皇太極多次征撫,東海女真歲歲入貢,完全臣服。

“野人”女真的另一支黑龍江女真,因居住在黑龍江流域而得名為黑龍江女真。在黑龍江流域,居住著黑龍江虎爾哈部、薩哈連部、使犬部、使鹿部和索倫部等。在這一廣大地區,有水量豐沛的河流,廣闊的草甸,蓊鬱的叢林,茂密的灌木。在楊樹、柳樹、鬆樹和樺樹的林蔭中,散布著女真人、達斡爾人、鄂溫克人、鄂倫春人、費雅喀人和索倫人的村屯。

上麵這些地區的部民,元亡後受明廷的管轄。為了從明朝手中接管對黑龍江流域的統治權,曾多次發兵征討黑龍江女真。他首先發兵攻打薩哈連部。

薩哈連部因居住在薩哈連烏拉流域而得名。薩哈連部分布在精奇裏江和牛滿河流域。薩哈連部居住在黑龍江中遊流域。其部地理位置東至烏蘇裏江口、接使犬部,西鄰索倫部,南至黑龍江虎爾哈部,北界使鹿部。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天命元年),後金汗努爾哈赤發兵征討薩哈連部。

七月十九日,命令:達爾漢傳衛扈爾漢、碩翁科羅巴圖魯安費揚古率兵二千人,到兀爾簡河後,領兵一千四百名,乘獨木船二百艘前進;另六百名騎兵在陸上行走。當日出發,第八天到達造獨木船的地方。扈爾漢和安費揚古率兵乘獨木船在烏拉河前進,騎兵在陸上前進。第十八天,前進的水陸兵會合。又前進二晝夜,八月十九日到達目的地,襲擊茂克春大人居住在河北岸的十六個屯寨,全部奪取了。

博濟裏大人居住在河南岸的十一個屯寨,也全部奪取了。將在薩哈連江南岸的薩哈連部的九個屯寨奪取了。一共奪取三十六個屯寨。在薩哈連江南岸的佛多羅袞寨駐營。……從前薩哈連江和鬆阿裏江在十一月十五至二十日後才結冰。大英明汗出兵那年,十月初就結冰了,所以汗的兵在初五日渡過了薩哈連烏拉。奪取了薩哈連部內十一個屯寨,然後全部返回了。

後金汗在繼征討薩哈連部之後,又招附薩哈爾察部。薩哈爾察為滿語黑色貂皮的意思。薩哈爾察部居住在牛滿河(今布列亞河)地區,其部長薩哈連歸附後金,並成了後金的額駙。到了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天命三年),努爾哈赤率軍攻打撫順,薩哈連額駙也隨軍從征,備受器重。在野營的夜晚,努爾哈赤還向薩哈連額駙講述“金朝往事”。

努爾哈赤征伐薩哈連部取得勝利,薩哈連成為後金額駙,這表明後金開始統治黑龍江中遊地區。與此同時,努爾哈赤又征撫黑龍江下遊地區的使犬部和使鹿部。

使犬部的居住範圍,大致在烏蘇裏江下遊地區、鬆花江與黑龍江會流處以下沿混同江兩岸,和使鹿部相接。它主要分為三部。奇雅喀喇部、赫哲喀喇部和額登喀喇部。奇雅喀喇部,其地在烏蘇裏江口以南一帶。赫哲喀喇部,自寧古塔東北行千五百裏,居鬆花江、混同江兩岸者日赫哲喀喇;又東北行四五百裏,居烏蘇裏、鬆花、混同三江匯流左右者,亦曰赫哲喀喇。額登喀喇部,其地在赫哲喀喇之東北,混同江兩岸。

居住在黑龍江下遊一帶的使犬部,包括赫哲人、鄂倫春人、鄂溫克人等。他們畜犬,而且數量非常龐大,一戶能畜養幾十隻、幾百隻。使犬部因此而得名。

後金汗在征討薩哈連部的同時,又征撫使犬部。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天命元年),努爾哈赤開始發兵征取使犬部。招服使犬路、諾洛路、石拉忻路路長四十人。後金軍水陸並進,深入千裏之外,兵鋒所指,莫不懾伏。

對於使鹿部的居住範圍,其部在使犬部之北和東,混同江下遊以東濱海,包括庫頁島全部。使鹿部主要有費雅喀部、奇勒爾部等,也包括吉烈迷。費雅喀部居住在額登喀喇東北七八百裏,即在混同江以東。奇勒爾部的居住範圍,奇勒爾亦曰奇楞,在寧古塔東北二千餘裏亨滾河等處,即使鹿鄂倫春遊牧處所。其居地在黑龍江口一帶。

在統一使犬部的同時,努爾哈赤並沒有忘記在黑龍江口和庫頁島一帶使鹿部的部民。庫頁島的麵積有七萬六千五百多平方公裏,為台灣麵積的二倍多。它的地形狹長,南北長九百五十公裏。這裏森林茂密,魚產非常豐富,盛產鯡魚、鱈魚、鮭魚、鱸魚和海蟹等。庫頁島氣候較寒冷,但南部港口為不凍港。島上居住的吉烈迷和苦夷人等,“以席為家畜”,所以又稱為使鹿部。

庫頁島又稱苦兀,苦兀在奴兒幹海東。永樂十年(1412),明在庫頁島設立囊哈兒衛。同年,明成祖朱棣派亦失哈等到庫頁島視察。努爾哈赤為接管明朝在黑龍江下遊直至庫頁島的疆土,曾不斷地向這一地區用兵。後來庫頁內附,“每歲進貂皮,設姓長、鄉長、子弟以統之”。

總而言之,努爾哈赤對東海女真和黑龍江女真用兵多年,在烏蘇裏江和黑龍江中下遊廣大地區迅速地取代了明朝的統治,其重要原因是對“野人”女真采取了征撫兼施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