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討魯實伐璋

劉備討伐張魯大軍浩浩****開到葭萌之後停滯不前,駐兵葭萌期間,劉備著手做了兩方麵的事情:一是爭取巴蜀士民的支持。如史所稱:"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二是謀劃討伐劉璋方案。

此時,龐統向劉備獻出了奪取成都的計策。他說:“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防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都是劉璋的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二子聞將軍去必悅之,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龐統連獻三計。

龐統勸劉備用其“上計”。就當時的情況看,出其不意,擊其無備,晝夜兼程,直搗成都,在軍事上是完全能夠成功的。但從長遠利益考慮,有失民心,有損劉備的形象,不利益州全境的征服,不是太高明的計算,“下計”,是龐統極而言之,自然知道劉備不會接受。因為退回去,等於是前功盡棄,意味著給劉璋以緩手之機,而自己很可能要腹背受敵,再謀取蜀,成為不可能。劉備采納了“中計”,實際這也正是龐統的真正戰略意圖。

決策既定,劉備立即製造假象,表示已厭倦益蜀之地,虛為急還荊州之勢。

劉備又遇到一個很不錯的機會,建安十七年(212)十月至次年正月,曹操征孫權,進軍濡須口(今安徽無為東北),攻破孫權江西營,獲孫權都督公孫陽。孫權急忙向劉備求援。這件事,恰好為劉備製造急返荊州的假象提供了條件。劉備給劉璋寫信說:“曹公征吳,吳憂危急。孫氏與孤本為唇齒,又樂進(曹操大將)在青泥(今襄樊西北)與關羽相拒,今不往救(關)羽,(樂)進必大克,轉侵州界,其憂有甚於(張)魯。魯自守之賊,不足慮也。”劉備以此冠冕堂皇的借口要求劉璋支援,“從璋求萬兵及資實,欲以東行”。

劉備“求兵東行”之謀,使成都人士議論紛紛。其實在此之前,劉璋已因劉備滯兵葭萌、未即討魯的行為產生了懷疑,及至提出“求兵東行”要求,更加狐疑,但又不便捅破這層窗戶紙,因而沒有全部答應劉備的要求,“但許兵四千,其餘皆給半”。有一個人此時坐不住了,那就是張鬆。張鬆未知劉備內情,寫信給劉備和法正,問:“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釋此去乎?”結果,張鬆此舉不僅暴露了自己,而且泄露了劉備謀奪益州的天機。據載,張鬆的哥哥、廣漢太守張肅,“懼禍逮己,白璋發其謀。於是璋收斬鬆,嫌隙始構矣”。張鬆的哥哥大義滅親,揭發檢舉自己的親弟弟。

劉備恰好抓住劉璋不肯如數益兵資糧這件事,大做文章,激怒其眾說:“吾為益州征強敵,師徒勤瘁,不遑寧居;今積帑藏之財而怖於賞功,望士大夫為出死力戰,其可得乎!”劉備是在借機煽風點火,鼓舞士氣。

劉備聞訊張鬆被殺,更是怒不可遏,遙責劉璋殺其內應:“君矯殺吾內主乎!"

至此,劉備與劉璋的對立的局勢已經公開化了。劉璋如夢初醒完全知道上當了,立即下令“敕關戍諸將文書勿複關通先主”。劉備則以此為借口,公開宣布發難,做出三大行動:

其一,召斬劉璋大將。“先主大怒,召璋白水軍督楊懷、高沛,責以無禮,斬之”。《零陵先賢傳》記載了劉備用詭詐手段計斬楊懷的故事,說:“劉璋請劉備,璋將楊懷數諫。備悟,請璋子襪及懷。酒酣,備見懷佩匕首。備出其匕首,謂懷曰:‘將軍匕首好,孤亦有,可得觀之。’懷與之。備得匕首,謂懷曰:‘女(汝)小子,何敢間我兄弟之好耶,懷大罵備,備斬之。”劉備的詭詐手段可見一斑。其二,立即進兵,“遣黃忠、卓膺、魏延等勒兵前行”。

其三,設包圍圈,即令諸葛亮、張飛、趙雲自荊州率眾溯江西上,“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

楊懷、高沛被殺後,劉備“自葭萌南還襲劉璋,留中郎將霍峻守葭萌城”,自己統軍徑至關頭,以“諸將並士卒妻子”為質,控製住了局麵,並且收編了關頭的守兵。隨後“引兵與(黃)忠、(卓)膺等進到涪,據其城”。

劉備初戰勝利,進據涪城,大宴眾將。劉備酒後吐真言,露出了他偽善的麵目。劉備對龐統說:“今日之會,可謂樂矣。”龐統不願他過於暴露自己的真實麵目,因而說:“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劉備此時已醉,未能理解龐統的用意,怒說:“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龐統竟然被劉備趕了出去。不久,劉備後悔,又將龐統請回。“統複故位,初不顧謝,飲食自若。”劉備問龐統:“向者之論,阿誰為失?”龐統回答:“君臣俱失。”君臣二人心照不宣,劉備大笑,“宴樂如初”。

其實,東漢末年,社會動**,軍閥混戰,你搶我奪,無休無止,無論怎樣謀取別人的地盤,都屬正常,不存在什麽德義的問題,劉備一時高興,酒後吐真言,也無須多怪,隻不過是不善掩飾偽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