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土回歸

準噶爾叛亂的平定解除了準噶爾地方政權對相鄰各部的壓迫,因而,作為這一回疆平叛的直接後果,使土爾扈特蒙古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發生第六章固疆禦邊,平定叛亂的重返祖國懷抱。

土爾扈特部蒙古原是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17世紀20年代以前,該部一直和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三部一起居住於準噶爾地區。早在明朝崇禎初年,該部因無法忍受綽羅斯部貴族的壓迫和控製,在其首領和鄂爾勒克的率領下,離開世代居住的塔爾巴哈台一帶地方,幾經輾轉之後,定居於伏爾加河下遊一帶。在旅居國外一個多世紀的長時期中,麵對異國殊俗,土爾扈特部人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國,並且不顧山險路長,一直和中央政府以及留居原地的厄魯特部保持著密切的聯係。與此同時,清朝中央政府也對遠在異域的土爾扈特部人民表示深切的關懷,康熙五十一年(1712),聖祖皇帝專派內閣侍讀圖裏琛等人前往伏爾加河下遊,探望客居該地的土爾扈特人民。

對於土爾扈特人民和清朝中央政府間的密切關係,沙俄當局極為不滿。為了加強對土爾扈特部人民的控製,沙俄政府一方麵通過改組土爾扈特部落會議,限製土爾扈特汗的權力;另一方麵又實行宗教滲透,逼迫廣大土爾扈特部人民改宗東正教。與此同時,他們還大量征調土爾扈特丁壯參軍,送往前線去和瑞典、土耳其等國作戰,“揀土爾扈特人眾當其前鋒”,而“歸來者十之一二”。

雖然沙俄當局加強了對土爾扈特人民的控製,但始終未能動搖廣大土爾扈特人民心向祖國的心願。乾隆二十一年(1756),土爾扈特使者吹紮布衝破重重阻撓、曆經艱險再度來到北京。他在乾隆皇帝接見他時,一方麵向乾隆皇帝陳述了廣大土爾扈特人民在沙俄當局壓榨下的痛苦;另一方麵又極為明確地表示,土爾扈特對沙俄隻是“附之,非降之也。非大皇帝有命,安肯為人臣仆”,以實際行動給以沙俄當局以沉重的回擊。

沙俄當局對其控製的加強既使土爾扈特人民不能忍受,準噶爾叛亂的平定又使他們返回原居地成為可能。這樣,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一月,在土爾扈特汗渥巴錫的率領下,居住在伏爾加河南岸的十七萬土爾扈特人民同時發動了反抗沙俄的大起義,徹底擺脫沙俄政府的控製,浩浩****地踏上了重返祖國的征程。在回國途中,他們擊退了沙俄軍隊的追擊,戰勝了哈薩克、布魯特等部的阻撓,克服了給養缺乏、疾疫流行等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終於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六月踏入祖國境內,從而實現了他們長期以來要求返回祖國的願望。

乾隆三十六年三月,清朝政府即得知土爾扈特正在向中國邊境轉移的消息。由於在來歸的土爾扈特部眾中,有在平定準噶爾叛亂時叛逃國外的舍楞、勞章紮布等人,而且這些人在來歸之初,也確是以襲擊並進而占據伊犁一帶地方為目的,隻是在遭到俄羅斯、哈薩克等國軍隊追擊的情況下,進退無路,才改變態度,要求歸順清朝,因而土爾扈特部的來歸使得清朝政府中的不少官員疑慮重重。他們一則害怕此次投順不過是一個詭計;二又害怕收受“俄羅斯叛臣”會引起俄國方麵的幹涉。一時之間,對於是否接納土爾扈特來歸的問題,清廷上下“議論沸起”。對此,乾隆皇帝在對土爾扈特來歸前後的整個形勢進行通盤考慮之後認為:“舍楞一人,豈能聳動渥巴錫等全部?且俄羅斯亦大國也,彼既背棄而來,又擾我大國邊界,進退無據,彼將焉往?是以歸順之事十之九,詭計之伏十之一耳。”針對一些臣下恐怕引起俄羅斯幹涉的顧慮,他說,從前“舍楞即我之叛臣歸俄羅斯者,何嚐不一再索取?而俄羅斯迄未與我也。今既來歸,即以此語折俄羅斯,彼亦將無辭以對”。對於原先的叛逃人員又複來投,他說“伊等逃奔俄羅斯,理應索取治罪。今伊等不得安居於俄羅斯,自願請求歸順,故往咎概不介意,前罪一律寬宥”。他還指出,如果拒絕他們投順,倒有可能招致禍亂,“數萬乏食之人,既至邊界,驅之使去,彼不劫掠畜牧,將何以生?……夫明知人以向化而來,而我以畏事而止,且反致寇,甚無謂也”。因此,乾隆皇帝決定對於萬裏來歸的土爾扈特部眾予以熱情的歡迎。他首先選調得力大臣舒赫德前赴伊犁,全麵處理接受土爾扈特的歸順事宜。為了使土爾扈特部民眾了解清朝政府對其來歸的態度,是年六月初,即在大隊土爾扈特部眾剛剛進入中國境內之後,便讓舒赫德宣諭渥巴錫:“爾等俱係久居準噶爾之人,與俄羅斯之俗不同,不能安居。聞厄魯特等受朕重恩,帶領妻子前來投順,甚屬可憫,理宜急加撫綏安插。”為了解除舍楞等人的疑懼心情,乾隆皇帝特派使者到其駐地麵傳諭旨:“朕斷不究其前罪,務與渥巴錫等一體加恩。”同時,針對土爾扈特部民眾遠道跋涉,各種生活用品奇缺的情況,根據乾隆皇帝“口給以食,人授之衣”的指示,大批清朝官員投入了賑濟來歸人眾的具體工作之中。為了救急,乾隆皇帝除指令土爾扈特部民眾所在之地,地方官員可

以動用庫存衣物、茶葉、布匹、糧食和宮中牛羊之外,還專撥庫帑二十萬兩,派遣西安巡撫文綬帶人前赴巴裏坤、哈密等處購辦牛羊、衣物,“作速解往伊犁,均勻分給”;派遣張家口都統常青解送當地牧群,“驅往供饋”;陝甘總督吳達善負責“發帑運茶,市羊及裘”。對於其耕牧地區,乾隆皇帝也做了妥善的安置,將渥巴錫屬下的土爾扈特部民眾安置在珠勒都司一帶地方,將舍楞所屬部眾安置在科布多一帶。在一切安置就緒之後,是年九月,乾隆皇帝在熱河避暑山莊隆重地接見了前來入覲的土爾扈特首領渥巴錫一行,將渥巴錫封為卓哩克圖汗,其弟策伯克多爾濟封為布延圖親王,舍楞封為弼裏克圖郡王。其他來歸頭目也都分別封為郡王、貝勒、貝子、輔國公、台吉等,俾其“管理所屬,鹹務生理,延及子孫,永荷安全之福”。由於乾隆皇帝對土爾扈特部的回歸態度積極,安置妥善,從而使這些“新投之人,一至如歸”,很快安下心來,和全國各族人民一起,投入到建設和保衛邊疆的鬥爭之中,以致不長時間,土爾扈特居住之地便“遊牧安帖,田禾茂盛”,呈現一片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