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下屬交涉

有的領導在未坐上位子之前是一個很得人心的“賢才”,做了領導之後,仍沿襲以前那套成功的交涉方法,卻發現失靈了。下屬離自己越來越遠,位子也漸漸不穩固。他並不知道,領導有一套領導的交涉方法。

如何與下屬進行交談

與下屬交談是領導工作與應酬中經常的事,也是任何領導必須掌握的一門交涉技巧。在與下屬交談時,領導至少要做到以下7點:

1.善於激發下屬講話的願望

領導要懂得留給下屬講話的機會,使談話在感情交流過程中,完成信息交流的任務。

2.善於啟發下屬講真情實話

身為領導定要克服專橫的作風,代之以坦率、誠懇、求實的態度,不要以自己的好惡,而顯現出高興與不高興的態度,並且盡可能讓下屬了解到,自己感興趣的是得到真實情況,而並不是奉承的假話,這樣才能消除下屬的顧慮和各種迎合心理。

3.善於抓住主要問題

談話必須突出重點,扼要緊湊,要善於阻止下屬離題的言談並加以引導。

4.善於表達對談話的興趣和熱情

充分利用表情、姿態、插話和感歎詞等一切手段,來表達自己對下屬講話內容的興趣和對這些談話的熱情,在這種情況下,上司的微微一笑,讚同的一個點頭,充滿熱情的一個“好”字,都是對下屬談話最有力的鼓勵。

5.善於掌握評論的分寸

聽取下屬講述時,領導一般不宜發表評論性意見,以免對下屬的講述起引導作用,若要評論,措辭要有分寸。

6.善於克製自己,避免衝動

下屬發現情況後,常會忽然批評、抱怨起某些事情,而這客觀上正是在指責領導。這時你一定要頭腦冷靜、清醒。

7.善於利用談話中的停頓

下屬在講述中常常出現停頓。這種停頓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意的。它是下屬為觀察一下領導對他談話的反應、印象,以引起上司做出評論而做的,這時上司有必要給予一般性的插話,鼓勵下屬進一步講下去。第二種停頓是思維停頓引起的,這時候領導應采取反問、提示方法,接通下屬的思路。

另外,在業務時間進行的無主題談話,是在無戒備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哪怕是隻言片語,有時也會得到意外的信息。

如何麵對下屬的失誤

下屬工作出現失誤,許多領導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頓訓責。這是一種極危險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1.主動承擔責任

主動承擔責任能體現一個領導應有的氣度和修養,也能得到員工們的理解和尊敬。切不可不問青紅皂白,一味地指責員工,一副居高臨下、盛氣淩人的作風。

雖說是屬下惹的禍,但你硬要他自己去收拾殘局,礙於職權的限製,他恐怕也不會取得什麽滿意的結果,很可能問題最後還要回到你這兒。倘若你親自去處理,由於對問題不甚了解而心裏沒底,同樣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如果你與當事的屬下共同去接待來興師問罪的顧客,不僅大大增加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且剛剛升職的你可能會受益匪淺。

首先,你的出現會贏得人心。在外人麵前主動承攬責任,會減輕屬下的思想包袱,他會感激你。同時也會贏得其他屬下的人心,讓人們看到你有敢於承擔責任的勇氣。其次,在解決問題和協調雙方利益時,你的意見較具權威性,可以更好地維護部門利益。而你最能受益之處在於,通過此事你能掌握發生失誤的具體原因,並聯想到部門其他業務也可能出現的差錯,以增強全局防微杜漸的意識。

2.要寬容

對犯錯誤的人,需要嚴肅,也需要寬容。所謂寬容,就是按照允許犯錯誤、並允許改正錯誤的原則辦事,對犯錯誤的人采取寬恕的態度,實行從寬政策。特別是對於因大膽探索而造成失誤、因經驗不足而造成失敗、因出現複雜的新情況而造成差錯,更要寬容。如果偶有失誤就嚴厲責罵,或把人撤掉,下屬就會失去銳氣,不敢再露頭角,變成謹小慎微隻求無過的人,對工作不敢進行任何創造,這樣你所領導的集體自然也不會取得成績。而且,如果犯過一次錯誤便毫不寬容,下級的更換勢必頻繁,領導崗位的穩定性、連續性將無法得到保證。這樣做,實質上是不允許人犯錯誤。寬容是幫助的前提,不懂得寬容就談不上任何幫助。但寬容不是無原則的遷就,不是寬大無邊,而是在政策原則允許範圍內,盡量做到寬大為懷。

3.注意開導

有的下屬一旦出了差錯,犯了錯誤,就陷入情緒低迷狀態,把自己孤立起來,並從此一蹶不振。遇到這種類型,必須找下屬做開導工作。要使其明白,出差錯是難免的事。犯錯誤、失敗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怎樣對待錯誤。真正聰明、有作為的人,是善於從錯誤中學習的人。人若能從錯誤中真正學到知識,能力必然會有大的提升。在此基礎上,你再指點他應該從哪裏著手,先做些什麽,後做些什麽,以便盡快對失誤進行補救,挽回丟失的麵子,以新形象出現在眾人麵前。

事實證明,越是自尊心強的人,越是需要領導的引導。經過引導之後,那些人愛麵子的心理就會轉變為奮發圖強的決心。

4.為下屬改正錯誤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和條件

下屬犯錯誤後本身就有一種自卑感和壓抑感,情緒低落。此時,做領導的要比平時更主動、更熱情地接近他,關心、鼓勵他,使他堅定改正錯誤的決心和信心。同時,還要做他周圍人的工作,讓大家不僅不歧視他,而且要主動接近他,使他盡早擺脫低迷的困境。

犯錯誤的人有了改正錯誤的決心以後,領導要設法為其重新奮起創造條件。辦法可因人因事而異。對於那些因不善於處理問題而犯了錯誤的人,上司得循循善誘,告訴他如何分析問題,解決矛盾,處理關係。如果是業務不熟,經驗不夠,可以多給他一些學習和實踐的機會,並指定業務水平高、經驗豐富的老同誌負責對他進行具體幫助。如果其能力低於他所擔負的工作的需求,就可以給他一份他能勝任的工作,讓他搞出成績,建立較強的自信心。

工作上如何幫助下屬

每位員工的能力都不一樣,所以,給員工交代工作的方法,也須按各人能力的有所不同而區別對待。把工作委任給下屬去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要是員工能力不足,無法順利完成工作,那麽反而讓他傷透腦筋。

所以,你應按對方的能力而委派工作,一旦發現對方的工作無法順利進行時,就要協助他、支援他。如果工作沒有順利地完成,就認為都是下屬過錯,那麽,事情是絕不能獲得改善的。

不過,也須注意支援的方法。例如,有甲、乙、丙三個員工,把交給他們的工作目標都定為100,這時,假定甲擁有60、乙擁有40、丙擁有80的能力。

由此可得知,甲的能力尚差40,為了彌補這個不足的能力,當然要給他一點兒支援。但是,如果給他40的支援,那就不對了。此時,不管是給他支援或是直接做指示,都隻能做到30的地步,要為甲留下一點兒發展的空間,才是正確的做法。

如果你補充了全部不足的能力,那麽,甲的能力就無法得到進展。同時,更糟糕的是,甲會認為自己每當能力不夠時,你就一定會竭盡全力支援他,因此將會產生依賴的心理。而倚賴心一旦產生,就是退步的開始。

簡單地說,幫助下屬時,要留下可以讓對方發展的餘地。一個人要是拚命工作,其能力自然就會增長。如果你放鬆對他的要求,工作上大包大攬,太過於保護員工,將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如果繼續采用這種方法,那麽對乙就要幫助50,留下10讓他自行發揮;對丙就可以不用支援,讓他自己去做就行。就這樣按照工作的難易程度和對方的能力,來判斷他是否能順利地完成工作。如果在懂得這種現代管理方式去管理下屬工作,員工就會迅速成長起來;要是主管不了解這個方法,員工將沒有成長的機會。

然而,如果當員工有困難時不去幫助他,員工很可能就會失敗,也就無法達到完成工作的目標。因此,把工作委派給員工時,須充分觀察整個事件進展的狀況或潛在的障礙。同時,也應該了解支援到何種程度才最恰當,並且別忘了留下讓他發揮的餘地。

簡單地說,你要和下屬分擔工作,而更重要的是,你要留下適當的發展空間。

指示該如何下

有些領導常容易犯指示過於詳盡的毛病,他們明知道有些事情一定要交給下屬辦才行,但是卻又不放心交給下屬去辦,因此,不知不覺中就會一再地交代他們:

“要按××順序做。這裏要這樣做,這點要特別注意……”

事實上,這些指示領導不說,下屬也都已知道得非常清楚,可是領導卻仍很仔細地一再指示各項事宜。

做這樣詳細指示的人,大部分是新上任的領導,用人的經驗很少,另外也有可能是從事專門職業或技術等出身的管理人員。

期望把工作做得非常完美,當然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這樣過於詳盡的做法,反而會帶給對方不愉快的感覺。這是什麽原因呢?

受到詳細指示的下屬,開始時會認為,你這麽不信任我,為什麽還要把工作交給我?因而產生不滿或不信賴。然而,因為不想表露出來,隻好對你說:“知道了。”乖乖地按照指示行事,然後,每天都重複不斷地按照你的指示行事。

後來,他會發現按照指示工作,實在很輕鬆,最後,甚至變成有指示才會工作。有這種態度之後,就會變得消極、被動,而且年輕人特有的熱情和精力無法在工作中發揮,就會用在工作以外的事情上,慢慢地對工作也就不再熱心了。

這樣一來,下屬就會過著不用腦筋思考的日子,終致失去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有些人到了相當年齡仍然沒有任何獨立工作的能力,大部分都是如此造成的。所以,如果一個人經常放棄思考的機會,最後也將失去思考的能力。

有一些中層主管布置工作時非常詳盡地下指示,然後又感歎別人工作態度消極,就是不了解這是因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因為,太多、太詳細的指示,將造成難以彌補的憾事。

你對下屬做指示時,隻下八分的指示就可以了,其用意是要留下讓對方思考的餘地。不管對新進或資深員工,都要按對方的能力,而決定指示的程度。

領導的用人的能力是一門深奧的工作藝術,必須依賴長期用人的經驗,才能培養出來。

如何應對下屬質疑

你坐在領導的位置,可能有一些人認為不公平或不合理,甚至認為是上麵的人搞錯了,還有可能是上麵的人徇私偏袒。於是他們在工作中對你采取不合作的態度。

時間是處理這一類糾紛的最好武器。其實你可以什麽事都不解決,隻等時間過去,讓時間來證明他們的想法是不對的,讓時間來淡化他們原來的想法,漸漸接受這個事實。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或武器,能夠比時間能更有效地化解這一類糾紛和困擾。唯一值得要擔心的,不是時間這個方法失效,而是你自己撐不下去,被糾紛所擊潰。

孤立是應付這一類問題的另一項有效的方法。對這些有問題的人,你先不要急著反駁他,隻要先把他孤立起來,時間一長,他會自學沒趣,自己就會瓦解的。

總之,要把你的業務放在工作的首位,隻要有出色的工作成績,才能徹底粉碎那些飛短流長。因此,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是一種最聰明且有效的“交涉”和處理問題的方法。

化解矛盾的方法

在這個世界上,矛盾無處不有,無所不在。領導無論如何優秀,與下屬都會存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矛盾。上司與下屬有矛盾是正常的,沒有矛盾反而不正常。如何化解與下屬之間的矛盾?領導的思想水平,個性品質,管理才能,領導藝術,恰恰就體現在這裏。

1.正確地認識矛盾

正確認識矛盾,除了承認矛盾存在的正常性外,還要承認你與下屬的矛盾是工作上的矛盾,是“人民內部的矛盾”。

2.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

上下級相交往,貴在心理相容。相互在心理上有距離,內心世界不平衡,積怨日深,便會釀成大的矛盾。若要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並不困難。

(1)見麵先開口,主動打招呼。

(2)在合適的場合,開個適當的玩笑。

(3)根據具體情況做些解釋。

(4)對方有困難時,主動提供幫助。

(5)多在一起活動,不要竭力躲避。

(6)戰勝自己的“自尊”,消除別扭感。

3.允許下屬發泄怨氣

領導工作有失誤,或照顧不周,下屬當然會感到不公平、委屈、壓抑。不能容忍時,他便要發泄心中的牢騷、怨氣,甚至會直接地指責、攻擊、責難領導。麵對這種局麵,你最好這樣想:

(1)他找到我,是信任、重視、寄希望於我的一種表示。

(2)他已經很痛苦、很壓抑了,用權威壓製對方的怒火無濟於事,隻會激化矛盾。

(3)我的任務是讓下屬心情愉快地工作,如果發泄能令其心裏感到舒暢,那就令其盡情發泄一番,再與他談。

(4)我沒有好的解決方法,唯一能做的就是聽其訴說。即使很難聽,也要耐著性子聽下去,這是一個極好的了解下屬的機會。

如果你這樣想,並這樣做了,你的下屬便會日漸平靜。第二天,也許他會為自己說的過頭話,或當時偏激的態度而找你道歉。

4.善於容人

假如下屬做了對不起你的事,不必計較,而且在他有困難時,你還不能坐視不管。你要:

(1)盡力排除以往感情上的障礙,自然、真誠地幫助、關懷他。

(2)不要流露出勉強的態度,這會令他感到別扭。不感激你吧,不合情理,想感激你又說不出口,這樣便失掉了行動的意義。

(3)不能在幫助的同時批評下屬。如果對方自尊心極強,他會拒絕你的施舍,非但不能化解矛盾,還會鬧得不歡而散。

得饒人處且饒人,容人者常容於人,很快忘掉不愉快,多想他人的好處,才能團結、幫助更多的下屬。他們會因此而重新認識你。

5.不要剛愎自用

出於習慣和自尊,領導總喜歡堅持自己的意見,執行自己的意誌,指揮他人按自己的意願行事,而討厭那些你指東他往西的下屬。

當上下級出現意見分歧時,用強迫的方式要求下屬絕對服從自己,雙方的關係便會緊張,出現衝突。戰勝自己的自信與自負,可用如下心理調節術:

(1)轉移場合,轉移視線,轉移話題,力求讓自己平靜下來。

(2)尋找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分析利弊,令下屬選擇。

(3)多方征求大家的意見,加以折中。

(4)假設許多理由和借口,否定自己。

6.發現下屬的優勢和潛力

身為領導,最忌把自己看成是最高明的、最神聖不可侵犯的人,而認為下屬則毛病多,一無是處。對下屬百般挑剔,看不到其長處,是上下級關係緊張的重要原因。研究下屬心理,發現他的優勢,尤其是發掘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的潛能,肯定他的成績與價值,便可消除許多矛盾。

7.消滅自己的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個可怕的魔鬼,人人都討厭別人嫉妒自己,都知道嫉妒可怕,都想設法戰勝對方的嫉妒。但唯有戰勝自己的嫉妒心理時才最艱難,最痛苦。下屬才能出眾,氣勢不凡,時常提出一套高明的計策,把你置於無能之輩的位置。你越排斥他,雙方的矛盾就越尖銳。爭鬥可能導致兩敗俱傷。此時,隻有戰勝自己的嫉妒心理任用他,提拔他,任其發揮才能,才會化解矛盾,並給他人留下舉賢任能的美名。

8.該出手時就出手

對有些實在不知高低進退的人,必要時,你必須予以嚴厲的批評,否則,不足以阻止其無休止的糾纏。態度和藹不等於軟弱,容忍不等於怯懦。優秀領導者需精通人際製勝的策略,應知道一個有力量的人在關鍵時刻應自己維持自尊。唯有弱者才沒有敵人。凡是有必要的戰鬥都不能回避。在強硬的上司麵前,許多矛盾衝突都會迎刃而解。偉人與普通人動怒的區別,在於是否理智地運用並解決它。

盲目地和藹與一味地容忍,將使你威信全無,你工作當然也無法取得優秀的業績。

不可把下屬當作犧牲品

張部長個性開朗、嗓門很大,隻要他到某個部門,該部門的氣氛就會活潑、明朗起來。

有一天,他跟手下的一位科長交談,並讚同科長所提的提案。雖然該提案需要對公司現行政策做若幹調整,但因為它是一項嶄新的計劃,又得到部長的支持,所以科長便非常興奮地立刻著手準備。

科長首先進行調查,然後再三研究、策劃,一麵和部長商量,一麵積極地跟其他部門協調。一切情況都很順利,科長覺得實現計劃應沒有問題,於是開始向有關的外界人士展開遊說,希望他們接受這項提案。

但是,最後要跟常務董事開會,以便授權給科長處理所有事情之前,張部長卻告訴科長,他要去參加一個重要顧客的喜宴,不能參加會議,並向憂心忡忡的科長保證,已經和董事們溝通好了,一切都沒有問題。然後,就參加喜宴去了。但是,當科長參加董事會議時,因為又有更新的計劃,所以這項計劃就被保留下來。而且,經辦的常務董事次日就到外國出差去了。結果,這項計劃就擱淺了一個月。

如此一來,此項計劃除了重訂實施日期外,已別無他法。但是,科長已經和公司內外都交涉好了,因此,其處境真是十分窘困。他回來後和張部長商量,恰好此時張部長又有其他事情,所以向各方道歉的責任,也落到科長身上。

自此之後,下屬對部長的看法完全改觀。這位科長經常以失望的眼光看待部長;其他的科長或組長被部長催促工作時,也都突然變得警戒性很高地注意聽。部內發生這件事之後,過去明朗愉快的氣氛已消失無蹤,代之而起的是下屬暗淡的心情。

信賴感是管理的基礎,而得到這個基礎的重要條件是,不可犧牲下屬。

不管管理者本身多麽忙碌,也都應該經常掌握每位下屬的狀況。假使發現下屬有困難,就要幫助他,讓他能夠順利地成功。如果隻是一味地催促下屬工作,而沒有給予任何幫助,下屬就不會放心地聽從上司的指示。

雖然已經與下屬建立良好關係,且充分贏得他們的信賴,但是,如果有一次因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下屬的失敗,就會馬上失去原有的信賴。因此,想一直維持被下屬信賴的關係,並非那麽容易。

想得到下屬的信賴,就須先深入地了解他們的工作情形,而且也需要有迅速的行動。同時,這些也跟管理者關懷下屬的程度有關。

巧施恩威

關心群眾始終是領導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東北某城市的一條不是很繁華的道路上幾乎已經沒有車輛行駛。這時從街中心的地下管道口鑽出了幾位衣著不俗的幹部模樣的人來。路旁的一個行人十分奇怪,想上前看個究竟,一看卻怔住了,他認出這些鑽出來的人,竟是經常在電視上出現的市政府的領導們!

原來,為了解決供暖故障問題,地下管道內有幾名工人在緊急施工,市領導特意趕來並到一線表示慰問。

這個城市的市領導把群眾的冷暖和困難時刻放在心上,他們在解決供暖管線緊急故障的問題時,沒有忘記不畏嚴寒在地下管道中施工的工人們,這讓路上的行人和施工的工人們深受感動。

有人認為,作為一個領導,要做到令出必行,指揮若定,就必須保持一定的威嚴,在領導與指揮業務上,沒有令對方與下屬感到畏懼的威懾力是不容易盡責稱職的。單是有一張和藹的臉,靠一番感人的言辭所起的推動作用,可以說非常有限。

商場如戰場,《孫子兵法》中有個關於“三令五申”的典故可以拿來借鑒。

當年吳王委派孫子訓練宮中嬪妃成為娘子軍。起初,嬪妃們覺得好玩,視同兒戲,成日嘻嘻哈哈。孫子一再勸說,並告誡不聽命,即要嚴懲,但沒有人相信。其中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最是不聽命令,拿孫子的話根本不當一回事,結果三日過去,孫子行使無情軍法,當場斬掉了那兩個妃子,事後宮妃們頓時肅然起敬,令出必行,軍容整頓,一切井井有條。

當然,威嚴也不等於整日板著麵孔訓人。隻是在工作時對待下屬必須令行禁止,說一不二。發現了下屬的差錯,決不姑息,立即指正,限時糾正,不允許討價還價。要讓下屬產生敬畏之心,才會使你威嚴正直,在單位、企業中指揮自如,群眾心服口服。

威嚴始終是領導層人士的一種氣質。

但作為企業的領導,要實現自己的意圖,必須與屬下進行溝通,而富有人情味就是溝通的一道橋梁,它可以有助於上下雙方找到共同點,並在心理上強化這種共同認識,從而消除隔膜,縮小距離。因此,領導應該是恩威並舉。

所謂恩,不外乎親切的話語及優厚的待遇,尤其是話語。要記得下屬的姓名,每天早上打招呼時,如果親切地呼喚出下屬的名字,再加上一個微笑,這名下屬當天的工作效率一定會大大提高,他會感到,廠領導是記得我的,我得好好幹!

有許多身居高位的人物,會記得隻見過一兩次麵的下屬名字,在電梯或廠門口遇見時,點頭微笑之餘,叫出下屬的名字,會令下屬受寵若驚。

對待下屬,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聆聽他們的憂慮,他們起居飲食都要考慮周全。

所謂威,就是必須有命令與批評。一定要令行禁止。不能始終客客氣氣,為了維護自己平和謙虛的印象,而不好意思直接批評指正其問題。必須拿出做領導的威嚴來,讓下屬知道你的判斷是正確的,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

領導的威嚴還表現在對下屬布置工作、交代任務上。一方麵要敢於放手讓下屬去做,不要自己包打天下;另一方麵在交代任務後,還必須要檢查下屬完成的情況。

將恩與威調成一杯雞尾酒,和自己的下屬碰杯,才能駕馭好下屬,認為他們心悅誠服,發揮他們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