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領導幫你辦事

怎樣獲得領導支持

找領導辦私事,領導往往是板起臉,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你要辦什麽事兒?為什麽要辦這件事兒?理由充分嗎?這三板斧首先砍得你暈頭轉向。如果你不能把這幾個問題解答圓滿,領導自然不會理解你、支持你、幫助你。如果他理解了你,你可能就得到了他的支持,問題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相反,如果沒有得到領導的理解,甚至有時他還覺得你提出的要求過分了,或者覺得你請求辦的事兒有些出格了,那麽,辦事成功的希望就不存在了。所以,尋求理解對能否把事情辦成至關重要。

那麽,怎樣獲得領導的理解和支持呢?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1.選擇好時間

要在領導有空閑的時候與其交涉。領導忙的時候,心情容易煩躁,不但對你提出的事兒不記掛在心上,甚至還會嗔怪你不識眉眼高低。如果在領導時間寬裕的情況下去談,領導有一定耐心聽,問題可能會得到重視,因而也就更有利於把事情交涉好。

2.選擇好地點

找領導交涉還要考慮交涉的場所和環境。有的事兒要到領導的辦公室裏交涉,有的事兒則要到領導的住室裏私下交涉;有的事兒交涉得越詭秘越有效果,而有的事兒越是有旁人聽到越對成事有利。所以,這奧妙就在

於你所要求辦的事兒的分量和利害關係以及該領導的脾氣秉性。

3.采用適當的話題引出所要辦的事

找領導交涉要講究話題的引入方式。有的需要直來直去、開門見山地和盤托出,有的則需要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再漸入佳境,否則便會讓領導感到唐突冒失、刺耳煩心。為了引出正題,可先談些工作的事、生活的事、社會的事、家庭的事、領導關心的事、自己關心的事,為引入自己的事作為鋪墊。

4.清楚表達,情理交融

要想把事兒交涉好,必須首先把話說好。話要有邏輯性、條理性,讓人聽了有理有據,而且還要和風細雨,讓人聽了心曠神怡,同時還要力爭把話說得生動感人,讓人聽了為之心動。所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有理有情,情理交融,即使是鐵石心腸的領導,也會被感動得甘願費力出麵為你辦事兒。

5.恭敬對方

人天性好麵子,這就決定了人有最禁不住恭敬的特性。對領導來說也是如此,你求他幫助辦事兒,恭敬他是理所當然的。你恭敬了他,他也反過來恭敬你和重視你,受到恭敬的人是很難放著對方的難題不管的。

時機要找準

請領導托辦私事時,應看準時機和把握火候,最好應先向他的秘書打聽一下,他的心情好不好,如果他的心情不佳,就不要找他;工作繁忙時,不要找他;如果吃飯時間已到,也不要找他;休假前和度假剛返回時,也不要找他。因為在這些時間,你同他談與工作不相幹的問題,他多半會拒絕。凡他拒絕的事你若再提起,隻會增加不愉快,還會給領導留下一個難纏的印象。托領導辦私事時,選好時機是很重要的。

鎮農機站的李平,兩口子都是普通工人,也沒有什麽體麵的親戚,平時倒也不覺得有什麽低人一等的感受。可這段時間,兩口子都為兒子的升學問題愁眉苦臉。有人給他出點子,要他找站長。不愛求人的李平隻好硬著頭皮去找站長。站長剛處理完公事,同幾個下屬在聊天,李平算是逮了個好時機。

“站長,我實在是沒有辦法,隻好來求您了。廠裏許多人都給我出點子,說隻有您能幫我解脫困境。”李平首先把廠裏工人抬出來,給他戴高帽。

站長果然很受用,和顏悅色地問道:“說吧,什麽事?”

“我兒子初中畢業想進市一中,可是沒有關係,分數夠了也難進,進不了市一中,今後考大學就成問題了。站長您麵子大,認識的體麵人物多,站長一句話,比我去四處磕頭還管用。”

“就這事?包在我身上了。”站長大包大攬地說。

“站長,真是謝謝您了。”

“嗯,這點兒小事謝什麽嗎?要真謝,就讓你兒子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再出國留學,哈哈哈……”

要把握好分寸

俗話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托領導辦事一定要看事情是不是直接涉及自身利益,如果是,則領導無論是從對你個人還是從關心單位職工利益的角度,都會感到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樣的事領導願辦,也覺得名正言順。

比如,你愛人調動工作,你通過別的關係可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難以辦成,如果你托單位領導辦,領導覺得你重視了他的地位,使他有了救世主的感覺,又可以作為為單位職工解決實際困難,而積累其領導的資本,有時,這樣的事你不找領導,領導也許還會產生你看不起他的想法呢。

但你一定要知道,這類事必須關係到你的切身利益,或你愛人的事,或孩子的事,或直係親屬的事,如果不管七大姑八大姨的事你都攬過來去托領導辦,不但領導不會答應,而且還會認為你太多事,影響你在領導心目中的形象。

托領導辦事還要掌握好“度”,不要雞毛蒜皮的事也去托領導,如果事無巨細都去托,認為領導辦起事比你容易,這樣,領導會覺得你這人太不值錢,甚至會認為你缺乏辦事能力。

比如,你家裏需要買一個冰箱,如果托領導去說一下,可能會便宜幾百元錢,但這類的小事千萬不要去托你的領導辦,因為這類事顯不出領導的辦事能力,又貶低了自己,得不償失。

大事與小事的區別在什麽地方,要隨你的單位性質和領導的層次而定,凡事有一個分寸,能否掌握好這個分寸,也是衡量一個人交涉能力的標尺之一。

領導可以拒絕但不可以得罪,你要求領導給你辦事,領導也有要求你辦事的時候。一般說來,給領導辦事是“義不容辭”的差事。因為領導是“看得起你才讓你辦事”,何況給領導辦了事後,以後同領導的交涉也容易得多。但是,領導委托你做某事時,你要善加考慮,這件事自己是否能勝任?是否不違背自己的良心?然後再作決定。

如果隻是為了一時的情麵,即使是無法做到的事也接受下來,這種人的心似乎太軟。縱使是很照顧自己的領導,他委托你辦事,如果自覺實在是做不到,你就應很明確地表明態度,說:“對不起!我不能接受。”這才是真正有勇氣的人。否則,你就會誤大事。

如果你認為這是領導拜托你的事不便拒絕,或因拒絕了領導會不悅,而接受下來,那麽,此後你的處境就會很艱難。這種因畏懼領導報複而勉強答應,答應後又感到懊悔時,就太遲了。

領導所說的話有違道理,你可以斷然地駁斥,這才是保護自己之道。假使領導欲強迫你接受無理的難題,這種領導便不可靠,你更不能接受。

盡管下屬是隸屬於領導,但下屬也有他獨立的人格,不能什麽事都不分善惡是非都服從。下屬並不是“下人”。倘若你的領導以往曾幫過你很多忙,而今他要委托你做無理或不恰當的事,你更應該毅然地拒絕,這對領導來說是愛護他,對自己也是負責的。

此外,限於能力,無論如何努力都做不到的事,也應拒絕。但是這有一個前提,即是否真的做不到,應該實事求是地衡量一下,切不可因懷有恐懼心而不敢接受。經過多方考慮,提出各種方案後,是否能夠有勇氣來突破它?都需要考慮清楚。考慮後,認定實在無法做到,始可拒絕。

當然,拒絕更要講究方法,采用何種交涉辦法才能讓上司接受,這裏麵也是很有學問的。

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在取得金陵大學文科第一名的成績後,於1914年赴美留學,並在獲得博士學位後於1917年回國。

歸國後,陶行知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任教務主任。有一次,高師附中招考新生。國民黨政府一位姓汪的高級官員的兩位公子也來報考。可是,這兩位公子平日隻顧吃喝玩樂,從不認真讀書、學習,屬於不學無術的花花公子。結果,考試成績低劣,未被錄取。那位汪長官便打電話給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找陶行知,要陶行知通融一下,錄取他的兩個小兒子入學。陶行知婉言拒絕。

第二天,汪長官派自己的秘書親自到校找陶行知當麵求情。這位秘書一見陶行知便說明來意,請陶行知在錄取兩位汪公子入學問題上高抬貴手。

陶行知鄭重地告訴來者:

“本校招考新生,一向按成績錄取,若不按成績,便失去了錄取新生的準繩,莘莘學子將無所適從。汪先生兩位令郎今年雖未考取,隻要好好讀書,明年還可再考嘛。”

秘書見陶行知毫無鬆口之意,便以利誘的口吻說道:

“陶先生年輕有為,又有留洋學曆,隻要陶先生在這件事上給汪先生一個麵子,今後青雲直上,何患無梯?眼下汪先生就會重重酬謝陶先生的。”

說罷,從皮包取出一張銀票遞了過來:

“這是汪先生的一點兒小意思,希望陶先生笑納。”

陶行知哈哈大笑,推開秘書的手,說:

“先生,我背著一首蘇東坡的詩給你聽聽:‘治學不求富,讀書不求官。比如飲不醉,陶然有餘歡。’請你上複汪先生,恕行知未能從命。”

秘書滿臉通紅,他站起來,收起銀票,改用威脅的口氣說:

“但願陶先生一切順利,萬事如意,將來切莫後悔。”說罷,悻悻而去。

陶行知先生運用這種方式拒絕,體現了他不畏權貴、堅持正義的高風亮節。但是,弄得秘書惱羞成怒地悻悻而去,就容易給自己造成隱患,所以不能算一種高超的策略。

那麽,現代人該怎樣拒絕領導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又盡量不得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