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與衝動

俗話說:“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這句古訓無時不刻在教育著我們應當理智地麵對所發生的事情,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而給自己留下終身的悔恨。

人生一世,世事變化無常,如何麵對所發生的事,是理智的處理,還是衝動地解決,並非人人都能分寸有度地把握。

古語雲:“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理智的人在遇到問題時,理智對待無聊的煩惱,像對待蛛網一樣將其輕輕拂去。如果你能想得開,就把煩惱當成是庸人自擾,是生命的浪費吧!

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遇事要理智而不衝動,頗為不易,但自尋煩惱,衝動報複也不可取,隻圖一時痛快真切。個性是舒展了,**憤慨也釋放了,卻如同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是一個道理。所以,提倡理智,摒棄失控衝動,讓無聊尋釁滋事者無生存土壤,自討沒趣。

麵對繁雜的生活,又有多少人會想到人生寥寥數十年,可用來懺悔、自責的時間有幾多。人世間又去哪裏尋覓因衝動失控而帶來的終生無法彌補的悔恨、遺憾。

古往今來,均有“遇事三思而後行”的警寄語,但是有多少人謹遵古訓呢?失控後衝動所帶來的結果是不可預知的,麵對生存中的一切變化,要學會忍耐,忍耐鍛煉人的毅力,陶冶人的性情。

理智者不幻想一帆風順,堅強者不畏懼風急浪惡,勇敢者不膽怯坎坷崢嶸,理智地對待現實生活,明天才會更加美麗如畫。

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讓者,忍耐也,謙讓也。一般說來,在社交中無論產生什麽樣的矛盾,雙方都是有責任的。但是作為當事人一定要主動地“禮讓三分”,要多從自己這方麵去找原因。

實際上,忍讓也就是讓時間、讓事實來表白自己,隻有這樣才能夠擺脫相互之間沒有原則的糾纏和沒有必要的爭吵。

有一天,歌德去公園裏散步,迎麵走來了一個曾對他的作品提出過尖銳批評的批評家。這個批評家站在歌德麵前高聲喊道:“我從來不給傻子讓路!”歌德卻答道:“而我正相反!”一邊說,一邊滿麵笑容地讓在一旁。歌德的幽默避免了一場無謂的爭吵,同時也消除了自己的惱怒。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既為自己擺脫了尷尬、難堪的局麵,順勢下台,同時又顯示出自己的心胸和氣量。

忍讓是一種美德。親人的錯怪、朋友的誤解、訛傳導致的輕信、流言製造的是非,麵對這些,生氣無助霧散雲消,惱怒不會春風化雨,隻有一時的忍讓可以幫助你恢複應該有的形象,從而得到公允的評價和讚美。

清朝時期,流傳著一個“六尺巷”的故事:據說當朝的宰相張英和姓葉的一位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他們兩個人毗鄰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於是,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想要張英出麵幹預。宰相看完了來信,馬上作詩勸導老夫人:“千裏家書隻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母見書明理,馬上把牆主動退後了三尺,葉家見到這樣的情景,深感慚愧,也把牆讓後三尺。這樣,張葉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很多時候事情就是這樣: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古代開明之士可以這樣,現代人之間處理小是小非,應該比古人更高一籌。

忍讓,並不是懦弱可欺,相反,它更需要的是自信和堅韌的品格。古人所說的“忍”字,至少有兩層意思:其一是堅韌、頑強。晉朝朱伺說:“兩敵相對,唯當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勝耳。”這裏的忍,也就是頑強精神的一種體現。其二就是抑製。《荀子儒效》:“誌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惰性,然後能修。”被稱之為“亙古男兒”的宋代愛國詩人陸遊,胸懷“上馬擊狂胡,下馬草戰書”的報國壯誌,同樣也寫下過“忍常須作座右銘”。這樣的忍耐,不正凝聚著他們頑強、堅忍的可貴品格嗎?有誰能夠說他們是懦弱可欺呢?

“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句話沒錯。“負荊請罪”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藺相如身為宰相,位高權重,卻不與廉頗計較,處處禮讓,何以如此?為國家社稷也。“將相和”則全國團結;國無嫌隙,則敵必不敢乘。藺相如的忍讓,正是為了國家安定之“大謀”。忍讓是一種眼光和度量,可以克己忍讓的人,是雄才大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