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側敲旁擊法

——先生,你是刮胡子,還是理發?

在旁邊和側麵敲敲打打,是謂“旁敲側擊”,比喻說話和寫文章不從正麵闡明本意,而是用若明若暗的語言影射、暗示。由於運用旁敲側擊法時,謎底被深深地埋藏在幽默的話語下麵。所以,運用這種幽默技巧,不但自己要能夠抓住話語與謎底之間的微妙聯係,而且要讓對方知道這種聯係。

有一天,小明到小語家吃飯。菜端上來,小明嚐了一口,說:“打死賣鹽的啦!”小語忙問:“菜太鹹嗎?”他笑著點點頭。

一夥人去食堂吃飯。一碟菜端上來,看菜量實在少。其中一個對店主說:“這碟子太大。”店主立刻明白了他們的意思,忙說了幾句解釋的話。

以上兩種是旁敲側擊幽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這種不正麵說的繞彎子話,在作家筆下是常見的,尤其是幽默的文章裏。

秘魯作家裏卡陀·巴爾瑪的《秘魯傳說》裏寫道:

當然,也有色膽包天的人,想用手衡量一下姑娘的苗條的腰肢有多少寬,但是她憤怒地咬著嘴唇,舉起一隻渾圓而美麗的小手,懲罰了無禮者。

馬克·吐溫在《田納西的新聞界》裏寫道:

兩支手槍同時砰砰地打響了,主筆被打掉了一撮頭發,上校的子彈在我的大腿上多肉的部分終結了它的旅程。……

另外一槍打中了上校的要害,他很幽默地說,現在他應該告辭了,因為他還有事情要進城去。於是,他就探聽了殯儀館的所在,隨即就走了。

這種遊戲的筆墨,怎能不令故事生動而有趣呢?

運用幽默的語言來回擊對手,當需要批評或提醒對手而又不便直接向對方提出時,便可考慮使用這種幽默風趣的語言旁敲側擊。從側麵提出一些看似與談判主題無關的話題,以此來達到啟示、提醒、警告等目的。

1969年的一天,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就越南戰爭問題與蘇聯駐美國大使多勃雷寧舉行會談。

談判正在進行時,尼克鬆總統給基辛格打來電話,接完電話之後,基辛格對多勃雷寧說:“總統剛才在電話裏對我說,關於越南問題,列車剛剛開出車站,現在正在軌道上行駛。”

老練的多勃雷寧試圖緩和一下氣氛,機智地接過話頭說:“我希望是駕飛機而不是火車,因為飛機中途還能改變航向。”

基辛格立即回答道:“總統是非常注意選擇詞匯的,我相信他說一不二,他說的是火車。”

在這場談判中,基辛格巧用火車與飛機的比喻,幽默地對對手進行旁敲側擊,既鮮明、堅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而語氣和態度又不是顯得十分強硬,令對手容易接受。可見,在談判中運用這種手法,既能使談判輕鬆活躍,也能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再看一個生活中的例子:

一位顧客坐在一家高級餐館的桌旁,把餐巾係在脖子上。

大堂經理看到了,很無奈,便叫來服務員說:“你讓客人懂得,在我們的餐館裏,那樣做是不允許的,但話要說得盡量委婉些。”

服務員來到那人的桌旁,很有禮貌地問:“先生,你是刮胡子,還是理發?”

顧客一聽,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失禮,趕快取下了餐巾。

表麵上看,服務員問了兩個與餐館服務毫不相幹的事“刮胡子和理發”,似乎服務員問錯了,而實際上則是通過這種風馬牛不相及的幽默來提醒這位顧客弄錯了。

這樣做,既讓顧客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禮之處,又做到了禮貌待客,不傷害客人的麵子,可以說一舉兩得,這就是旁敲側擊的幽默技巧。

當然,在運用這種幽默技巧的時候,可以從正麵、反麵、側麵多角度地想一想,尋找出可以使對手得到啟示的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選擇其中一種最好的,達到預期的目的。

延伸閱讀

一個老人去做健康檢查。

檢查過程中,老人不斷地向醫師炫耀,他新婚的妻子有多好。

老人非常興奮地說:“她才25歲!黏我黏得我都感到厭煩了!”“而且,”老人又說,“她最近還懷孕了!”

醫生靜靜地聽著。

老人得意揚揚地說:“不錯吧!”

醫生抬起頭,看他一眼,緩緩地說:“這讓我想到一位失散多年的朋友。”

“他跟我說過一個故事,是他在非洲狩獵時遇上的故事。當時,他在草原上,遇到一頭獅子。他立刻從背上抓下槍來瞄準。然而,他立刻發現拿到的是雨傘,不是槍。可要換槍已經來不及了。獅子就站在他麵前,要撲過來。”

他於是把雨傘扛上肩,使盡力氣大叫了三聲:“砰!砰!砰!”奇跡發生了,那獅子竟然倒下來,死掉了。

“這怎麽可能?”老人大叫,“那一定是別人幹的!”

“我也這麽覺得。”醫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