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

人之所以難以忍受,是覺得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自己應該反抗。

我對你那麽好,你卻這樣對待我!

我沒有那樣做過,你也不能那樣;

我和他幹得一樣多,為什麽工資要少一大截?

上次吃飯是我買的單,這次還要我買?

……

誰會願意承受不公平呢?但人世間紛紛擾擾,又豈是“公平”二字能概括與規範得了的?渴求公平是人的一種正常心理。但我們要明白,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都是一個沒有絕對公平存在的。鳥吃蟲子,對蟲子來說不公平;蟲子吃樹葉,對於樹來說是不公平的……隻要環顧一下大自然,我們就會發現,很多事物是很難用公平來衡量的。如果要要求一切公平,那麽大自然立刻就會失去生機勃勃。

而生活中,生不公平,有人生於富貴人家,有人生於白屋寒門;死不公平,有人幼年夭折,有人壽比南山。佛家的解釋是前世的注定今生,今生注定來世。但今生的我並不能決定前世的善惡,卻要讓我今生來承受前世的因緣,這公平嗎?今生的我雖然可以決定來世的“我”,但來世的“我”和“他”又有什麽區別?這同樣不見得怎麽公平。生與死都不公平,你憑什麽去要求處於生死之間的人生旅程中事事公平?

古羅馬政治家、哲學家塞涅卡曾說:“生活是不公平的,而所謂的公平,則是把一切看得到的不公平掩埋起來。”把“一切看得到的不公平掩埋起來”,其實就是一種大智慧的糊塗。既然不公平絕對存在,那就不去計較,用平和之心待之。

領導在下班時對你說,小張,今天你加班。可是昨天你才加了班,同事都休息,怎麽今天又是自己?不公平吧?嗨,計較什麽公平不公平,糊塗一點,加班就加班吧,什麽都別說了。也許,你接連加兩天班後也會讓別人接連加班呢。也許,是領導看重你的能力給你鍛煉的機會;也許,是領導忘記了你剛加班……也許,沒有也許。別想那麽多,糊塗,還是糊塗些好。

公平需要放在一個較長的時間係統裏去看。唐僧師徒過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回真經。社會總體上是公平的,但我們不可能任何時候、地點,任何事情都強求絕對公平。山有高有低,水有深有淺。這個世界,不存在絕對的公平。如果我們事事要求公平,必然會鑽入牛角尖中。愛默生說“一味愚蠢地強求始終公平,是心胸狹隘者的弊病之一。”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放在一個較長的時間係統裏去看,世界相對更公平。如果你真正明白了這些,今後再遇到所謂的“不公平”時,就能做到心平氣和地麵對了。

生活是不公平的,而所謂的公平,則是把一切看得到的不公平掩埋起來。認為世界不公平的人,最應該反思的是自己是否以一顆公正的心對待世界?

“唾麵自幹”

“唾麵自幹”是唐代名將、大臣婁師德傳下來的一段佳話。

有一年,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為刺史。臨行前來到婁師德的家中,

向其辭行,並詢問哥哥有沒有要交代的事情。

婁師德語重心長地說:“我現在是宰相,你又要擔任一方大員,榮寵至極。但這並不是好事,必定有一些人嫉恨我們。想要免受其害,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忍耐。”

他的弟弟馬上跪在地上說:“大哥,你放心,就算有人往我臉上吐唾沫,我也會自己擦幹淨,絕不跟他們計較。”

婁師德聽後暗暗搖了搖頭,告誡弟弟說:“別人發怒後把唾沫吐在你的臉上,你一擦了之,他的怒氣仍不會消,一定繼續嫉恨你。別人往你臉上吐唾沫,你自己不要擦掉,應該讓它自然幹了才是。”

臉上被吐了唾沫,是一件讓人惡心不已、極受汙辱的事情,普通人往往勃然大怒,這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但是,智者卻不這樣認為,唾臉自幹似乎能產生更大的力量。

一天,一個脾氣暴躁的年輕人來到大德寺,找一休和尚。

他說:“禪師,我下定決心,從今天開始,決不跟任何人吵架或打架。就算有人向我吐痰,我會默默地把它擦掉,絕不揍那個人。”

一休說:“不,不,別人向你吐了痰,你可別擦掉,任它在身上自幹好了。”

年輕人不服氣地說:“這未免太強人所難了,讓吐到身上的痰自幹,我的耐心可沒那麽大。”

一休說:“這其實並不難。你不跟他發生糾紛,他卻向你吐痰,這種人簡直就是一隻蒼蠅。蒼蠅會停在糞便上,也會停在貴人或美人身上,肆無忌憚,目無法紀。抓住這種蒼蠅,罵它可惡,又有什麽用?給類似蒼蠅的人吐了痰,對你絕不造成什麽恥辱,何必為它而大怒?你不用為他而發脾氣,大可嘲笑他。”

年輕人又問:“要是有人莫名其妙地打我呢?”

一休回答說:“以同樣的態度對付他。”

話剛說完,年輕人朝著一休和尚光禿禿的頭,猛然打了一拳。

他瞪著一休和尚,問:“怎麽樣?我這樣揍您,難道您不生氣?”

一休若無其事地笑了笑,說:“我的頭硬如石頭,你那麽用力一揍,恐怕傷手了吧?很痛吧?”

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沒有擦掉,讓唾沫自己幹了,表示受了侮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這樣做算了不起,有風度,有修養,高人一籌。

其實當別人向臉上吐唾沫時,一般有三種反應:第一種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一口唾沫吐回去;第二種是將吐到臉上的唾沫馬上擦掉;第三種不吐還回去也不擦,讓它自己幹了。第一種有一種不甘示弱,勇於自衛還擊的戰鬥精神;第二種充滿了悲情,也顯示一種忍辱負重的深厚修養;第三種不是簡單的大丈夫行為或英雄壯舉,有藐視天下的悲壯感,昭示出一種高超的做人境界和風骨。

放下、回避,這是智者教給我們的處世之道。當人生的重負背不動時就放下,前麵的路走不過去就回避開,繞著走。有時一個人就是另一個人的路障,如果是一塊石頭,能搬走就搬開,如果是大山,或者是懸崖,就要繞開走,前麵還有很長的路,不要糾纏。這繞開走路的心裏磨煉就要自己承受了,就像唾麵自幹,是一種極深厚的人生修養。

帝王以忍得天下,將相以忍得長久,商賈以忍得富貴,常人以忍得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