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理智

憤怒是一種激烈情緒的表現。狡猾的人會利用操縱別人的情緒,適時激怒別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因為人的血壓升高,智商一定下降。在法庭辯論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高明的律師故意去激怒對方,以便於打亂對方的思路,讓對方說出一些對己不利的話。

現在從政的詹姆斯曾經是律師,他做律師時有一件法寶——激怒對方。他在法庭上如果碰上言簡意賅的對方證人,或碰上思路嚴謹的辯護人,就馬上設法激怒人家。一旦使對方上當,很容易說出一些本來不應該說的話,露出破綻。總之,對方一發脾氣,陣腳便亂了。詹姆斯在回憶他的律師生涯時,得意地笑道:“我最喜歡看到他們大發脾氣。他們一發脾氣,就鬆了勁,亂了陣腳,使自己陷入絕境。”

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也會遇到被別人故意激怒的情況。

小江有一次跟隨廠長與外商談判,因為廠長的一個疏忽而沒有取得預期的談判效果。回來後,廠長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小江和同去的其他人員,也一直為談判失敗的原因保密。但架不住同事小張屢次當著大家的麵一個勁地嘲笑小江“無能”。小江忍無可忍,終於將談判失敗的原因一一細數,表明是因為廠長的疏忽而非自己“無能”。雖然沒有當著廠長說這一番話,但可想而知,這話很快就傳到了廠長的耳朵裏了。結果,原本很有可能升為科長的小江,在競爭中敗給了小張。是小張在故意耍陰謀嗎?我們完全有理由這樣懷疑。我們假設小江當時糊塗一點,裝作沒有聽見小張的挑釁,或者再糊塗一點,幹脆就默認是自己的“無能”,結果又會如何呢?可惜,往事不容假設,教訓來得有點血腥。

忍字頭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禍必招;如能忍住心中氣,過後方知忍字高。我們不妨來看看明代作家馮夢龍在《智囊》中記錄的一則逸事:

長州大戶尤翁,他開了三個典當鋪。年底某一天,忽聽門外一片喧鬧聲,出門一看,是位鄰居。站櫃台的夥計上前對尤翁說:“他將衣服壓了錢,今天空手來取,我不給他,他就破口大罵,有這樣不講理的嗎?”鄰居仍氣勢洶洶,破口大罵。尤翁像沒有聽見咒罵一樣,和氣地對鄰居說:“這點小事,值得這樣嗎?”說完命店員找出典物,共有衣物蚊帳四五件。尤翁指著棉襖說:“這件衣服禦寒不能少。”又指著棉袍說:

“這件給你拜年用,其他東西現在不急用,可以留在這兒。”鄰居拿到兩件衣服,無話可說,立刻離去。我們知道,生意人是在商言商,一般是不會講什麽情麵的,像尤翁這樣的商人,為什麽就那麽糊塗了呢?尤翁告訴夥計說:“凡極度無理挑釁的人,一定有所依仗。如果在小事上不忍耐,那麽很容易惹上大的災禍。”果然,當天夜裏,鄰居竟死在別人家裏。他的親屬同那家人打了一年多的官司。原來鄰居負債多,已經服下毒藥,知道尤家富貴,想敲筆錢給家人日後用,結果沒有找到一個由頭,就火速趕到另外一家,和對方大吵後死在那裏。

尤翁事先也不清楚明晰地料到後果,但他善於忍讓、敢裝糊塗的性格,會幫他過濾掉不少災難。在生活中,我們也難免會碰到一些蠻不講理的人,甚至是心存惡意的人,有時還會無緣無故地遭到這種人的欺侮和辱罵。每當遇到這樣的事,常讓人覺得忍無可忍。可是,你想過有時別人正是想利用你的“忍無可忍”嗎?你不忍說不定正中別人下懷,中了別人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