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溝通和誤會

縱然隻是一句玩笑話,若造成對方的誤解,恐怕也會導致意想不到的不快;甚至是一句安慰、犒勞的話,如果超出了對方能接受的限度,也可能變成誤解。因此,在說話之前,一定要考慮對方的狀況以及接受的限度。

那麽,怎樣才能盡量使自己的話不被別人誤解呢?

1.不要隨意省略主語

根據現代語法,在一些特殊的語境中是可以省略主語的。但這必須是在交談雙方都明白的基礎上,否則隨意省略主語,容易造成誤解。

一個星期天的上午,在一家商店,一個男青年正在急急忙忙挑帽子,售貨員拿了一頂給他。他試了試說:“大,大。”

售貨員一連給他換了四五種型號的帽子,他都嚷著:“大,大。”

售貨員生氣了:“分明是小,你為什麽還說大?”

這青年結結巴巴地說:“頭,頭,我說的是頭大。”

售貨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旁邊的顧客“撲哧”一聲笑了。造成這種狼狽場麵的原因就是這個年輕人省略了他陳述的主語——“頭”。

2.要注意同音詞的使用

同音詞就是語音相同而意義不同的詞。口語表達脫離了字形,所以同音詞用得不當就很容易產生誤解。如“期終考試”就容易誤解為“期中考試”,所以這時,不如把“期終”改為“期末”,就不會造成誤解了。

3.少用文言詞和方言詞

在與人交談中,除非有特殊的需要,一般不要用文言詞。文言使用過多,容易造成對方的誤解,不利於感情的交流和思想的表達。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小夥子,年過三十仍沒娶妻,他母親非常著急。後來別人給他介紹了一個姑娘,幾天後,他寫信告訴母親:“女方爽約。”母親非常高興,認為約會是爽快的,逢人就講兒子有對象了。一年後,母親要求見見姑娘,兒子才把“爽約”解釋清楚。母親連連責怪兒子話沒說清楚,耽誤了時間,小夥子也後悔莫及。如果小夥子當初把“爽”字改為“失”字,就不會造成這樣的誤會了。

4.說話時要注意適當的停頓

書麵語要借助標點把句子斷開,以使內容更加具體、準確。在口語中,我們常常借助的是停頓,有效地運用停頓可以使你的話明白、動聽,減少誤解。有些人說起話來速度很快,特別是在激動的時候,就不注意停頓了。

有一次下班途中,一個青年遇到一群剛看完電視球賽的學生,就問:“這場比賽誰贏了?”

有一個學生興奮地說:“中國隊大敗韓國隊獲得冠軍。”

這位青年迷惑了:到底是中國隊大敗了韓國隊,還是韓國隊獲得了冠軍呢?他又問了另一個學生,才知道是中國隊勝了。我們在與人交談時,一定要注意語句的停頓,使人輕鬆地聽懂你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