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憂慮遠離你

有一天,死神在一個城市漫步,遇見了一個人,那人問死神:“你來做什麽?”死神回答:“我打算在某月某日前奪取此城裏一萬個人的性命!”

那人一聽,慌忙四處奔走相告。期限到後,那人又遇見死神,生氣地問他:“你不是說要奪取一萬個人的性命嗎?為什麽到今天為止已經死了七萬人呢?”

死神說:“罪不在我。我真的隻要奪取一萬個人的性命。另外六萬人是死於憂慮和恐懼啊!”

憂慮多麽嚴重,不僅會使人致病,甚至能使人致死。所以我們要克服生活中的各種憂慮。

生活中,各種名利的折磨,難免會讓人們的心情變得難以控製。人們總是希望,不管能不能升官,也不管能不能發財,起碼能有一個好的心情就可以了,但麵對現實,很多人總是逃不脫憂慮的折磨。我們究竟該如何麵對生活中不盡的憂慮呢?

美國心理學家羅蘭德的一項治療憂慮的措施很獨到。他不是讓憂慮者不去憂慮,而是讓憂慮者來個“欲擒故縱”,每天拿出一段時間專門進行憂慮,即“用憂慮戰勝憂慮”。專家們發現,盡情地憂慮一段時間,更能驅除憂慮。

因此,心理學家建議,每天可以專門用30分鍾的時間來憂慮,這段憂慮的時間不要坐自己平時常坐的座位,以免以後一坐這個座位就產生憂慮,也不要把專門憂慮的時間安排到晚上睡覺前,以避免影響睡眠。

在專心憂慮的時候不能“偷工減料”,要保證時間,專心致誌。這樣做的結果是,人往往不能一門心思地去憂慮,逐漸地,憂慮便悄然離去。

其實,生活中,我們要從多方麵看待問題,如果從一個角度來看,可能會引起消極的情緒;如果從另一角度來看,就可能發現它的積極意義,從而使消極的情緒轉化為積極的情緒。因為事情常有兩麵理,是是非非,得得失失,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何必非把一件事情想得那麽糟糕?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凡事隻要換個視角,常常會看到另一番情景,何愁不能轉憂為喜?

在快節奏的大都市生活中,如果我們真誠地環顧四周,會發現不少人的內心深處似乎都隱藏著莫名地焦灼和憂慮。這種“憂慮感”令人身心疲憊,使笑臉背後的神經繃得緊緊的。雖然不同指向的憂慮並不總是以它的灰暗呈現在生活的表麵,但它更像陰冷的畫筆,給本該明淨的生活畫上了無數若有似無的暗影。

憂慮後麵潛伏著人類的恐懼。現代醫學早就證明,人類心靈的最大殺手不是罪惡,不是悲痛,而是恐懼。如果說人生就是一場與恐懼較量的持久戰,那麽憂慮則是敵方的利器。人們為未來的健康和財富擔憂,害怕失業,害怕破產,害怕貧窮,害怕各種會影響和破碎生活的事情發生。

有一位了不起的女性說:“不要讓憂慮占據我們的生活!”她17歲時嫁給了一位38歲的律師,後來,她因丈夫病逝守了13年寡,六個孩子中有三個在中年時去世。她還經受了慘烈的戰地轟炸、逃亡的危險以及疾病的折磨。可以說,她經曆了一個婦女所能經曆的全部人生苦難,但是她的精神卻始終沒有被擊垮!快樂的天性依然。她喜歡遊戲,會發明一些娛樂節目,她還有編故事的才能,所編故事新奇而有趣,常講給周圍的人聽,引得他們開懷大笑。她還將這樣的天賦遺傳給了她的大兒子——約翰·沃爾夫貢·馮·歌德,她就是歌德的母親。

如果我們再次閱讀她的文字,解析她的生活哲學,就會明白她的快樂所在:“我之所以快樂,是因為我心中的信念之燈沒有熄滅。我不斷求索生命中的喜樂平安:如果門太矮,我會彎下腰;如果石頭擋道,我會動手挪開它或者換一條路走……我從每天的生活瑣事中都可以找到快樂。”

由此,我們明白了為何她家總是擠滿了年輕人,歲月留下的痕跡絲毫未能減損她的魅力——除了有一顆年輕的心,還有她的“快樂處方”——可以隨時醫治現代人的焦慮和不安。

一位深感憂慮的婦女想通過旅行來擺脫痛苦的陰影。她走了很多地方,但憂傷的情緒卻如影隨形,揮之不去。有一天,她來到一座城市,由於旅途勞頓,她走進路邊的一座小屋內休息。那裏空無一人,非常安靜。小屋的牆上掛著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這些藝術家生前都曾經曆過苦難和悲痛,他們的作品描述的是一位受難者,以及他偉大的同情心和犧牲精神。在這個安靜的小屋內,一種從前所未有的寬恕和愛的情懷油然而生,她決定幫助那些和她一樣在憂傷中度日的人們。在家鄉,她建造了一座木屋,稱為“安靜之所”。裏麵同樣也掛著藝術家的同類作品。沒有音樂,沒有廣告,也沒有解說,那些滿懷憂慮、身心疲憊的人紛紛來到這個小屋,努力使自己安靜了下來,在這裏學習放下心靈的重擔,學習聆聽內心、聆聽他人,學習愛和被愛……

如果將生命切割成以一天為單位來計算,而一天又是如此快速地逝去,我們有什麽理由懷抱昨天留下的怨憤和對明天的憂慮,把短暫而又奇妙的今天虛度?我們應求得今天需要的精神和肉體的食糧,為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麵包、健康、工作、親情而心存感激。

懂得感恩和付出的人通常離憂慮最遠。有一個相關統計,在每周有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時間參加義工服務的人群裏,發生不良情緒的比例最小;一些癌症俱樂部成員的快樂指數要遠遠超過許多年富力強、衣食無憂的健康人。其實,美國總統林肯早就說過:“大多數人能活得快樂是在於他的選擇”——在簡單生活中找到快樂;在幫助他人中得到快樂;在忘卻仇恨中品嚐快樂。

這就是說,大凡做出這樣選擇的人,是可以克服憂慮而走向快樂和幸福的人。

常懷感恩之心可以減少憂慮

在現代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感受到壓力太大。隨著文明的進步,社會的多元化,個人要扮演的角色愈來愈多,在工作場合,你可能是主管、老板、員工、別人的同事,或是某社團的會員、委員、領導者。信息的發達使我們的觸角越來越廣,時間和精力卻也被分割得越發瑣碎。然而,社會價值與規範賦予每種角色特有的要求並未減少。因此人們常在無法兼顧,又不得不扮演好各種角色的情況下,承受極大壓力。這就是工作中憂慮重重的成因。

要使工作出色,事業成功,我們必須消除工作中的這些憂慮。著名詩人席慕蓉說過,人的成長就是一次次地遭遇創傷或挫折,以及一次次地對創傷或挫折進行修複的過程。其實我們每一次對創傷或挫折進行修複的過程,既是習得戰勝困難和消除障礙方法的過程,也是追求高峰體驗或自我實現的過程,當然也是提高生命質量的過程。我們常說“經風雨見世麵”,其實就是經曆困難、障礙和挫折,並在困難、障礙和挫折之中學會“執著於所做的事;感覺生命在自己的掌握和控製之中;將困難、障礙和挫折看作是挑戰,而不是威脅。”

那麽怎樣才能做到這些呢?首先要改變自己思想、觀念和態度。阿德勒天生體質虛弱、身形佝僂,但他自強自立,終成自我心理學界的泰鬥;富蘭克林膽小如鼠,說話口吃,他到落基山脈通過趕牛奔跑以及獵熊來增加自己的膽量,把口吃當作戰鬥的嘶鳴,終於使他登上了美國總統的寶座。埃莉諾·羅斯福從小沒了母親,父親是一個花花公子,七歲以前以撿垃圾為生,七歲之後她性情乖戾,撒謊,偷盜,厭惡他人,但後來通過自我轉變成為著名的《我的日子》的專欄作家,她在民主、同情和人類福利方麵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我們可以從很多很多的事例中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是可愛的,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幸福、愉悅、快樂和愛,但是我們必須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態度。所以,過去並不能左右我們,關鍵是現在,放棄過去,一切重新開始,從頭做起,當我們邁出新的一步的時候,我們周圍的人就會以欣賞的目光看待我們,進而促使我們重新找回自己的尊嚴和自信。

在這個世界上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把我們放在其中絕對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所以我們應該懂得自得其樂,自己欣賞自己,始終抱定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條,揚長避短,勤奮努力。

具體到實際工作中,憂慮主要來自於工作量多與工作要求高等因素,尤其當得到的報酬與個人的付出不成比例時,更容易覺得不公平,壓力感也相對增大。

另外,人際關係不良也是導致憂慮的另一因素。由於許多工作講求團隊合作,所以,若與團隊中的其他成員無法愉快相處,便會直接影響工作的順利進行,情緒受影響之後,壓力也隨之而來。

因此,要消除工作中的憂慮,首先要學會自我肯定。不能自我肯定的人就是自我價值感較低的人,這種人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對於別人的評價很敏感,人家一兩句負麵的話語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因此常不喜歡自己,常認為自己被傷害,常怨天尤人,怨恨自己不如人。不能自我肯定的人生活得很辛苦,即使完成了十件事,有八件事被別人肯定,隻有兩件事不被讚許,他也會被後兩件事所帶來的不良情緒所籠罩,完全忽略另外八件事帶來的喜悅。此外,不能自我肯定的人也因害怕得不到肯定而經常患得患失,容易處在憂鬱、焦慮不安及自責中,因此壓力自然很大,情緒也隨之憂慮。

其次,不過於追求完美是消除憂慮的另一個好方法。追求完美的人把每件事的標準都訂得很嚴,原本隻需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往往為求盡善盡美,而多花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生命給每個人的時間是固定的,並不會因為誰追求完美而給予更多的時間。因此,為了解決時間不足的問題,有些人隻得選擇犧牲如睡眠、與家人相處、運動、休閑等時間,從而導致長期失眠,缺乏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終年處於緊繃狀態。試問,長期睡眠不足的人情緒會好嗎?經常處於緊繃狀態的人壓力能不大嗎?不常與家人相處的人會快樂嗎?因此,對事情要求太高的人往往不容易得到幸福快樂,反而焦慮重重。

許多人認為做事要盡善盡美,因此常憂慮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每件事都構成很大的壓力。例如,第一次演講,總希望不但能把內容準備充分,而且希望能表達得很精彩。然而,往往越想做好,壓力越大,結果往往由於過度緊張,講得結結巴巴,內容結構也七零八落。事實上,沒有人第一次演講就能講得很完美,第一次很難講好,第二次就會好一些,慢慢地,就更能掌握狀況。所以,每做一件事情都應抱著先“有經驗”,再逐漸變“好”的心態。而且不要為了想有一次完美的出擊而駐足不前,應常提醒自己,越早嚐試,就能越早開始積累豐富的經驗。以這樣的態度處事,我們的情緒就不會那麽緊張,壓力感也就不會那麽大。

最後,在工作中要常存感恩之心。感謝上司,感謝同事,也感謝下屬,有了這樣的心態,自然憂慮就少了,生活也會變得愉快而幸福。